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風馬旗

鎖定
風馬旗是古象雄時代所留傳下來的習俗。藏族許許多多的習俗和生活方式和許多獨特的祈福方式:比如轉神山、拜神湖、撒風馬旗、懸掛五彩經幡、刻石頭經文、放置瑪尼堆(雍仲本教傳統是刻有光明八字真言:“嗡嘛智牟耶薩林德”的石堆)、打卦、供奉朵瑪盤、酥油花甚至使用轉經筒等等,這些都是雍仲本教的遺俗 [1] 
這些方形、角形、條形的小旗被有秩序地固定在門首、繩索、族幢、樹枝上,在大地與蒼穹之間飄蕩搖曳,構成了一種連地接天的境界。 成串成串拉掛在亭子和松樹間的彩旗,印滿密密麻麻的藏文咒語、經文、佛像、吉祥物圖形。它們就是風靡藏區的“風馬旗”。
藏區各山河路口寺廟民舍等處都可見到印有經文圖案成串繫於繩索之上的小旗,這一面面小旗在藏語中稱為“隆達”,也有人稱之為“祭馬”、“祿馬”、“經幡”、“祈願幡”,不過,人們更習慣稱它為“風馬旗”,因為“隆”在藏語中是風的意思,“達”是馬的意思。
”藏民族認為雪域藏地的崇山峻嶺、大江莽原的守護神是天上的贊神和地上的年神,他們經常騎着風馬在雪山、森林、草原、峽谷中巡視,保護雪域部落的安寧祥和,抵禦魔怪和邪惡的入侵。
風馬旗又稱為呢嘛旗、祈禱幡等,或音譯為隆達、龍達,是指在藏傳佛教地區的祈禱石或寺院頂上、敖包頂上經常豎立著以各色布條寫上八字真言六字真言等經咒,捆紮成串,用木棍豎立起來的旗子。 因布條上畫有風馬一隻,寓意把禱文藉風馬傳播各處,故得名“風馬旗”。
中文名
風馬旗
別    名
五彩經幡
藏    語
隆達
起    源
古象雄

風馬旗旗子來歷

風馬旗
風馬旗(18張)
和西藏一切有形與無形的藝術一樣,風馬旗的創作與傳播,也首先是受宗教意念驅使併為之服務的,它是僧俗信眾精神世界與神靈交通的一種媒介物。關於風馬旗的源初,西藏宗教界、學術界雖各有掌故,但公元十二世紀初許多噶舉派寺院為廣佈其教義而懸掛風馬旗,是各家各派都首肯的。
一般認為風馬源於一種原始祭祀文化,主要由對動物魂靈的崇拜而來。最初的風馬是直接將羊毛系掛於樹枝草叢,如今在大大小小的瑪尼堆上仍可看到牛羊頭顱等物。藏族原始宗教認為,山神是地方保護神,它無時無刻不在注視着本地區眾生的安全,常騎馬巡視轄區,保護一方水土和人畜平安。藏族認為,“風馬”在深層意義上指人的氣數和運道,或者特指五行;在靈氣聚集之處(神山聖湖等),掛置印有敬畏神靈和祈求護佑等願望的風馬,讓風吹送,有利於願望向上蒼神靈的傳達和實現。為報答山神和上蒼神靈,每到祭日,人們便虔誠地舉行煨桑儀式,獻上“隆達”。所以製作插掛“隆達”成為不可或缺的儀軌。
風馬旗 風馬旗
風馬旗的祭祀活動,與其圖像象徵內涵有關。經幡的中心是一匹駿馬,駿馬形象是神速的象徵。祈願受五種自然物制約的世間一切事物,由對立轉向和睦,由壞轉向好,由惡轉向善,由凶兆轉向吉兆,由厄運轉向幸運。不僅能夠轉變,而且轉變得迅速。經幡四角畫的四獸圖像,老虎棲息在森林中,老虎的形象象徵着木或風;獅子居於山上,獅子的形象象徵着土;鵬鳥飛翔在天空,雙角噴發出火焰,這種形象象徵着火;龍生活在大海中,魚龍的形象象徵着水。風無處不在,風即天。在這裏沒有把森林、高山、大地、天空、河水、大海作為六種自然物直接畫上去,而把在這些環境中生活的動物形象作象徵,可見它不是僅僅表現六種自然物,而是把它們作為主要內容。而馬背上畫的那個象徵財運的“噴焰末巴”,就是促成實現人們心願的如意吉祥。除開分別不同的五色象徵之外,一般還有一面主幡,形制要大於五種不同單色的經幡。主幡與邊鑲布條顏色搭配,是根據藏族歷算關於母子生克學説中相生原理來決定的,如主幡的顏色是綠色,邊鑲布條的顏色應該是藍色,主木水相生。故而馬經幡象徵着生命的本源,具有深奧的意義,整個經幡完全是融情感與理性為一體的產物,完全是表現人們美好精神願望的載體。
但在最初的實際運用中,風馬旗並不是寄託藏人祭祀神靈、祈祥祛難的心願的,而是軍隊的標誌。根據才情橫溢的根敦羣佩著作《白史》稱:大部分臣民皆為遊牧,每户門上都立一根旗矛,這是藏族獨有的習俗。此亦最早是軍户的標識,後演變成為一種宗教習俗行為。哪怕是一户也要在門上插經幡,一直保持着。 [2] 

