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飛法

鎖定
①針灸治法。②中藥炮製法之一。
中文名
飛法
類    別
中醫基礎術語

目錄

飛法概念

1、指針灸手法。2、指中藥炮製法的水飛法。

飛法解讀

1、指促使針身顫動的手法。或指將針向前推進。《醫學入門》:“以大指次(食)指捻針,連搓三下,如手顫之狀,謂之飛。”故稱飛法。
2、即為水飛法,取藥材極細末的方法。

飛法中醫應用

1、針灸手法—飛法
(1)入針後,以拇食兩指連捻針柄數下,突然鬆開手指,使針顫動,如飛鳥展翅之狀,故名。與其它手法配合,有促使得氣的作用。
(2)指將針向前推進。如《金針賦》:“補者一退三飛,真氣自歸;瀉者一飛三退,邪氣自避。”
2、水飛法
將不溶於水的藥材與水共研細,加入多量的水,攪拌,較粗粉粒即下沉,細粉懸混於水中,傾出的混懸液沉澱後,分出,乾燥,即成極細的粉末。多用於礦物藥,如飛爐甘石等。水飛的目的,使藥物更加細膩和純淨,並能出去水溶性的毒性成分,便於內服和外用,還能防止藥物在研磨時飛揚。
[1-3] 
參考資料
  • 1.    主編:袁鍾、圖婭、彭澤幫、艾景錄.《中醫辭海》: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9年1月
  • 2.    主編:餘傳隆.《中藥辭海 第一卷》: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3年12月
  • 3.    主編:程寶書.《簡明針灸辭典》:中醫古籍出版社,1989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