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颱風北冕

(2008年第9號強熱帶風暴)

鎖定
強熱帶風暴北冕(英語:Severe Tropical Storm Kammuri,國際編號:0809,聯合颱風警報中心:10W,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Julian)為2008年太平洋颱風季第9個被命名的風暴。“北冕”(日語:カンムリ)一名由日本提供,意為北冕座
“北冕”前身低壓於2008年8月3日在南海北部海面上生成,8月5日早正式起編升格為熱帶風暴,8月6日早加強為強熱帶風暴,當日晚間在廣東省陽西縣溪頭鎮沿海地區登陸後減弱為熱帶風暴,7日下午在廣西防城港東興市沿海再次登陸,8日下午被中央氣象台停止編號,其殘餘環流隨後穿過越南,深入中國雲南地區。
雖然“北冕”最強時只有強熱帶風暴級 [6] 但卻給中、越兩國部分地區帶來了長達數日的暴雨,並引發大量泥石流等次生災害,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 [7] 據事後統計,“北冕”造成中國廣東至少3人死亡 [8] 1人失蹤 [1] 雲南至少40人死亡、6人失蹤 [7] 但其傷亡最重是在越南,有至少130人死亡、32人失蹤 [9]  。最終統計各國共204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2億美元。
中文名
強熱帶風暴北冕
外文名
Severe Tropical Storm Kammuri
國際編號
0809
起編日期
2008年8月3日 [10] 
停編日期
2008年8月8日 [10] 
CMA數據
強熱帶風暴(25m/s,980hPa) [10] 
人員傷亡
204人死亡
經濟損失
2億美元
是否除名

颱風北冕命名由來

為避免颱風名稱的混亂,1997年11月25日~12月1日,有關國家和地區在香港舉行的世界氣象組織(簡稱WMO)颱風委員會第30次會議上決定規範颱風的命名,其中,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採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命名,其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個命名錶,然後按照順序年復一年地循環重複使用。該命名錶共140個名字,由WMO所屬的亞太地區的14個成員國和地區提供 [5]  。“北冕”(日語:カンムリ)一名由日本提供,意為北冕座

颱風北冕發展過程

2008年7月29日,一個熱帶擾動在西北太平洋上形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其擾動編號98W。但98W受強勁的垂直風切變影響下,最終減弱。8月1日,當這減弱後的殘餘雲團移至呂宋海峽時,受惠於西南氣流及風切微弱的環境下,再次發展成熱帶擾動,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重新給予其擾動編號90W。幾乎在同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指它在未來24小時有中等(FAIR)的機會發展成一熱帶氣旋。
強熱帶風暴北冕 路徑圖 強熱帶風暴北冕 路徑圖
8月3日,菲律賓大氣地理天文部門將它升格為一熱帶低氣壓,將它命名為“Julian”,併為呂宋北部多個省份發出熱帶氣旋警告。同日較後,日本氣象廳將它升格為熱帶低氣壓,並估計其中心最低氣壓約為1002hPa。翌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把它確認為熱帶低氣壓後,其後報告及預測路徑圖預測此熱帶低氣壓會以強烈熱帶風暴或颱風強度在香港西南約200公里內掠過。同時香港天文台也在8月4日把90W升級為熱帶低氣壓。
同日,該熱帶低氣壓受惠於強勁的西南季候風支援下,中心風力持續上升,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把它升格為熱帶風暴。8月5日,日本氣象廳把它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北冕,北冕穩定向西北或西北偏西方向前進,以時速約12公里逼近珠江三角洲一帶,同時,北冕似乎受着南海垂直風切變上升影響,對流逐漸減弱,雲頂温度上升,似乎開始呈維持強度之勢推進。同時,北冕穩定地向西至西北偏西推進。在8月5日晚上及翌日凌晨,北冕移入垂直風切變較低的海面上,而且移速似乎減慢,令北冕有充足時間組織,最終在凌晨時分發展出一中心密集雲層區,而且增強成強熱帶風暴。香港天文台隨即在8月6日凌晨3時把北冕升為強烈熱帶風暴。日本氣象廳亦把它升為強熱帶風暴。8月6日早上,北冕進一步增強,並達到強度巔峯,接近中心最高持續風速約每小時110公里。下午副熱帶壓脊稍稍西伸,令北冕加速移動並在下川島登陸,19時45分在廣東省陽西縣溪頭鎮沿海地區再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0級(25米/秒),中心最低氣壓980百帕,同日23時減弱為熱帶風暴。8月7日14時50分,“北冕”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東興市江平鎮再次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8級(18米/秒),當日18時前後“北冕”從廣西進入越南境內,強度減弱,中央氣象台於8月8日14時對其停止編號。

