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食不下咽

鎖定
食不下咽,漢語成語,拼音:shí bù xià yàn,意思是食物雖在口中但咽不下去,形容憂心忡忡,不思飲食。出自《張中丞傳後敍》。
中文名
食不下咽
拼    音
shí bù xià yàn
近義詞
食不甘味
注    音
ㄕㄧˊ ㄅㄨˋ ㄒㄧㄚˋ ㄧㄢˋ
出    處
《張中丞傳後敍》
用    法
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目錄

食不下咽釋義

[too sad to eat]食物在嘴裏但咽不下去。形容心中憂煩不安、不思飲食 [1] 

食不下咽出處

唐·韓愈《張中丞傳後敍》:“霽雲(南霽雲)慷慨語曰:‘雲來時,睢陽之人不食月餘日矣!雲雖欲獨食,義不忍;雖食,且不下嚥。’” [1] 

食不下咽例句

焦竑玉堂叢語.卷二.籌策》:且方出師而以招撫 [2]  為計,有血氣者,宜痛心疾首而食不下咽也。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九十三回:“肥義思李兑之言,夜不能寐,食不下咽,展轉躊躇,未得良策,乃謂近侍高信曰:‘今後若有召吾王者,必先告我。’”
李海觀 《歧路燈》第二十回:“就是譚孝移在日,極隆重的朋友,席面也不曾如此華奢豐盛。其如盛公子食不下咽,也不覺芻豢悦口。”
李汝珍鏡花緣》八九回:無非因他而起,以致日積月累,弄的食不下咽,無藥可醫,如今後悔已晚。
沈復 《浮生六記·坎坷記愁》:“餘以連日逗留,急欲趕渡,食不下咽,強啖麻餅兩枚。” [3] 
歐陽山《苦鬥》七三:這頓飯雖説也有雞、鴨、魚、肉,可是當夥計的都提心吊膽,食不下咽。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