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飛閣

鎖定
飛閣,漢語詞語,拼音是fēi gé,意思是架空建築的閣道;高閣。 [1] 
中文名
飛閣
拼    音
fēi gé
注    音
ㄈㄟ ㄍㄜˊ
出    處
《三輔黃圖》

目錄

飛閣解釋

1、又稱閣道、複道,即天橋。古代宮殿樓閣間的跨通道。秦漢皇宮樓殿間聯以閣道通行,因上下有道,故稱複道。秦始皇築閣道由阿房宮通驪山,人行橋上,車行橋下,堪稱中國最早的立交橋。“棧道”,又稱棧閣、橋閣,單臂式木樑橋。在山區陡峭的地方,架木鋪成的道路。
2、高閣。 [1] 
3、在廣西桂平市西山鄉西山上。1926年李宗仁建。因“閣如凌起半空,似大鵬振翩”而名“飛閣”。閣建在“飛來石”巖上,呈長方形,佔地90平方米、高30米,磚木結構。抗日戰爭時期被毀,建國後重建,1974年重修。混凝土仿木結構。閣兩層,下層欄杆部分用花崗石砌成券拱門,東、南、北三面為過道。上層為回字形廊閣,內柱8根,檐柱8根,歐山頂飛檐,琉璃瓦蓋。懸掛對聯:“吏隱訪遺蹤,半世功名春夢裏;思陵觀夕照,萬家煙火晚炊時。”

飛閣出處

飛閣 飛閣
《三輔黃圖》:“乃於宮(指漢未央宮)西跨城池作飛閣通建章宮,構輦道以上下。”
三國·曹·植《贈丁儀》詩:“凝霜依玉除清風飄飛閣。”
北魏·楊炫之《洛陽伽藍記·瑤光寺》:“高祖在城內作光極殿,因名金墉城門為光極門,又作重樓飛閣,遍城上下,從地望之,有如雲也。”
唐·趙彥昭《人日侍宴大明宮應制》詩:“平樓半入南山霧,飛閤旁臨東墅村。”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