颱風北冕颱風特點

“北冕”具有南海熱帶氣旋的部分特徵,即發展迅速、生命史短、路徑曲折、移速不穩、風大雨強等特點。
1、發展迅速、生命史短
同今年登陸我國的其它颱風相比,“北冕”從編號生成到減弱為熱帶低氣壓,直至停止編號,整個生命史僅有3.5天,而其它4個登陸颱風的生命史均在5天以上。
2、路徑曲折、移速不穩
從5日半夜至6日早晨,“北冕” 移動速度緩慢,路徑偏西;6日上午移速突然加快, 移向也由偏西方向改為向西北移動, 下午在靠近粵西近海時速度再次放慢,直至登陸廣東陽西縣;7日早晨“北冕”在進入北部灣後,移速進一步放緩,移向仍然曲折(圖1),到了中午前後,“北冕”又突然加快步伐奔向廣西東興。
3、風大雨強、局地雨量創紀錄
受“北冕”影響,廣東中西部、廣西中東部、海南北部等地先後出現6-8級、陣風10-11級的大風,廣東粵西沿海有5個縣(市)出現10級以上大風,徐聞還出現龍捲風;廣西潿洲島瞬間風力達到12級(33.6米/秒)。
5-9日,廣東中南部、海南中北部、廣西東部和南部等地先後出現了大到暴雨,廣東沿海、雷州半島和廣西南部、海南北部等部分地區出現了大暴雨或特大暴雨,上述地區過程累計降水量普遍有100-220毫米(圖2)。其中,5日至7日,海南全省過程平均降水量有103.6毫米,文昌24小時降水量201.0毫米,突破30年日最大降水量極值;4日20時至7日08時,廣東雷州烏石鎮累積雨量達663.9毫米;6日20時至7日08時,廣東五一農場降了528.5毫米,突破歷史極值;雷州半島徐聞雨量423毫米,僅次於歷史極大值。

颱風北冕颱風影響

颱風北冕廣東

受“北冕”影響,從8月6日凌晨2時至8月7日中午12時,雷州市各鎮(街)普降暴雨到大暴雨甚至特大暴雨,造成多條村莊受浸,特別是英利鎮月墩村和雷州鹽場受浸嚴重,230多名羣眾和馬騮工區200多名職工受洪水圍困,經全力救援,全部被轉移至安全地帶,另該市有1人失蹤。據初步統計,到8月8日凌晨為止,雷州市受災鎮達18個,受災羣眾30778人,受困羣眾5267人已全部轉移;受浸農作物36.8958萬畝;房屋損壞倒塌1402間;沖毀道路115千米,損毀橋樑7座、水利設施83宗。直接經濟損失3.8459億元,沒有人員傷亡,失蹤1人 [1] 
此外,“北冕”讓廣東海水養殖大縣徐聞遭受重創,流沙灣海域的8000多個網箱養殖魚“全軍覆滅”,損失近2億元。“北冕”給徐聞縣西連鎮帶來強降雨,據該鎮石馬村養魚專業户反映,僅8月8日流沙灣海域淡水就有3米厚。由於淡水過多,只能在海水中養殖的大量熱帶魚紛紛死亡。當地養殖户表示,這些魚叫章紅,專門出口日本和中國台灣地區,收購價格50元/斤左右,章紅長大到10斤以上即可交易。但目前這些魚只有5斤左右就死亡了,損失慘重。當地漁民稱,這是流沙灣海水養殖業第二次遭遇滅頂之災,上一次是2007年8月份的颱風帕布,流沙灣海水養殖業遭遇同樣的損失。為了挽回2007年的損失,當地養殖户或借錢或貸款重新購買了魚苗和生產設備,眼看收穫在望,沒想到2008年又遇天災 [2] 
颱風北冕,從昨天上午登陸陸河縣以後,由於其半徑達到300公里,加上前期嚴重乾旱的五華縣從4日傍晚起就連續不斷地下了大到暴雨,其中該縣的雙華、橋江、郭田,暴雨量超過200毫米以上,連續的大到暴雨,給這場天災埋下了很大的隱患。軍營村就坐落在雙華鎮的東北處海拔約800米高山上,現有人口1700多人,300多户村民,在該村約3公里處,海拔約1000米左右,前些年由村民參股建了兩個小型水電站,水電站的發電排洪經過軍營村中一條約20米的軍營河,由上至下經過雙華鎮,山裏的村民許多人都把自己的房屋建在沿河兩邊。颱風帶來的暴雨連續17個小時下個不停,昨天上午10點半左右,暴雨下得更大,突然來勢洶猛的洪水,把電站的攔水坡沖垮了,洪水像猛獸般的朝下游的軍營村衝了過來,無情的洪水在短短半個小時裏,將兩旁的數十間房子沖塌了,來不及逃命的村民,有的被洪水捲走,有的還來不及反應就斷送了性命。 [3] 

颱風北冕海南

8月6日,受2008年第9號強熱帶風暴“北冕”影響,瓊州海峽風力達陣風10級,海南省北部地區出現中到大雨、局部暴雨的降水過程。海南海事局決定自6日7時30分起客貨輪船全線停航 [4] 

颱風北冕香港

香港天文台6日早上5時40分發出8號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昂坪錄得最高持續風速為每小時134公里。香港教育局表示,由於8號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生效,所有學校6日停課。在上午7時,強烈熱帶風暴“北冕”集結在香港以南約160公里,即在北緯20.9度,東經114.1度附近,預料向西北偏西移動,時速約14公里,繼續移近香港。
“北冕”的中心風力達每小時100公里。按照目前途徑,香港風向在日間將由東北轉為東南,本來受遮蔽的地方可能會變得當風。
在過去一小時,橫瀾島、西貢及昂坪分別錄得的最高持續風速為每小時96、58及134公里。
天文台預料,香港6日會吹烈風程度東至東北風,離岸海域及高地間中吹暴風,漸轉吹東南風。密雲,有狂風大驟雨。最高氣温約27度。
香港教育局向有關學校發出特別佈告,由於8號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現正生效,所有學校6日停課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