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飛燕黃堇

鎖定
飛燕黃堇(Corydalis delphinioides Fedde),罌粟科紫堇屬植物,是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罌粟目,罌粟科,紫堇屬,飛燕黃堇種的植物。
中文名
飛燕黃堇
拉丁學名
Corydalis delphinioides Fedde [2]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毛茛目
罌粟科
紫堇屬
飛燕黃堇
分佈區域
中國四川、雲南

飛燕黃堇形態特徵

飛燕黃堇
飛燕黃堇(8張)
多年生草本,高30-90釐米,有時1米以上,稀達4.5米。鬚根多數,粗線形。莖直立,粗壯,具窗格狀稜,上部多分枝,下部近裸露。基生葉少數,葉柄長10-25釐米或更長,葉片輪廓近三角形,三回羽狀分裂,第一回全裂片具較長的柄,第二回全裂片具較短柄,3-5深裂,小裂片披針形或披針狀長圓形,表面略具白粉,背面明顯具白粉;莖生葉數枚,下部葉具較長柄,上部葉近無柄,其他與基生葉相同。圓錐花序頂生和側生,由多數總狀花序組成,長達15釐米,多花,排列密集;苞片披針形,全緣;花梗纖細,比苞片短或長。萼片鱗片狀,三角形,散生細牙齒;花瓣黃色,上花瓣長1.2-1.5釐米,花瓣片舟狀近菱形,上升,先端鈍,具短尖,邊緣具半圓形的突出,雞冠狀突起極矮或無,距圓筒形,與花瓣片近等長或較長,向上彎曲,下花瓣菱狀披針形,長6-7毫米,內花瓣提琴形,長5-6毫米,花瓣片狹長圓形,具1側生囊,基部2耳垂,爪狹披針形,略短於花瓣片;雄蕊束長4-5毫米,花葯小,花絲下部披針形,上部1/4線形,蜜腺體很長,幾達距末;子房長圓形,長2-2.5毫米,先端突然收縮,具6-7枚胚珠,花柱與子房近等長,柱頭扁長方形,上端具4乳突。蒴果長圓狀梨形,長1-1.3釐米,寬2-2.5毫米,先端平截,具3-5枚種子。種子近球形,直徑1.5-2毫米,黑色,具光澤;種阜小。花果期5-9月。 [1] 

飛燕黃堇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3000-4000米的林下、林緣、灌叢或草地。 [1] 

飛燕黃堇分佈範圍

分佈於四川西南部(木裏)和雲南西北部(德欽、貢山、中甸、寧蒗、維西、麗江、鶴慶、蘭坪、洱源、大理)。 [1] 

飛燕黃堇物種區別

該種的突出區別點是多數總狀花序排成圓錐狀,花較小,上花瓣片和距均上升,雞冠狀突起極矮或無,果實為長圓狀梨形,先端平截。分佈侷限於瀾滄江和金沙江流域,北達木裏。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