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風蘭屬

鎖定
風蘭屬(拉丁學名:Neofinetia H. H. Hu)是蘭科風蘭屬單子葉植物綱,蘭科,萬代蘭族附生草本植物,小型。莖很短,直立,被多數密集且二列互生的葉。葉斜立且外彎成鐮刀狀,多數呈V字形對摺,先端尖,基部具關節和鞘。總狀花序腋生,很短,疏生少數花:花中等大,開放,萼片和花瓣相似,中萼片和花瓣稍反折;側萼片向前叉開,稍扭轉:唇瓣3裂,側裂片直立:中裂片向前伸展且稍下彎。本屬約2種,產於東亞。2種我國均產。本屬較易栽培。 [1] 
風蘭具有株形“迷你”、造型奇特、花異香等特點,風蘭在日本又稱富貴蘭,十分受歡迎。
中文名
風蘭屬
拉丁學名
Neofinetia Hu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單子葉植物綱
微子目
蘭科
亞    科
蘭亞科
萬代蘭族
亞    族
指甲蘭亞族
風蘭屬

風蘭屬形態特徵

附生草本,小型,具長而彎曲、稍扁的發達氣根。莖很短,直立,被多數密集而二列互生的葉。葉斜立而外彎成鐮刀狀,多少呈V字形對摺,尤其在中部以下,先端尖,基部具關節和鞘,在背面中肋隆起呈龍骨狀。總狀花序腋生,很短,疏生少數花;花中等大,開放,萼片和花瓣相似,中萼片和花瓣稍反折;側萼片向前叉開,稍扭轉,而內面朝下,背面朝上;唇瓣3裂,側裂片直立;中裂片向前伸展而稍下彎,基部具附屬物;距纖細,比花梗和子房長或短;蕊柱粗短,具翅,無蕊柱足;蕊喙2叉裂;藥帽前端收狹成三角形,先端鋭尖;花粉團蠟質,2個,球形,具裂隙;粘盤柄狹卵狀楔形,膝曲狀;粘盤寬卵形,較粘盤柄寬。 [2] 

風蘭屬種類分佈

約2種,分佈於東亞。中國2種均產。 [2] 

風蘭屬所屬物種

中文名
拉丁名
特徵描述
Neofinetia falcata (Thunb. ex A. Murray) H. H. Hu
花較大,萼片長8-10毫米,距長3.5-5釐米。 [2] 
Neofinetia richardsiana Christenson
花較小,萼片長6-7毫米,距長1.1釐米。 [2] 

風蘭屬風蘭

植株高8-10釐米。莖長1-4釐米,稍扁,被葉鞘所包。葉厚革質,狹長圓狀鐮刀形,長5-12釐米,寬7-10毫米,先端近鋭尖,基部具彼此套疊的V字形鞘。總狀花序長約1釐米,具2-3 (-5) 朵花;花苞片卵狀披針形,長7-9毫米,先端漸尖;花梗和子房長2.8-5釐米,具5條肋;花白色,芳香;中萼片近倒卵形,長8-10毫米,寬2.5-4毫米,先端鈍,具3條脈;側萼片向前叉開,與中萼片相似而等大,上半部向外彎,背面中肋近先端處龍骨狀隆起;花瓣倒披針形或近匙形,長8-10毫米,寬2.2-3毫米,先端鈍,具3條脈;唇瓣肉質,3裂;側裂片長圓形,長3.5-4毫米,寬0.8-1毫米,先端鈍;中裂片舌形,長7-8毫米,寬2-2.5毫米,先端鈍並且凹缺,基部具1枚三角形的胼胝體,上面具3條稍隆起的脊突;距纖細,弧形彎曲,長3.5-5釐米,粗1.5-2毫米,先端稍鈍;蕊柱長約2毫米;蕊柱翅在蕊柱上部擴大成三角形;藥帽白色,兩側褐色,前端收狹成三角形。花期4月。 [3] 
產甘肅南部(文縣)、浙江(松陽、普陀、台州)、江西西部(宜春)、福建北部(崇安)、湖北西南部(鶴峯)、四川(平昌、通江、北川、廣元、汶川、萬縣、青川、峨眉山)。生於海拔達1520米的山地林中樹幹上。分佈於日本、朝鮮半島南部。 [3] 
因人為採挖,導致野生種羣鋭減。 [4] 

