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颱風帕卡

(2012年第1號強熱帶風暴)

鎖定
強熱帶風暴帕卡(英語:Severe Tropical Storm Pakhar,國際編號:1201)為2012年太平洋颱風季第1個被命名的風暴。“帕卡”一名來源於老撾,意為生長在湄公河下游的一種淡水魚,用以更替於2005年在中國華東造成嚴重災害而被除名的颱風“麥莎” [7-8] 
颱風帕卡於2012年3月29日上午在南海南部海面上生成,30日上午在南海南部海面上加強為強熱帶風暴,4月1日16時前後在越南巴地頭頓省沿海登陸,2日在柬埔寨東部減弱為熱帶低壓。該颱風造成海南島、東沙、西沙羣島產生7-10級旋風,並導致菲律賓2人死亡,2人失蹤。
中文名
強熱帶風暴帕卡
外文名
Severe Tropical Storm Pakhar
國際編號
1201
編號時間
2012年03月29日08時
停編時間
2012年04月02日08時
巔峯強度
28m/s,985hPa
前任名稱
麥莎 [8] 

颱風帕卡命名由來

為避免颱風名稱的混亂,1997年11月25日~12月1日,有關國家和地區在香港舉行的世界氣象組織(簡稱WMO)颱風委員會第30次會議上決定規範颱風的命名,其中,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採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命名,其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個命名錶,然後按照順序年復一年地循環重複使用。即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命名系統。該命名錶共140個名字,由WMO所屬的亞太地區的14個成員國和地區提供 [9] 
2005年8月,颱風“麥莎”襲擊中國華東地區,造成重大經濟與人員損失 [7]  ,因此“麥莎”一名在事後遭到永久除名,並由原名稱提供國老撾提供新名稱“帕卡”以取代之 [8] 

颱風帕卡發展過程

颱風”帕卡”圖集
颱風”帕卡”圖集(3張)
第1號熱帶風暴“帕卡”(Pakhar,名字來源:老撾,名字意義:生長在湄公河下游的一種淡水魚)於2012年3月29日上午在南海南部海面上生成。29日08時其中心位於海南省三亞市南偏東方大約1030公里的海面上,就是北緯9.4度、東經112.5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8級(18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1004百帕。 [1] 
第1號熱帶風暴“帕卡”於30日上午在南海南部海面上加強為強熱帶風暴,30日08時其中心位於海南省三亞市南偏東方大約970公里的海面上,就是北緯9.7度、東經111.5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0級(28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85百帕。 [2] 
第1號強熱帶風暴“帕卡”於4月1日凌晨減弱為熱帶風暴,1日08時其中心位於越南巴地頭頓省頭頓市東偏南方大約170公里(即越南胡志明市東偏南方大約240公里)的南海南部海面上,就是北緯9.8度、東經108.6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9級(23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92百帕。 [3] 
第1號熱帶風暴“帕卡”的中心已於4月1日16時前後在越南巴地頭頓省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9級(23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95百帕。17時其中心位於越南巴地頭頓省南部地區(即越南胡志明市東南方大約70公里),就是北緯10.5度、東經107.2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8級(20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1000百帕。 [4] 
第1號熱帶風暴“帕卡”於4月2日早晨在柬埔寨東部減弱為熱帶低壓,其強度將繼續減弱,因此中央氣象台於2日08時對其停止編號。 [5] 

颱風帕卡災害影響

受熱帶風暴“帕卡”影響,海南發佈颱風海上黃色預警。
受強熱帶風暴“帕卡”外圍環流和冷空氣共同影響,海南省03月31白天到1日夜間,北部灣海面、本島西部海面風力6級,陣風8級;瓊州海峽、本島東部和南部海面風力5~6級,陣風7級;西沙、中沙羣島附近海面風力6~7級,陣風8級;南沙羣島附近海面風力7~8級,陣風10級;其中“帕卡”中心經過的附近海面旋轉風10級,陣風11~12級。 [6] 
受“帕卡”影響,菲律賓當地有2人死亡,另外有2人失蹤。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