風馬旗製作方法

風馬旗材料

風馬旗 風馬旗
常見的風馬旗多由布製成,也有用麻紗、絲綢及土紙的。風馬有方形、角形、條形等,通常為10-60釐米不等的長開或正方形。風馬小可到一條一縷,大可到整匹整幅的棉布,或串掛於繩,或隨意拋灑。勁風吹拂之時,成片成串的風馬在藍空、雪山及明湖的背景中漫天飛舞

風馬旗顏色

風馬旗的顏色分白、黃、紅、綠、藍五種。民謠中唱道:黃幡象徵自現蓮,紅幡象徵雨調和,青幡象徵後裔長;紅幡插在草坪上,如鹿角光耀眼;紅幡插在屋頂上,如紅火永興旺……布的顏色在這裏是有明確的寓意的,即所謂西赤、東青、南黃、北綠的宇宙四方之説。在藏族人心目中,白色純潔善良,紅色興旺剛猛,綠色陰柔平和,黃色仁慈博才,藍色勇敢機智。
因為色彩的象徵涵義,故而農家過年在房頂換插五色經幡時,也有搞得十分簡化的,僅在一根分叉很多的樹枝上,從上到下分色掛單色布片,布片上並不印上圖像,一種色布橫着排列系掛五片。故而五色風馬經幡,是完全表徵着天地萬物眾神。五色彩箭、五色空行母、五色毛線和四色護法神等,都與此種象徵意義有關。

風馬旗圖案

常見風馬旗的圖案中心大都為一匹矯健寶馬,馬背上馱着燃着火焰的佛法僧三寶。四角環刻着可以排除消極影響的四尊保護神,它們是象徵深刻圓滿的金翅鳥,象徵穿透力,象徵警戒狀態的老和象徵勝利的獅子。這種構圖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寓意五行循環往復、生命經久不息。另還有佛像、八寶吉祥和佛經等圖案,它們大多由木刻雕版印成,但也有用石刻版和金屬刻版的。雍仲本教認為:風馬中的五種動物象徵人類的五種組成部分,即馬象徵靈魂(或吉祥),象徵生命力,虎象徵身體,龍象徵繁榮,獅象徵命運。一段或一句經咒散置其間,圖與文相映成趣。

風馬旗印製

拉薩附近的幾家傳統作坊和寺院、後藏日喀則以及康區德格是風馬旗的三大雕版印製中心。一塊風馬旗版雕刻完畢(以木質版居多,也有石刻版和金屬版)即分別印刷於白、黃、紅、綠、藍等各色布面上,一面面風馬旗隨即誕生了。
製作風馬旗的木雕版 製作風馬旗的木雕版
風馬旗的印製過程並不複雜,但卻是充滿宗教嚴肅感的。如所用的布、紙、油墨(前後藏地區喜用黑色油墨)必須潔淨,木版用過一次必須經過燻桑方可再用,工匠亦應於工作前焚香淨手頌經,並應儘量選擇朝東南方向的房屋做工作間,否則就會減損風馬旗的神聖力。 [3] 

