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颱風百合(英語:Typhoon Nari,國際編號:1325,聯合颱風警報中心:24W,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Santi,當地華語譯名:桑蒂)為2013年太平洋颱風季第二十三個被命名的風暴。
“百合”(朝鮮語:나리)一名由韓國提供,是百合花,一種球莖類植物,長有大的白色或彩色花瓣,是韓國夏天常見的花卉。由於百合在菲律賓造成嚴重損失,所以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將百合退役更名為Santi。
- 中文名
- 颱風百合
- 外文名
- Typhoon Nari
- 別 名
- Santi
- 東 經
- 124.5度
- 北 緯
- 15.8
- 中心最低氣壓
- 為965百帕
- 生成日期
- 2013年10月7日
- 傷亡情況
-
49人死亡(老撾)
12人死亡,4人失蹤(菲律賓)
颱風百合發展過程
編輯2013年10月7日,一個熱帶擾動在菲律賓東部海面上生成。同日晚上,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擾動編號91W。
10月8日上午2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低壓區。上午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旋的機會給予“LOW”的評級。下午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發展概率升級為“MEDIUM”。下午4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發佈熱帶氣旋形成警報。下午9時25分,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並對其發出海上烈風警報。
10月11日上午3時45分,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颱風。上午5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二級颱風。上午11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三級颱風。下午10時37分,百合在菲律賓奧露娜省丁阿蘭沿海登陸。
10月14日下午5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降格為一級颱風。
10月15日上午7時,百合在越南廣南省三歧市沿海再度登陸,在三亞海邊掀起大浪。
[14]
早晨6點40分“百合”在越南中部峴港附近沿海登陸,登陸時強度為強熱帶風暴,登陸後強度明顯減弱,對我國的影響趨於減小。“百合”曾在11日23時30分第一次登陸菲律賓奧羅拉省丁阿蘭市附近沿海,造成12人死亡,4人失蹤,大片村莊田地被洪水淹沒,不少房屋的屋頂被摧毀。
[14]
上午9時10分,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上午11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發出最後警報。下午9時10分,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熱帶低壓。
颱風百合預報預警
編輯颱風百合菲律賓
菲律賓發佈最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三號風暴信號
10月8日下午11時,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將已進入責任範圍的低壓區升格為熱帶低壓,併發布第一報熱帶氣旋資訊,命名為Santi。
10月9日下午11時,菲律賓氣象部門發出一號風暴信號。
10月10日下午11時,菲律賓氣象部門發出二號風暴信號。
10月11日上午5時,菲律賓氣象部門發出三號風暴信號。下午10時37分,百合在奧露娜省丁阿蘭沿海登陸。
10月12日上午11時,菲律賓氣象部門解除三號風暴信號及二號風暴信號,並於下午11時解除一號風暴信號。
颱風百合中國大陸
中央氣象台發佈颱風橙色預警信號
10月11日下午6時,中央氣象台發佈颱風藍色預警信號。
10月12日上午6時,中央氣象台改發颱風黃色預警信號。下午6時,中央氣象台改發颱風橙色預警信號。
10月12日,國家海洋局召開了颱風“百合”海洋災害防禦工作行政部署會,啓動海洋災害二級應急響應。要求各相關單位密切關注颱風走勢,做好各項應急響應工作,避免出現類似“蝴蝶”颱風引起的西沙海域漁船沉沒事故。
[15]
海南
10月12日下午9時6分,海南省氣象台發佈颱風黃色預警信號。
颱風百合災害影響
編輯颱風百合中國
今年第25號颱風“百合”和第26號颱風“韋帕”分別於10月8日、10月11日在西太平洋洋麪生成,預計13日起直接衝擊三沙市並影響南海中北部、東海東部和黃海東北部海域,嚴重威脅我漁民羣眾生命和財產安全。
[8]
為切實做好應對工作,農業部及時下發通知,要求各地採取有效措施積極應對。一是要求沿海各地漁業主管部門及漁政執法機構,加強對台風影響海域漁船的管控,勸阻和招回受颱風影響海域作業的漁船。二是各級漁業應急處置部門和機構,強化24小時應急值班,將颱風的預警信息通知到在外作業的每一艘漁船的船東、船長,並安排好漁船回港避風工作。三是海區漁政局及相關省的漁業執法船艇,要做好出航準備,一旦有險情出現,隨時配合國家專業救助力量參加搜救工作。
[8]
颱風百合老撾
