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食蝗鼠

鎖定
食蝗鼠是齧齒目鼠科食蝗鼠屬哺乳動物。 [2]  腹部覆蓋着白色的短毛;其餘部分為灰色或淺棕色,爪呈粉紅色。耳朵為圓形,四肢短小。 [3]  因其主要食物為蝗蟲而得名。 [4] 
食蝗鼠分佈於北美西部。棲息於生長矮禾草的草原和荒漠灌木叢中。 [2]  反應機敏,有很強的反捕獲能力。 [3]  偏愛挖掘洞穴去偷竊其他動物的食物。不會建造自己的巢穴,而是必要時通過暴力將洞穴的“主人”趕走,最終佔有這個洞穴。 [5]  常在地上立直身子對着月亮仰頭而叫,聲音如同狼嚎一般。 [6]  夜間出來覓食。捕食昆蟲和小型齧齒動物。 [7]  有時還會殺死併吞食同類。 [5]  [8] 
食蝗鼠被稱作沙漠勇士。其肌肉強健有力,適合發動猛攻,長爪子適合按住獵物,尖利的牙齒則能夠把獵物快速撕裂。 [3]  其身體對蠍毒具有免疫力, [6]  甚至還有止痛的作用。對這一現象,科學家進行了研究,發現其體內具有一種氨基酸,與蠍毒結合,改變了蠍毒的毒性,從而阻斷了疼痛神經向大腦傳遞信號,抑制了疼痛的發生。這種特有的本領,有助於人們開發止痛藥。 [8] 
中文學名
食蝗鼠
動物界
脊髓動物門
亞    門
脊索動物亞門
哺乳綱
亞    綱
真獸亞綱
齧齒目
鼠科

食蝗鼠食物特性

食蝗鼠生活在美國西南部和墨西哥相鄰地區的荒地沙漠,它們擅長挖掘洞穴偷竊其它齧齒類動物的食物。在美國索諾蘭沙漠漆黑的夜晚,這種可怕的小傢伙會在夜晚中潛行,搜尋自己的肉食獵物,其中包括:蟋蟀、齧齒類動物和狼蛛等。 [1] 

食蝗鼠生活習性

從它們出生起,食蝗鼠就是天生的殺手,甚至當它們出生哺育期就很快學會了如何戰勝比自己身體更大的獵物。它們能夠從雙親那裏學到具有攻擊性的行為,擁有雙親的幼鼠更傾向於欺凌那些單親哺育的幼鼠,同時前者更擅長攻擊昆蟲。
它們的生活習性並不會因年齡的增長而改變,食蝗鼠不會建造自己的巢窩,而是必要時通過暴力移除地洞的其它齧齒類居住者,最終佔有這個地洞。在最艱苦的時期,食蝗鼠將殺死併吞食其它齧齒類動物,甚至包括自己的同類。
令科學家倍感興趣的並非是食蝗鼠的嗜食性,而是它們抵禦美國亞利桑那州沙漠上生活的黑蠍子,這是世界上最具有毒性的蠍子物種之一,人類一旦被黑蠍子蟄咬將導致肌肉收縮和呼吸衰竭,而食蝗鼠卻能一口氣殺死併吞食這些巨毒蠍子。

食蝗鼠藥用價值

生活在北美洲的食蝗鼠(學名為Onychomys torridus),它們獨特的生物性和抵抗蠍子毒液的功能未來將幫助研究人員治療人類疼痛疾病。 [1] 
參考資料
  • 1.    美國沙漠神秘鼠類食蝗鼠吞噬毒蠍  .生物科技網[引用日期2013-01-13]
  • 2.    (美)戴爾·古德(Dale Good)主編;楊枕旦等編譯,康普頓百科全書 生命科學卷,商務印書館,2003.01,第486頁
  • 3.    張雲廣著,每一段跋涉的路都有意義,江西教育出版社,2017.03,第29頁
  • 4.    任萬傑.生活中沒有一帆風順[J].小學生(上旬刊),2020(11):18.
  • 5.    明琪.用蠍毒來止痛的老鼠[J].大科技(科學之謎),2014(03):50.
  • 6.    張雲廣著,每一段跋涉的路都有意義,江西教育出版社,2017.03,第30頁
  • 7.    人民美術出版社,十二生肖藝術叢書 子鼠,人民美術出版社,2008.08,第129頁
  • 8.    明琪.用蠍毒來止痛的老鼠[J].大科技(科學之謎),2014(0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