風馬旗基本分類

風馬旗用途

一類就是布印“風馬”旗。它是在長方形、三角形或正方形的各個單色布片上印刷上紅色或黑色的拼圖和經文,大者二尺餘,小者尺餘不等,主要用於懸掛或插掛。每五色為一組,數組為一掛,視環境地勢需要,可長可短,長者達百米以上,短者猶如片片活脱鮮亮的小彩旗,插於草原帳篷、農家宅院、城鄉居民的屋頂上。僅以插於每户藏家房頂的經幡來説,每年都要換新。換新的日子是根據藏族歷算,選擇藏曆新年初一過後的某個良辰吉日。這天早上太陽剛升起照到房頂的時候,全院老老少少,都穿着節日盛裝,聚集在樓頂上,舉行一年一度的隆重而歡樂的換插經幡、祭神、祈福的“託散”儀式。
另一類是紙印“風馬”片。主要用作對天神、山神、贊神和龍神以及佛事祭祀活動時祭獻拋撒的吉祥物,也可作為供奉物成組懸掛或張貼於室內外。大者尺餘,小者僅幾釐米。最常見的就是風馬圖像印在四五公分見方的紙片上,這種風馬紙片成千上萬地印製,它也作為一種祭祀用品,煨桑時撒在噴吐飄飛的煙縷上,隨着香煙飛昇起來。每逢宗教節日,在所有大小寺廟包括拉薩大昭寺前的煨桑灶旁,往往是風馬紙片到處飛舞,飄落積存到地面上就是厚厚的一層。
第三類就是各種經幡,根據色彩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用黑色或硃砂色將經文圖符印製在整匹白布上;一類是同“風馬旗”一樣,在藍、白、黃、紅、綠布塊上用經文圖符相間組合的經幡。
風馬旗還有一項不易見到的功能,即遇有活佛尊者圓寂,家家户户須將房頂上的風馬旗置放傾斜,以示致哀。

風馬旗其他信息

根據其地點場景、信仰儀軌、祈禱功能的不同,一般又分為四種。
第一種是懸掛式的,視其環境、地勢、用途張掛,可長可短,可疏可密,長者達數百米以上,密者數十上百層懸掛,有的還組合形成了規模宏大、佔地面積數百上千平方米的經幡城。這些懸掛式的經幡,具體形狀各種各樣,有在長條形的布上印上四方形的風馬旗圖案;也有網狀條幡。
第二種插掛式的,在豎長方形的紗布或絲巾上印以風馬旗圖案,一邊縫在旗杆上,另一邊綴上很多條直的飄帶。這些風馬經幡主要插在村口、屋頂、十字路口、山頂或山道上。
經幡塔 經幡塔
第三種就是經幡塔,可以用不同色彩的布塊做,也可以用哈達一樣的絲巾來做。在康定、道孚等縣區,每一個村莊都有一座用絲質風馬經幡層層系掛、片片重疊而成的撐天大傘般的經幡塔,用作集體祭祀的場地。在黃河源頭瑪多縣的一座經幡塔,高10餘米,方圓百餘米,用無數條犛牛繩呈放射狀牽連起,由幾十層經幡呈環狀圍繞中心嘛呢堆上高大的經幡柱,整體呈現出寬大的金字塔造型,真是蔚為壯觀。
第四種是立柱式經幡,常見於寺院、佛殿、經塔、山頂、宅院、神山、聖湖等地。其形制巨大者達數十米,如阿里岡仁波欽神山下的經幡柱、江孜白居寺“十萬吉祥多門塔”前的經幡柱等。柱頂裝飾有銅鑄鎦金日月、寶瓶、五彩華蓋、犛牛尾,然後就是數十米長條的風馬經幡,在風的吹拂下發出嘩嘩的巨響。 [4] 

