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飛來石

(四川省自貢市富順縣李橋鎮境內古蹟)

鎖定
飛來石位於四川省自貢市富順縣李橋鎮石盤村,飛來石屬於地位景觀主類中的地表形態亞類中的奇特與象形山石。
飛來石在太興寺山門對面左側羣山之壁,整個石頭呈一個菱形,長度約3m,矗立在山上。飛來石是地質變化過程中形成的,與下部的基座平台原系一體,由巖體補充期侵入的中細粒斑狀花崗岩所構成;花崗岩構造節理髮育,由於北東和北西向的2組近直立節理和北西走向的近水平節理切割裂解,形成了長方柱的“飛來石”雛形,但此時期四周仍被岩石塊包圍着,上下仍為一體。後在上體的不斷抬升中,由於風化剝蝕,冰川流水和重力崩塌作用,最終形成了兀立於平台之上的飛來石奇觀。 [1] 
中文名
飛來石
地理位置
四川省自貢市富順縣李橋鎮
類    型
古蹟
長    度
3 m

飛來石地質背景

是丹霞地貌, 厚層、產狀平緩、節理髮育、鐵鈣質混合膠結不勻的紅色砂礫岩,在差異風化、重力崩塌、侵蝕、溶蝕等綜合作用下形成的城堡狀、寶塔狀、針狀、柱狀、棒狀、方山狀或峯林狀的地形。 [1] 

飛來石生態環境

石盤村舒家壩距李橋鎮2.5公里,處於淺丘地貌與深丘地貌的過渡區,背靠羣山,面朝鎮溪,良田縱橫交錯,植被生態多樣。發初於花魚洞的黑龍溪蜿蜒而過,溪水清澈見底,魚蝦自然生長,既滿足了村民生產生活之需,又形成不可多得的鄉村田園景觀。

飛來石歷史淵源

舒家壩古地名為壩上。舒家壩之得名,源自“湖廣填川”時舒姓族人到此拓荒繁衍,據當地人稱,舒姓家族始入時,四處均被森林荊棘完全覆蓋,看不出曾經有人活動的痕跡,但經過披荊斬棘,卻露出了深藏於森林樹木中的前朝宅院,只因年代久遠,這些古建築已經腐朽不堪居住,於是舒姓族人在此拆舊建新,並將此地命名舒家壩

飛來石規模體量

整個石頭呈一個菱形,長度約3m。 [1] 
參考資料
  • 1.    飛來石  .四川省文化和旅遊資源雲[引用日期2021-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