風蘭屬短距風蘭

植株簇生。莖長約1.5釐米,被宿存而對摺的葉鞘所包。葉二列互生,向外彎,長6.5釐米,寬6毫米,V字形對摺,先端稍斜2裂,基部彼此套迭。總狀花序密生少數花,具長約8毫米的花序柄;花苞片幹膜質,卵形、凹的,長3-4毫米;花梗和子房長約5釐米;花白色,無香氣,萼片和花瓣基部以及子房頂端淡粉紅色;中萼片長圓形,長6毫米,寬2毫米,先端短尖;側萼片斜長圓狀倒披針形,長7毫米,寬2毫米,基部具短爪,先端翹起,背面中肋隆起;花瓣斜長圓形,長6.5毫米,寬1.5毫米,先端鈍;唇瓣3裂,側裂片斜倒披針形;中裂片舌形,長6.5毫米,寬3毫米,先端鈍,稍下彎,基部具1枚胼胝體;距弧曲,長1.1釐米,粗1毫米;蕊柱粗短,長1.5毫米。蒴果具6個肋。 [5] 
僅見於我國(無詳細地點)。本種已引入歐洲栽培。模式標本存於英國邱園標本館。 [5] 
本種區別於上種主要在於花較小,無香氣,距顯著較短。 [5] 

風蘭屬繁殖方法

分株繁殖。 [1] 
風蘭屬植物
風蘭屬植物(5張)
風蘭葉的椏杈之間有一個日後可以長出花芽或葉芽的胚芽。到了六月份,花芽開始長出來,就連葉芽上也開始長嫩芽。這是確認風蘭新芽成長的第一時期。花謝後,從休眠狀態醒來再次成長的九月份,開始長出一些小芽。這是確認新芽成長的第二個時期。花芽在夏季出現後,直到下一年成長期都不會長大,因此,容易跟葉芽區別。風蘭不好繁殖的另外一個原因是,養的風蘭是老株。如果是帶有嫩葉的小株,還會長出很多個新芽,但老株一般很難長出新芽。此時,人為的修掉下面的2-3片葉子,老株受到刺激,會長出葉芽。

風蘭屬栽培技術

本屬較易栽培,因原生於樹幹上,夏季、秋季等陽光充足的季節需遮蔭50% -70%,冬季及早春光照較弱,可全光照。基質可選擇碎的樹皮塊、蘭石及木炭塊等進行盆栽,也適合綁於樹幹或蛇木板上栽培,可根據當地情況決定。生長適温15℃-25℃,5℃以上可安全越冬,需置於通風良好的環境。生長期,基質應濕潤,天氣乾熱時多噴霧,可有效增加空氣濕度及降温。營養生長期半個月施1次1500倍的平衡肥,春季增加磷、鉀肥的用量,以利開花。 [1] 

風蘭屬温室搭建

在通風好、朝陽的地方搭建温室,最好朝向東、南,避免朝西。最近,市面上有售鋼窗框(sash)、小型温室等多種產品,重要的是具備以下條件。冬夏兼用的,在温室頂棚上面鋪設掛席,可以起到乘涼作用,但頂棚和掛席之間要保持750px以上的距離。設計温室時,把窗户和出入口等設計成拆卸式。此外,設置一個掛席,可以調節受光量。冬天,在温室內側封上一層塑料(厚0.05mm左右),形成雙重結構。如果最低温度達5℃以下的,在北側蓋上一層苯乙烯泡沫塑料(厚75px),防止寒風進入。還可以利用鍋爐或加熱器等進行加熱。此外,設置一個調温裝置,自動調節温度。

