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飛屍走馬湯

鎖定
飛屍走馬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外台秘要》卷七引張仲景方。主治1.《外行秘要》引張仲景:寒疝;鬼擊有屍疹者。2.《備急千金要方》:中惡,心痛腹脹,大便不通。
名    稱
飛屍走馬湯
別    名
走馬湯(《備急幹金要方》卷十三)、走馬散(《太平聖惠方》卷四十八)、外台走馬湯(《金陵要略》捲上附方)
出    處
《外台秘要》卷七引張仲景方
組    成
巴豆、杏仁
主    治
1.《外行秘要》引張仲景:寒疝;鬼擊有屍疹者。2.《備急千金要方》:中惡,心痛腹脹,大便不通

飛屍走馬湯組成

巴豆(去心皮,熬)二枚,杏仁(去火皮)一枚。

飛屍走馬湯用法用量

上藥取綿纏,捶令極碎。投熱湯二合,捻取白汁服之。須臾愈,未愈更一服,老小量之。

飛屍走馬湯主治

1.《外行秘要》引張仲景:寒疝;鬼擊有屍疹者。2.《備急千金要方》:中惡,心痛腹脹,大便不通。

飛屍走馬湯使用注意

忌野豬肉、蘆筍。

飛屍走馬湯附註

用法中熱湯,《太平聖惠方》作“熱酒”。

飛屍走馬湯重要文獻摘要

《李今庸金匱要略釋義》:“《外台秘要》走馬湯:治中惡心痛腹脹,大便不通。巴豆一枚(去皮心,熬),杏仁二枚。上二味,以綿纏,捶令碎,熱湯二合,捻取白汁,飲之,當下。老小量之。”
《肘後備急方》:“飛屍走馬湯,巴豆二枚,杏仁二枚,合,綿纏椎,令碎,着熱湯二閤中,指捻令汁出,便與飲之,炊間頓下飲,瘥。小量之,通治諸飛屍鬼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