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颱風菲特

(2001年第14號熱帶風暴)

鎖定
颱風菲特(Tropical Storm Fitow,國際編號0114)是2001年太平洋颱風季中第14個被命名的熱帶氣旋。2001年第14號颱風“菲特”於2001年8月27日06時在南海生成,開始影響海南。第一次於2001年8月29日17時登陸文昌,9月10日05時再次登陸三亞。至9月12日02時在越南消失,為1949年以來影響海南省時間最長的颱風,前後兩次在本島登陸,在陸地上逗留時間超過72小時,也是1949年以來登陸海南島時間最長的颱風。 [1-2] 
中文名
熱帶風暴菲特
外文名
Tropical Storm Fitow
香    港
當地最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澳    門
警告信號:三號風球

颱風菲特發展過程

熱帶氣旋“菲特”路徑圖 熱帶氣旋“菲特”路徑圖
2001年8月28日UTC0時,一熱帶低氣壓在南海海面上生成。 [1] 
8月30日,該熱帶低氣壓轉向西北移動,並在海南島海口市附近掠過。 [1] 
8月30日UTC18時,該熱帶低氣壓在北部灣海域增強為熱帶風暴,日本氣象廳將其命名為“菲特”。 [1] 
9月10日05時再次登陸三亞,至9月12日02時在越南消失。 [1-2] 

颱風菲特預報預警

颱風菲特香港

當地最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一號戒備信號
一號戒備信號在8月28日晚上10時15分懸掛。在“菲特”及大陸反氣旋的共同影響下,香港離岸及高地吹強風。8月29日,“菲特”的外圍雨帶為香港帶來大雨,沙田及石崗一帶在該日測得超過100毫米的雨量。
“菲特”在8月28日晚上最接近香港,當時位於香港西南偏南約320公里。在“菲特”的影響下,香港天文台於8月29日上午5時18分測得998.8百帕斯卡的最低瞬時海平面氣壓。
隨着“菲特”逐漸遠離香港,香港風勢減弱,一號戒備信號在8月30日上午4時45分除下。然而,“菲特”的外圍雨帶仍給香港帶來大雨,黃色暴雨警告信號在8月30日下午12時55分發出,有效至下午5時20分。

颱風菲特澳門

當地最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三號風球
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在8月28日晚上10時30分懸掛一號戒備信號,隨着“菲特”逐步逼近澳門,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在8月29日下午1時30分改掛三號強風信號。“菲特”在8月28日晚上10時至8月29日下午1時最接近澳門。隨着“菲特”逐漸遠離澳門,澳門風勢減弱,三號強風信號在8月30日上午6時解除。 [1] 

颱風菲特災害影響

熱帶風暴菲特於8月底在海南登陸,最強不過8級。然而,它在海南、雷州半島、廣西北海一帶逗留一星期,海南最大雨量超過1000毫米,釀成嚴重災情。 [3] 

颱風菲特颱風之最

颱風菲特,第一次於2001年8月29日17時登陸文昌,9月10日05時再次登陸三亞。至9月12日02時在越南消失,為1949年以來影響海南省時間最長的颱風,前後兩次在本島登陸,在陸地上逗留時間超過72小時,也是1949年以來登陸海南島時間最長的颱風。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