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風箏製作技藝

鎖定
風箏製作技藝,山東省濰坊市、江蘇省南通市 、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北京市、天津等地方傳統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風箏出現於中國東周、西周春秋時期,被稱為人類最早的飛行器。經過漢、唐,宋、元等朝代的發展有了悠久的歷史,是中國傳統手工藝的代表。
2006年5月20日,山東省濰坊市、江蘇省南通市 、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北京市、天津市的風箏製作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Ⅷ-88。 [1-2]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北京漢風至和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獲得“風箏製作技藝”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3] 
中文名
風箏製作技藝
批准時間
2006年
非遺級別
國家級
遺產類別
傳統技藝
申報地區
江蘇、山東、西藏、北京、天津
遺產編號
Ⅷ-88
保護單位1
北京漢風至和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4] 
保護單位2
北京市東城區體育館路街道文化服務中心 [4] 
3保護單位2
北京市海淀區上莊地區民間工藝文化發展中心 [4] 

風箏製作技藝歷史淵源

風箏 風箏
風箏製作在中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其淵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代。墨子和魯班以木材製成鳥禽狀器械,放之能飛,稱為“木鳶”。漢代開始以竹篾紮成鳥禽狀骨架,上糊以紙,稱為“紙鳶”。後來又在紙鳶上附加竹哨、弓弦,放飛時因風吹而引起哨響絃鳴,聲音悦耳,如同鳴箏,故稱“風箏”。 [2] 
在歷史上,風箏的用途曾有過多次轉換。根據史書記載,風箏的最初功用是用於軍事。
到了唐代中期,社會進入了繁榮穩定的發展階段,風箏的功用開始從軍事用途轉向娛樂,同時由於紙業的發展,風箏的製作材料也由絲絹轉而開始使用紙張。風箏逐漸走向民間,類型也豐富起來。
宋代,風箏的流傳更為廣泛。當時由於文人的參加,風箏在扎制和裝飾上都有了很大的發展。同時由於社會上對風箏的需求,製作風箏發展為一種專門的職業。
明清時期是中國風箏發展的鼎盛時期,明清風箏在大小、樣式、扎制技術、裝飾和放飛技藝上都有了超越前代的巨大進步。當時的文人親手扎繪風箏,除自己放飛外,還贈送親友,並認為這是一種極為風雅的活動。 [5] 
濰坊風箏
濰坊風箏興於明初的楊家埠村。那時,村民已有木版年畫的刻印技術,利用每年春天的空餘時間,用印年畫的紙張、顏料,繪製出各種圖案,扎制風箏。開始時僅自娛自樂或饋贈親朋好友, [1]  後逐漸發展為商品。至乾隆年間(1736—1795年),風箏已成為當地重要的手工業。
風箏 風箏
 明代濰坊風箏以板子風箏為主,後逐步形成了以硬翅風箏為主,以長串蜈蚣為最(最長可達三百六十多米)、軟翅風箏為巧、筒子風箏為奇的造型系列,內容有人物故事、鳥獸、魚蟲等。
當前,西楊家埠村風箏扎制專業户近百家,風箏品種達三百餘種,年產近百萬只,主要傳承人為楊其信、楊其民、楊連敏、楊乃忠、楊學順等。 [1] 
南通風箏
南通板鷂風箏又稱“哨口板繇”,南通古稱如皋,相傳,三國時魏國官兵經常騷擾此地,如皋百姓便用一種叫做“慢口”的葫蘆風箏通風報信。
明代,如皋風箏即獨樹一幟。大如風帆、裝有響哨、聲震雲霄、音若胡笳,是南通板鷂區別於其他地方風箏的主要特點,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地方特色。
清代以來,如皋風箏蜚聲海內外,製作風箏卓有成就的人中,比較著名的有石紫綬、石維林父子,以及夏壽泉、張其遠、郭文和、賈智等。 [1]  [6] 
拉薩風箏
拉薩風箏,清代盛行於藏族上層。十三世達賴喇嘛偏愛風箏,曾為專供風箏和加工箏線的“上哉”加封印章。 [1] 
以前,拉薩放風箏的時間,有嚴格的規定,莊稼開鐮之前,是不許放風箏的,據説風箏飛上天空,消耗了天神的風,等到青稞揚場脱粒的時候,天神便不會給風了。只要達賴喇嘛或攝政審視,莊稼“可以開鐮了!”拉薩的人才可以放飛風箏。按慣例,拉薩第一隻風箏,總是從布達拉宮頂上緩緩飛昇,接着兩隻、三隻、四隻、十隻、百隻、千隻,霎時間鋪天蓋地,滿天都是風箏了。
在拉薩河壩林路和旺堆辛嘎市場一帶,有專門製作風箏的藝人和出售風箏的商店。 [7] 
北京風箏
風箏哈是北京風箏製作世家哈氏家族的簡稱,其製作風箏的歷史可追溯到清代末年。哈氏家族祖籍河北省河間縣果子窪村,因祖輩考中武狀元進京。後來家道中落,為謀生在北京琉璃廠開設兩間鋪面專賣風箏。據《琉璃廠小志》記載:“哈記風箏在琉璃廠中間路北仁威觀,近數十年以哈記製售之風箏為最著。”從第一代創始人哈國樑到第四代傳人哈亦琦,北京風箏哈製作技藝一直在家族內部傳承。 [2] 
北京扎燕風箏以燕子為造型,具有濃厚的人文內涵,是北京風箏的一個重要流派。清代《南鷂北鳶考工志》等風箏著作為北京扎燕風箏提供了豐富的意象美學,融入了文學特徵,深化了其內涵。費保齡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於20世紀60年代研究、整理《南鷂北鳶考工志》,全面掌握了扎燕風箏製作技藝。1973年,費保齡作品開始在全國各地展出,得到各方面專家的認可,成為北京扎燕風箏最具代表性的傳承人。 [8] 
北京曹氏風箏工藝是根據清代《南鷂北鳶考工志》所記載的風箏圖譜及歌訣在北京傳承至當代的民間傳統手工技藝。《南鷂北鳶考工志》一書總結出43種風箏扎、糊技法,並將工藝流程歸納為扎、糊、繪、放四藝,以風箏作為載體反映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並運用意象美學、擬人化和圖案化的表現形式,體現出較高的傳統文化價值。 [8] 
天津風箏
清代光緒十八年(1892年),“魏記”風箏創始人魏元泰在天津鼓樓創立“魏記長清齋扎彩鋪”。在七十餘載的藝術實踐中,魏元泰將木工的打眼扣榫、錫焊工的銅箍連接技藝和天津民間繪畫技法相結合並移用在風箏製作上,製出了可拆展、摺疊的軟翅風箏,從而得到“風箏魏”的稱號。風箏魏製作的風箏具有造型多變、彩繪逼真、飛行平穩、特技精湛、便於攜帶等獨特的藝術風格,深為世人所喜。風箏魏製作技藝在魏氏家族內部傳承,由魏元泰傳至第二代魏慎行,再由魏慎行傳給第三代魏永昌、魏永珍,世代相傳,謹守不失。 [2] 