風馬旗風格流派

縱觀西藏各地的風馬旗,儘管其主體形象近乎是符號般的相對不變,但其風格流派大致是可一望而知的。

風馬旗拉薩

拉薩地區的風馬旗,雕版和印刷大致集中於郊縣的幾家傳統作坊和幾大寺院,所以形制風格較為統一,風馬圖案嚴謹而富麗,無論宗教感還是藝術感都顯得正統一些。雕版偏重嚴謹、富麗,表現內容很寬泛,小至一字一馬一塔、一句咒語,大至描繪“天界神靈居處”、“如意寶樹供養圖”等。形象紛繁,線條細密,刀工考究,印刷上選布擇色一絲不苟。從橫貫於布達拉山藥王山之間那一串串萬國旗般隨風飄舞的風馬旗,人們更多能感受到的是政治、宗教、經濟、文化中心區所特有的正統氣象。

風馬旗後藏

後藏地區(泛指日喀則地區所屬的廣闊地域)的風馬旗,在表現內容與形式手法上和拉薩近似,但更世俗生活化,形式、內容較為自由靈活,新年時多在鄉間寺廟民舍的屋頂以及村口張掛。後藏地區一些遠離城鎮的鄉野間的風馬旗,文字圖像多是隨形就勢,有意或無意地掙脱着規範:飛臨天界的神駒寶馬變成了與農牧民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小馬、小驢;龍往往變成石上爬的四腳蛇之類;虎和獅子則更像是對家貓豹貓的描摹;金翅鳥有時變成藏雞,有時又變成雄鷹。總之,這些普通而親切的形象使這種神秘性的供敬品反更貼近人間煙火了。後藏地區當屬嚴肅規範之作的風馬旗也不少,但與拉薩風馬旗相比,藝匠們創作自由度要多些。

風馬旗藏北

粗獷、自由、兼融、變異,這八個字可以概括藏北地區風馬旗的風格。木版在藏北地區是很珍貴的,無論從藏南河谷林區運來,還是從祖國內地運來,都須經過數千裏的艱難跋涉。所以當地藝匠往往就地取材從瑪尼石上直接拓印,這便出現了瑪尼石刻藝術。這類作品,往往構成與圖像豐厚飽滿,大刀闊斧,尤顯粗獷豪放,張揚灑脱,可視為風馬旗藝術中的一枝奇秀。藏北草原險惡的自然環境孕育出一代代驍勇善戰如格薩爾式的英雄,這種文化也反映到了風馬旗藝術上。草原上馳騁的駿馬,被駕輕就熟地搬進了畫面,馬的形容氣質已沒有了前後藏風馬旗上那種非驢非馬的尷尬相,而是一派矯健軒昂。經咒和圖像更加擺脱了固定的格局,被隨心所欲地佈置排印於畫芯內外。更為別開生面的是牛、羊、羚羊形象的登堂入室,當地藝匠們對這些在宗教殿堂中沒有地位寓意的牲畜情有獨鍾,既擴展了人們的審美視野,也豐富了草原民俗學的內容。

風馬旗藏東

瑪尼石和風馬旗藝術而論,藏東地區當屬一流。就風馬旗而言,這裏既有鄰近川西重鎮德格印經院的文化優勢,又有取用不竭的原始森林作後盾,更重要的是有一支相對穩定的雕版隊伍。所以蔚為壯觀的藏東風馬旗陣容與魅力決非未臨其境者所能想象出的。另外,儘管藏東各縣一般屬富庶地區,但寺院的分佈卻少於雪域腹地。正因如此,廣大信眾便將一處處有來歷、有靈性的仁山智水精心地用風馬旗、瑪尼石裝點起來。藏東風馬旗不是拉薩那種五顏六色的小風幡,而是以一塊或數塊雕版迴環往復地印於幾丈長的白布上。印色為赭紅和黑兩種,單純而強烈,日曬雨淋後更顯渾然。

風馬旗林芝

林芝地區,舊稱工布。有着山高、水急、溝深、林密的自然環境,為珞巴族門巴族、登人與藏族雜居區,所以民俗風情與文化形態迥異於前後藏地區。通常意義的寺院廟宇在這裏並不多見,但神湖、神山、神石、神樹、神壇等原始崇拜物卻比比皆是。工布地區風馬旗的形制與面貌和藏東地區大同小異,不同點只是將藏東的橫掛式風馬旗,改為豎掛在一棵棵參天古柏之上,遠遠望去恰似一片片凱旋般的幡海旗林,在雪峯翠谷的襯托下,非常別緻壯觀。

