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食源性欺騙

鎖定
有花植物為繁殖成功,進化出各種各樣的花部特徵來吸引傳粉者,如為傳粉者提供花蜜、花粉、棲息地等,這種不提供任何報酬而欺騙昆蟲為其傳粉的現象稱作食源性欺騙。這種欺騙性傳粉模式主要出現在高度進化的具有多樣化傳粉模式的蘭科植物中,但也有報道稱在姜科植物中發現了食源性欺騙傳粉模式。
中文名
食源性欺騙
釋    義
不提供任何報酬而欺騙昆蟲為其傳粉的現象

目錄

食源性欺騙含義

指蘭花通過各種假的視覺信號(假花粉、假蜜腺)和無花蜜的結構(比如距)來吸引覓食者來訪從而實現其傳粉、繁殖目的。

食源性欺騙類別

一種是蘭花通過自身的花展示來吸引傳粉者,利用傳粉昆蟲的天生覓食行為實現其傳粉目的。
另一種是蘭花通過形態或顏色模擬同域、同期開花、有回報植物的花來吸引昆蟲傳粉,即擬態。

食源性欺騙詳述

蘭科植物中通過非擬態吸引傳粉者的無回報種類很多。比如生長在高山中的少花蝦脊蘭,就靠着自身金黃的花色、唇瓣上紅色的假蜜腺以及花距吸引各種熊蜂前來訪問,當這些正在尋找新食源植物的熊蜂落到唇瓣上後,經不住唇瓣上假蜜腺的誘惑,並誤以為花距中有花蜜的存在,於是欣欣然地鑽入唇瓣中,用其喙探尋其嚮往的花蜜,結果一無所獲,惱怒地退出時,就碰到了蘭花的雄蕊,帶走了花粉塊。當這些沒有經驗的熊蜂再一次看到這種蘭花時,仍以為蘭花中有它們需要的東西,於是再次被騙,其身上攜帶的花粉塊就授到了後一朵蝦脊蘭的柱頭上,充當了蘭花的傳粉者。當然,它同時也帶走了後一朵蝦脊蘭的花粉塊,而蘭花則靜靜地等待這些熊蜂一而再再而三的被騙。當被騙的熊蜂終於清醒過來時,恐怕少花蝦脊蘭已經成功授粉,正在享受孕育後代的樂趣了。
説到擬態,人們往往認為這是動物的專利,竹節蟲、枯葉蝶、變色龍惟妙惟肖的模擬本領令人歎為觀止。然而,植物中同樣不乏擬態高手。但動植物擬態的目的不同,動物的擬態是為了保護自己,而植物是為了吸引昆蟲訪問。不同種類的花彼此相似並不一定都是擬態,判定兩個或多個物種是否發生了擬態現象必須滿足一定的條件,如同域分佈、花期重疊、傳粉者相同等,更重要的是這種相似必需能夠提高欺騙性植物的繁殖成功率。比如生長在南非的一種蘭花Disa pulchra有粉紅色的花,沒有花蜜,它總是與一種有花蜜的鳶尾科植物生長在一起,而且二者花都為粉紅色,花序高度相仿,花形相似,在野外也經常被人們誤以為是同種植物。因此,它們共同的傳粉者(一種虻)錯把無花蜜的蘭花當成是有花蜜的鳶尾而去採集,蘭花因此而授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