風箏製作技藝工藝特徵

風箏製作技藝地域特色

濰坊風箏
濰坊風箏具有起飛平穩、放飛高的特徵。無論是軟翅、硬翅還是串式、立體式的風箏,除了板子風箏需要墜外,其他不需要任何輔助物都能平穩地直升藍天。其扎制方法雖簡單,少則竹條三根,多不超過七根,但講究竹條均勻、骨架周正、左右對稱、重心拴線,形象簡練,色彩鮮豔,對比強烈。 [1] 
南通風箏
板鷂風箏融扎裱造型、配色繪畫、音律設計、“哨口”雕刻於一體,其形狀有正方形、長方形、六角形和八角形,以六角板鷂為多(即由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組合而成的有六個凸角的風箏),也有由多個這樣的幾何圖形組合而成的“七聯星”、“九聯星”、“十九聯星”等。大者丈餘,小者盈尺,裝飾圖案多為工筆重彩,內容有“八仙”、“鳳戲牡丹”、“三國故事”等,喜用紅、黑、青、紫色,以造成強烈的色彩對比。風箏上綴滿了大小不等的“哨口”,多者達數千。“哨口”由哨面和哨筒兩部分組成。哨面通常用竹片或質地鬆脆的木塊雕刻而成;哨筒分管狀和球狀兩大類,管狀哨口統稱“哨”,古時多用竹筒內膜及鵝毛管等製成;球狀哨口統稱“口”,通常用葫蘆、果殼、蠶繭等製成。標準的哨口板繇無論大小,均可承受5級以上風力,即使在7—8級大風中,仍可穩懸於數百米的高空,併發出美妙的聲音。
南通板繇風箏的基本特徵在於“哨口”設計,哨口的大小形狀和材料的差異,使發出的音量、音質、音調千變萬化。 [1] 
拉薩風箏
拉薩風箏的放飛有許多規定。在時間上,拉薩在雪頓節後放飛,日喀則必須由東頭宗的俗官先行放飛。風箏的形制與使用有年齡的規定,如六軸、八軸、十軸風箏,必須按年齡大小分開選擇。藏族風箏形態較為單一,多為菱形平面,但講究彩繪圖案,有“加沃”(大鬍子)、“古瑪或古那”(釘頭或黑頭)、“米洛”(瞪眼)、“其瓦”(齜牙)、“幫典”(圍裙)、“嘎林”(腿骨號)六種。因色彩豔麗,放飛時天空一片斑斕。平時這些風箏懸掛在牆,視為升騰運氣的聖物。
拉薩風箏的放飛技巧體現在空中的爭鬥玩耍。放線與收線的微妙變化,可以使風箏在空中迅速地升降、旋轉、左右打滾。最大的特點是“打架鬥毆”,最後斷線飄走者為敗。各種打鬥技巧最後都集中在“絞線”上,線的質量至關重要,故在製作時有一道工序即上“那”。“那”的主要成分是玻璃碎粉,加入一種粘性較好的植物“旺拉”,調上搗碎的大米、白糖和水攪拌煎熬。等冷卻到一定温度時,將“那”放在手心,將風箏的線從指間穿過,使粘上粗細不等的“那”如同鋸齒。拉薩風箏的製作具有季節性。每年秋季在拉薩、日喀則等城鎮有人專門做風箏出售。日喀則的拉達卡其和拉薩的次仁等家族風箏製作技術精湛、特色鮮明,頗有影響。 [1] 
北京風箏
