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飄山

鎖定
飄山,位於距天等縣城西南19公里的龍茗鎮旁。它高約50多米,在平疇中巍然獨立,崢嶸秀偉,也稱獨秀峯。
中文名
飄山
外文名
Floating mountain
所屬國家
中國
所屬城市
廣西天等縣
開放時間
全天
海拔高度
約50多米
簡介
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在龍茗的4天遊覽中,重點考察了飄山及其巖洞,最後這樣寫道:“餘西所登巖,險峻當以此巖冠”,又説“東崩崖之上有巖東南向,高倚層山,下臨絕巖,望之岈然。”
原來,此山確是危崖高聳,樹木茂密。山腰東西各有一個大巖洞,自古每遇兵災、匪患,地方無力平治時,這裏就成了官民壁難之所。從山腳到西巖口,沿崖邊修了230級石梯,為官家登巖藏身之嶝道,西巖也因此稱“官巖”;東巖也很險峻,巖口上接懸崖,下臨絕壁,逃躲到這裏的多是一般百性居民,因此也稱“居巖”。山底下另有一洞,內有一水池,寬數米,水清涼,附近羣眾常來此挑水飲用。
  與飄山東西對峙的是觀音山,明末清初時,曾建有觀音廟。暮鼓晨鐘,香火不絕,可惜已譭棄。現林木依然蒼翠,鳥語蟬鳴。
  飄山腳下有水質清澈的龍茗河流過,河岸垂柳絲絲,翠竹叢叢,有一三拱石橋,名“皇后橋”相傳是儂智高在邕州建大國自稱“仁惠皇帝”時,為方便他母親來往於邕州和歸順州(今靖西縣)之間而建的。
飄山 飄山
龍茗鎮旁。它高約50多米,在平疇中巍然獨立,崢嶸秀偉,也稱獨秀峯。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在龍茗的4天遊覽中,重點考察了飄山及其巖洞,最後這樣寫道:“餘西所登巖,險峻當以此巖冠”,又説“東崩崖之上有巖東南向,高倚層山,下臨絕巖,望之岈然。”
  原來,此山確是危崖高聳,樹木茂密。山腰東西各有一個大巖洞,自古每遇兵災、匪患,地方無力平治時,這裏就成了官民壁難之所。從山腳到西巖口,沿崖邊修了230級石梯,為官家登巖藏身之嶝道,西巖也因此稱“官巖”;東巖也很險峻,巖口上接懸崖,下臨絕壁,逃躲到這裏的多是一般百性居民,因此也稱“居巖”。山底下另有一洞,內有一水池,寬數米,水清涼,附近羣眾常來此挑水飲用。
  與飄山東西對峙的是觀音山,明末清初時,曾建有觀音廟。暮鼓晨鐘,香火不絕,可惜已譭棄。現林木依然蒼翠,鳥語蟬鳴。
  飄山腳下有水質清澈的龍茗河流過,河岸垂柳絲絲,翠竹叢叢,有一三拱石橋,名“皇后橋”相傳是儂智高在邕州建大國自稱“仁惠皇帝”時,為方便他母親來往於邕州和歸順州(今靖西縣)之間而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