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颱風科羅旺

(2003年第12號颱風)

鎖定
颱風科羅旺(Krovanh),名字來源於柬浦寨,是2003年最強的一個登陸颱風,具有強度強、大風範圍廣且持續時間長、破壞力力大等特點,它給廣東西部地區造成較為嚴重的財產和經濟損失。也是颱風進入北部灣之後強度達到巔峯的典型例子。
中文名
科羅旺
外文名
Typhoon Krovanh
最低氣壓
970 hPa
瞬間最大陣風
175 km/h
死傷人數
43

颱風科羅旺發展過程

8月17日關島西南偏南約110公里處發展為一個熱帶低氣壓,最初兩天它向西北推進,8月19日轉向西移。8月20日晚增強為一個熱帶風暴8月21日晚進一步增強為一個強熱帶風暴,8月22日更增強為一個颱風,並於當晚穿越呂宋
颱風路徑圖 颱風路徑圖
8月23日早上進入南海後向西北偏西推進,翌日穿越南海北部。8月25日掠過海南島東北部後進入北部灣。8月26日清晨在越南北部登陸後減弱為一個強熱帶風暴,同日進一步減弱為一個熱帶風暴,並於當晚在內陸消散。

颱風科羅旺颱風影響

颱風科羅旺廣東省

在台風影響下,廣東省中部和西部海面先後出現了8到11級大風,其中台風中心經過的附近區旋轉風12級。粵西和珠江口附近沿海地區普遍出現了7到10級大風,陣風12級,雷州半島出現了11到12級大風。其中出現陣風較大的有:湛江港45米每秒、上川島40米每秒、湛江市區和雷州市37米每秒。 [1] 
2003年8月24日到25日廣東省西南部和東南部偏西地區下了暴雨,其中湛江市大部分縣市雨量(含自動氣象站記錄)超過100毫米,我省中部和西北部的部分地區下了大雨,廣州市下了大雨。

颱風科羅旺廣西壯族自治區

受颱風“科羅旺”的影響,2003年8月25日08時至26日08時,廣西有出現大雨的有14個縣市、暴雨7個縣市、大暴雨7個縣市(南寧158.9毫米毫米,北海189.2毫米,防城港215.2毫米)、特大暴雨1個縣市(欽州271毫米)。
另外,桂南及沿海有14個縣市出現了8級以上的大風,其中潿洲島風力最大,陣風高達53米/秒(12級以上),是1982年以來廣西所觀測到的颱風風速最大值。 [2] 

颱風科羅旺海南省

據海南省“三防”辦26日公佈的統計,颱風“科羅旺”肆虐,使海南省工農業蒙受重大損失。海南省農作物受災面積75865公頃,直接經濟損失6.83億元,雖然沒有人員傷亡,但也是2003年來海南受災最大的一次。
因“科羅旺”正面襲擊海南,海南省11個市縣受災,其中,海口、文昌、澄邁、瓊海、臨高、儋州6個市縣受災較為嚴重。全省共有129個鄉鎮188.4萬人受災,倒塌房屋1700間,農作物成災面積52434公頃,絕收7084公頃。水產養殖損失面積3947公頃。 [3] 
颱風“科羅旺”帶來的喜雨潤澤了“乾渴”土地,久旱的海南西部地區旱情解除,水庫蓄水量大增,農作物飽享甘霖。 [4] 
氣象專家稱,“科羅旺”登陸瓊島帶來了豐沛的降水,從全省來看,西部沿海市縣降雨量最大,且降雨均勻。省氣象台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8月24日8時至26日8時,臨高、昌江、儋州、東方等4個市縣均降暴雨到大暴雨,昌江降雨量居全省之首,達314.7毫米,臨高309.7毫米、儋州246.1毫米、東方 197毫米。大小水庫基本“吃飽喝足”。 [4] 
昌江黎族自治縣三防辦負責人説,前段時間該縣旱情嚴重,全縣有三分之一水田無水插秧,部分插下的秧苗也變得枯黃。此次喜降暴雨使旱情得以解除,全縣17宗大小水庫增加蓄水8000多萬立方米,僅大型水庫——石碌水庫就增加了5000至1萬立方米,為冬季瓜菜生產及明年早稻生產蓄足了水源。 [4] 
儋州市水務局副局長吉家川介紹,颱風登陸前,全市11宗小一型水庫蓄水量均嚴重不足,全市受旱面積30多萬畝,其中2萬多畝水田無水插秧。“科羅旺”帶來的暴雨,全市水庫蓄水驟增3630萬立方米。 [4] 
另據瞭解,原旱情嚴重的東方、臨高等市縣也是久旱逢甘露,東方新增水庫蓄水8000多萬立方米,臨高增加3000多萬立方米,坡地作物不再“喊渴”,旱情得以解除。 [4] 
科羅旺帶來的充沛降水緩解了華南地區的旱情.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