10月16日下午2時(當地時間),一架老撾航空公司的ATR-72型客機,載有44名乘客及5名機員,由首都萬象飛往南部地區佔巴塞省巴色,下午四時許,客機準備降落時,在距離機場8公里的地方,遭到強風吹襲,跌落機場附近的湄公河,機上49人全部罹難。當局指客機着陸前天氣惡劣。有民航官員指,因百合帶來的大雨,使得天氣狀況極度惡劣,造成老撾航空301號班機空難。
[9]
颱風百合菲律賓
颱風“百合”12日席捲菲律賓北部,造成8人死亡,200多萬人電力供應中斷。
菲律賓官員説,“百合”於12日零時在菲律賓東海岸登陸後,沿呂宋島向西,沿途把樹木和高壓線塔連根拔起。
國家減災管理委員會發言人雷伊·巴里多在首都馬尼拉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説,“百合”向內陸移動時帶來強降雨,引發泥石流,導致馬加朗地區一名準備執行救援任務的警察犧牲;在鄰近的坎達巴地區,一名男子觸電身亡;在新怡詩夏省,一棵樹被颱風捲起落下,砸死3人。
布拉幹省省長維希米諾·阿爾瓦拉多説,兩名兒童和一名老人溺水身亡。
颱風百合越南
昨天早晨6點40分“百合”在越南中部峴港附近沿海登陸,登陸時強度為強熱帶風暴,登陸後強度明顯減弱,對我國的影響趨於減小。“百合”曾在11日23時30分第一次登陸菲律賓奧羅拉省丁阿蘭市附近沿海,造成12人死亡,4人失蹤,大片村莊田地被洪水淹沒,不少房屋的屋頂被摧毀。
[13]
颱風百合南海
受冷空氣和“百合”的共同影響,10月17日,南海西北部和中西部海域、北部灣、瓊州海峽、海南沿海仍有6~8級大風,部分海域或地區陣風達9級;海南中東部普遍大到暴雨天氣,監測顯示,10月17日05點到今天05點,下得最大的是瓊中,24小時降水量103毫米,達大暴雨級別,陵水下了57毫米的暴雨,海口下了26毫米的大雨。
[10]
海南省氣象台預計,10月18日,北部、中部和東部地區有大雨、局地暴雨,其餘地區有小到中雨;明天,北部、中部和東部地區有中到大雨,其餘地區有小到中雨。同時,今明天海南島四周海面有6~8級大風。
[10]
颱風百合天氣影響
編輯受冷空氣和“百合”的共同影響,昨天,南海西北部和中西部海域、北部灣、瓊州海峽、海南沿海仍有6~8級大風,部分海域或地區陣風達9級;海南中東部普遍大到暴雨天氣,監測顯示,昨天05點到今天05點,下得最大的是瓊中,24小時降水量103毫米,達大暴雨級別,陵水下了57毫米的暴雨,海口下了26毫米的大雨。
[14]
今天,“百合”對我國的影響基本結束,但由於冷空氣的加入,今明天海南仍有明顯降水。海南省氣象台預計,今天,北部、中部和東部地區有大雨、局地暴雨,其餘地區有小到中雨;明天,北部、中部和東部地區有中到大雨,其餘地區有小到中雨。同時,今明天海南島四周海面有6~8級大風。
[14]
此外,受孟加拉灣超級氣旋風暴“費林”與冷空氣共同影響,13日以來,西藏南部和北部出現降雪、雨或雨夾雪天氣,截至昨天08時,聶拉木累計降水量達182毫米,帕裏45毫米。中央氣象台預計,今天西藏地區的降雪趨於減弱。
[14]
受颱風“百合”和冷空氣的共同影響,預計13日夜間到14日白天,南海將出現6米到10米的狂浪到狂濤區;海南東部和南部沿岸海域將出現2.5米到3.8米的大浪。海浪預警級別為橙色,風暴潮預警級別為藍色。
[15]
同時,受較強冷空氣的影響,預計河北黃驊,山東濰坊、羊角溝潮位站14日將出現超過當地警戒潮位的高潮位,河北滄州、山東萊州灣沿海風暴潮預警級別為黃色。13日夜間到14日白天,渤海、黃海北部將出現3米到4.5米的大浪到巨浪區;遼寧、河北、天津、山東半島北部沿岸海域將出現2米到3米的中浪到大浪。海浪預警級別為藍色。
[15]
- 參考資料
-
- 1. 颱風“百合”已穿過菲律賓 南海需警惕狂風巨浪 .中國網[引用日期2013-10-12]
- 2. 農業部全面部署颱風“百合”、“韋帕”防禦工作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3-10-14]
- 3. 颱風百合襲瓊 江門嚴陣以待 .南都網.2013-10-14[引用日期2013-10-14]
- 4. 中央氣象台發佈颱風黃色預警 "百合"進入南海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3-10-12]
- 5. 中央氣象台10月12日發佈:今日全國氣象服務公報 .中國網[引用日期2013-10-12]
- 6. 百合颱風路徑圖:實時更新2013年第25號颱風百合最新消息 .天氣網.2013-10-12[引用日期2013-10-12]
- 7. 颱風“百合”15日從海南南部海面經過 海南有暴雨 .新浪新聞[引用日期2013-10-13]
- 8. 農業部全面部署颱風“百合”、“韋帕”防禦工作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9-12-04]
- 9. 農業部全面部署颱風“百合”、“韋帕”防禦工作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3-10-14]
- 10. 2013年第25號強颱風“百合” .海洋中國-中國網[引用日期2019-11-27]
- 11. “百合”來襲 菲律賓斷電 .新華網[引用日期2013-10-14]
- 12. 颱風“百合”登陸越南中部地區 已致5人喪生 .東北新聞網.2013-10-15[引用日期2013-10-15]
- 13. 2013年第25號強颱風“百合”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引用日期2020-03-24]
- 14. 2013年第25號強颱風“百合” .海洋中國-中國網[引用日期2019-10-29]
- 15. 颱風"百合"強度增強 海洋局啓動海洋災害二級應急響應 .國際在線[引用日期2020-04-19]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