風蘭屬容器選擇

風蘭屬植物 風蘭屬植物
對風蘭而言,盆是它的家。因此,選擇適當的盆對養蘭十分重要。
樂燒盆是我們的祖先們用智慧製造出來的,最適合養風蘭。這種盆在邊緣部位調節乾燥水苔的水分,可以適當的供水。此外,還容易搬運或掛在盆架上。
粘土粒子比較粗糙,具有一定的保濕性。另外,樂燒盆是利用轉盤製作的,粘土密度均勻,用這種盆養蘭效果很好。從鑑賞角度看,比較適合養風蘭,很受歡迎。
樂燒盆產量有限,只有在專賣店才能買到。透氣盆是在粗糙的沙子裏混合樹脂成型的,但沙子本身就是養蘭材料,所以很少用它製作盆。在盆身具有良好的透氣性,用這種盆養寄生蘭栽培效果一定不錯。但缺點是透氣盆的耐久年限只有2年,觀賞價值低。
韓國產透盆是韓國製造的青瓷盆,在透氣孔周圍做一些雕刻,作為韓國的傳統陶器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透盆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是養寄生蘭的專用盆,最適合養風蘭。

風蘭屬水肥管理

風蘭屬植物 風蘭屬植物
養風蘭的成敗由盆的水分調節決定。養蘭的成敗關鍵在於調節水分使之達到90%以上。對於野生野長的蘭花,肥料不會從天而降。因此,寄生蘭具有無需施肥的特點。澆水時,不要直接澆自來水,用事先接好的水澆花。如果盆數多,可以在橡膠管上連接一個噴頭,利用水泵噴水,這樣一來可以均勻地噴水。春、秋建議清晨噴水,以防止晚上氣温下降後,仍有剩餘水分。養蘭專家們把“不易幹”説成“不吸收”。因此,建議夏季減少澆水量。如果盆裏留有水分,水會腐臭,使盆內缺氧,容易引起根腐病。相反,如果保持乾燥狀態,蘭花會顯得很柔弱。所以,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做好水分調節工作。

風蘭屬病蟲防治

風蘭一般不會患上不治之症,但一旦患病,葉子會受損。風蘭屬於觀賞類植物,因此,養的時候需要格外注意。殺菌、殺蟲劑的效果有很多種,其效果範圍和領域不盡相同。從理論上,應該先了解病因後,再使用適當的藥物。但事實上,很難做到這一點。其實,腐爛與患病無關,蘭花是隨着生理障礙或受光不足等開始腐爛的,從而發展為軟腐病。這種病從變黑的部位開始軟化,很像腐爛。這種病會傳染,因此,應該及時切除發病部位,進行消毒。此時,其他藥物並不能起效,建議使用鏈黴素等抗生素,打藥後隔5-6天,再打一次。如果還是不好的話,隔離患病的風蘭。如果是在温室裏養風蘭,應該對整個温室進行消毒,換用其他藥物能起到一定的效果。重要的是預防工作,建議2-3年噴一次殺菌劑起到預防作用。建議混用殺菌劑和殺蟲劑,但要求單獨溶解後,在噴灑之前混合使用。即在混合1升的1000倍液體時,各自溶解成500cc的500倍液體後,噴灑之前混合使用。若各自稀釋成1000倍液體後混合就成為2000倍液體,會失去原有的藥效。其實,肥料打薄就能起到一定的效果。相反,濃度高的話,一點好處都沒有。嚴格按規定量施肥,以防止對風蘭造成傷害。
對風蘭造成傷害的害蟲是蚧蟲。偶爾在吊盆上也能發現蚧蟲,主要對花朵或根莖造成傷害,一旦發現粘液等跡象,要及時除掉蚧蟲。使用專用誘殺劑後仍無效,建議晚上用手電筒照射花盆把蚧蟲捉出來。

風蘭屬主要價值

科研價值。風蘭為風蘭屬的孑遺植物,具有重要的科研價值。中國對風蘭的研究基本上侷限於組織培養方面,以及少量的記錄新種報道。應從植物形態、生態環境、遺傳多樣性、育種、栽培技術、化學成分、藥理作用等方面進行深入的研究。 [4] 
觀賞價值。風蘭的根、莖、葉和花都是觀賞對象,具有株形“迷你”、造型奇特、花具異香等特點,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具有較高的園藝價值,市場開發價值較大。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