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颱風鯨魚

(2009年第1號強颱風)

鎖定
颱風鯨魚是2009年第1號強颱風。此颱風名稱由日本命名,意為“鯨魚星座”。2009年4月27日產生於菲律賓馬尼拉附近,2009年5月7日減弱為温帶氣旋。該颱風造成27人死亡,9人失蹤,超過54,000人無家可歸。
中文名
颱風鯨魚
外文名
Typhoon Kujira
別    名
Dante
編    號
0901
持續日期
5.1—5.8
最大強度
強颱風,四級颱風
最大平均風速
150km/h(75 英里/時)
中心最低氣壓
945hpa
傷    亡
27人死亡,9人失蹤

颱風鯨魚發展過程

颱風鯨魚衞星圖 颱風鯨魚衞星圖
2009年4月27日早上,一低壓區菲律賓馬尼拉附近形成,隨後,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把它升格為熱帶擾動。5月1日,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把它升格為熱帶低氣壓,並命名為Dante,下午,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發出了熱帶氣旋形成警報,而日本氣象廳香港天文台則先把它升格為熱帶低壓
颱風鯨魚是一個持續時間長達 16 天的長壽命熱帶氣旋,於 2003 年 4 月影響了密克羅尼西亞、台灣和日本等島國,也是菲律賓歷史上最早的颱風 歷年登陸後者。 颱風鯨魚於 4 月 9 日從大片擾動天氣形成熱帶低氣壓,遠離任何陸地,在其早期階段迅速增強,並在氣旋形成僅兩天後升級為熱帶風暴。 儘管風暴在 4 月 14 日達到颱風強度,但隨後強度有所放緩。4 月 15 日晚,颱風鯨魚的強度繼續增強,風速達到 165 公里/小時(105 英里/小時)[nb 1],最低氣壓為 930 毫巴 (百帕;27.46 英寸汞柱)。 達到最高強度後,颱風鯨魚開始向西北方向追蹤並在強度上振盪,強度又增加了兩倍。 4 月 21 日,颱風降級為熱帶風暴強度,並開始在台灣以東不規則地移動了幾天。 然而,4 月 24 日,久次拉恢復北上並開始減弱,並於 4 月 24 日在九州登陸時降級為熱帶低氣壓。 登陸後,颱風鯨魚轉變為温帶氣旋,並在這些温帶殘留於 2003 年 4 月底越過國際日期變更線之前繼續存在。
2009年5月3日,各氣象台先後把它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鯨魚,同日再把它升格為強熱帶風暴,5月4日,各氣象台先後把它升格為颱風
2009年5月7日下午,鯨魚轉化為温帶氣旋。同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為它發出最後報告。5月8日早上,日本氣象廳為它發出最後報告。

颱風鯨魚災害影響

颱風鯨魚正面吹襲菲律賓東部地區,與鯨魚相連的雨帶在菲律賓東北部觸發山泥傾瀉及淹沒農田,大雨導致21人被山泥活埋死亡,另6人溺死或被吹倒之電纜觸及而喪生,9人失蹤,超過54,000人無家可歸。

颱風鯨魚方向與規模

2015年第8號颱風“鯨魚”於6月22日18時50分在海南省萬寧市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速25米 /秒(10級,強熱帶風暴級),中心最低氣壓982百帕。2015年6月22日早晨5點鐘其中心位於海南省澄邁縣境內,就是北緯19.5度、東經109.9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8級(18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90百帕。預計,“鯨魚”將以每小時10-15公里的速度繼續向西北方向移動,將於上午進入北部灣東部海面,逐漸向廣西南部沿海靠近,強度維持(8級)。中央氣象台6月23日06時發佈颱風藍色預警。 [1] 
預計,23日08時至24日08時,廣西南部、廣東南部、海南及四川盆地中北部、陝西中南部、山西南部、河南大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其中,廣西南部沿海、海南島西北部和南部、雷州半島西部及四川盆地北部、陝西南部、河南西部等地的局部地區有大暴雨(100~180毫米);上述地區並伴有短時強降水(最大小時雨強30~50毫米,局地超過70毫米),局地有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中央氣象台6月23日06時發佈暴雨黃色預警。 [1] 
23日至24日,西北地區東部、四川東部、江漢、黃淮等地有中到大雨,其中,四川東北部、陝西南部、河南、蘇皖中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暴雨,局地大暴雨。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