風馬旗康區

康區的風馬大片大片迴環往復,色澤鮮明,視覺衝擊力強烈,如安多湟中一帶分佈於黃河源的風馬直如幡城一般。 [5] 

風馬旗溝通橋樑

人們無論喜慶生辰、逢年過節,都要插掛五彩風馬旗,象徵着天、地、人、畜的和諧吉祥;逐水草而居的牧人,每遷徙一次,搭完帳篷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系掛經幡,以祈得周圍神靈的許可和福佑;朝聖者結伴跋涉荒漠野嶺,也一定扛一面醒目的風馬旗,祈求免入迷途遇災難;江畔湖邊人們遍插風馬旗,以示對樹靈水神的敬畏與供奉;生活於莽林峻嶺間的人們高懸風馬旗,以示對山神巖神的虔誠與供奉;在聖蹟古剎張掛五彩風幡,表示對神佛祖魂和選取哲賢聖的崇拜與禮讚陽春三月開犁播種,耕牛的頭角上一定插掛風馬旗,那是向土主地母致敬和祈禱,祈望五穀豐登;山河路口張掛風馬是希望舟車無礙;天葬台附近張掛風馬則是超渡亡靈寄託哀思……等等。總之,風馬旗是溝通世俗與靈界的通用媒介。
前後藏地區的人們喜歡在房頂與門首掛風馬旗,這是對人畜興旺時運亨通的企望。在金沙江兩岸,特別是金沙江上游兩岸,風馬旗成林、成塔。層層疊疊、密密麻麻地覆蓋於風水寶地,歲歲年年、日日夜夜在風中飄揚,猶如無數僧眾日以繼夜地誦頌着真經。
甘肅、青海藏區還有在隘口與山頂放飛紙風馬旗的習俗。適逢正月,寒風勁吹,紛紛揚揚的風馬旗雪片般飄入雲端娛悦天神。
細心的人不難發現,藏族人每每將自己或逝者的手鐲、帽子、鬚髮或一團羊毛繫於風馬旗上,則是希冀能借助其力牽引升騰,而使運氣增長,福星高隨。

風馬旗相關傳説

關於風馬旗,有着很多種美麗的傳説。最常聽到的有兩種,一種是:當年佛祖坐在菩提樹下,手持經卷閉目思索時,一陣大風颳來,吹走了佛祖手中的經書。它們在風力的作用下,碎成了千萬片,被風兒帶到世界各地,帶到了那些正在遭受苦難的勞苦大眾手中。凡是得到佛祖經書碎片的人都得到了幸福。人們為了感謝佛祖的恩賜,便 [6]  用彩布製成三角形,上面印上經文和佛祖的像,把它掛在風吹得着的地方,以求消災祈福,祈求平安。
另一個傳説是:一個藏族僧人在印度取得真經,回來的路上過河時把經書弄濕了,他把經書全攤開涼曬,自己坐在一棵大樹下打坐入定。突然間,天地響起法鑼、法號,陣陣梵音迴盪,微風拂面,天宇盤旋。僧人感覺渾身通泰,大徹大悟。他微微睜開眼睛,原來一陣風起,颳得經書滿天滿地滿河面。據説人們為了紀念這個僧人的頓悟和頌揚佛經,就把經書印在布上,直接掛於天地之間。是那些飄揚在風中的彩旗天長日久便成了如今祈禱用的經幡。以此來表達他們對上天的虔誠和敬意。故而風馬旗成為藏族民間民俗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亦是藏族苯教與藏傳佛教互相融合後文化精神的外化象徵。

風馬旗藝術象徵

風馬旗,象徵着天、地、人、畜的祥和;牧民們在剛搭好的帳篷上系拴風馬旗,是為了求得逐水草而遷徙的福佑;朝聖者跋涉荒漠扛着醒目的風馬旗,為的是祈求旅途平安;江畔湖邊人們遍插風馬旗,顯示着對水神的敬畏;生活於莽林峻嶺間的人們高懸風馬旗則是對山神的供奉。在金沙江兩岸,我們可以看到一處處以整匹整幅棉布印成的巨型風馬旗,層層疊疊、密密麻麻地覆蓋於風水寶地,一任東西南北風的吹拂,猶如無數僧眾日以繼夜地誦頌着真經。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