北京風箏哈風箏製作技藝講究“扎、糊、繪、放”四藝。按結構和對風的適應程度而言,風箏可分為硬翅類、軟翅類、硬拍子類、軟拍子類、串類、傘翼類和立體類七大類。北京風箏哈風箏製作技藝博採眾長,在風箏的骨架結構和繪畫藝術上實現了技術與藝術的完美結合,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它用料講究,造型比例適中,交接嚴謹,美觀大方,構圖豐滿,繁而不失整齊,簡而不失豐富。製成的風箏色澤明快,穩重大方,色彩對比強烈,具備吃大風、起飛快、放飛後既高且穩等特點。 [2] 
北京扎燕風箏製作技藝分為:扎、糊、繪、放四藝,製作的風箏色彩鮮明、線條醒目,既好起又好飛。北京扎燕風箏每種都繪有骨架圖、彩繪圖,並配有扎糊訣和畫訣,圖文並茂,是最具北京特色的風箏流派。以費保齡為主要傳承人的北京扎燕風箏技藝,其扎制的燕子作品圖案化、擬人化,形神兼備,組成了充滿個性與情感的扎燕風箏系列作品。 [8] 
曹氏風箏是用竹子、紙張、絹、綢等材質,經過扎、糊、繪等工序製作而成的。該製作技藝具有選料精良、工藝細膩、色彩豔麗、造型優美等特點。它運用仿生學原理,採用獨特的“脱胎”技藝製作的飛禽動物等風箏作品,栩栩如生,減輕了風箏的重量。曹氏風箏作品樣式新穎,種類繁多,表現內容有:歷史典故、風物傳説、民俗風情、仿真寫實等題材,具有鮮明的古都文化特 色。 [8] 
天津魏記
天津風箏魏製作技藝包括創意、設計、選料、扎架、彩繪、糊面、試飛、總裝八大工藝流程,風箏全部以手工製作,選用高級真絲織物和上等毛竹為面料,成品風箏能夠拆展、摺疊,便於珍藏、郵寄、運輸。“魏記”風箏有整體類和組合類兩種,從功能上可分為裝飾型、放飛型、放飛兼裝飾型三類。風箏的尺寸大小不等,巨型風箏可達上百米,小的只有火柴盒大小。風箏魏的造型有人物、器物、動物等,同時還附帶有變形、鳴響等特技。 [2] 

風箏製作技藝工藝類型

風箏分為硬翅和軟翅兩種。硬翅風箏骨架不能拆卸,受風力強;軟翅風箏骨架可以拆卸裝盒,便於保存和攜帶,放飛時各部件可以自由活動,如“龍頭蜈蚣”風箏的龍頭雙目能轉動,利爪能屈伸,鳥禽狀風箏可以展開翅翼奮飛雲間,金魚狀風箏可以搖頭擺尾地緩緩遊動,等等。除了這些以外,還有宮燈、花籃等立體狀的風箏。 [2] 

風箏製作技藝工藝特色

風箏製作工藝聚集多種手工技藝於一體,由扎作骨架、裱糊、彩繪等環節組成,其中扎作骨架最為關鍵,骨架扎不好,風箏便無法飛起。裱糊除用綾、絹外,一般常用堅韌受風的綿紙。彩繪在風箏製作中也十分重要,不少彩繪精巧的風箏已被作為藝術品收藏。彩繪顏料中可適當加入桃膠,使色澤更加光亮,同時還能起到防潮的作用。 [2] 

風箏製作技藝工藝流程

製作竹篾
將竹篾浸水,令竹篾軟身,再用刀將竹篾破開到適當的粗度。因為稍後要將竹篾貼在馬拉紙上,所以如果竹篾太粗,會拉破紙張。
扎骨架
選擇筆直的三年生桂竹,將竹剪成四至五毫米見方的長條形竹筋,用刀削成適當粗度,然後用小鋸一一鋸成所需長度開始扎架。有時彎曲部分須用蠟燭或酒精燈加以燻烤,竹筋受熱後,執竹兩端,雙手稍加用力使其彎曲,待其稍冷卻後再鬆手,否則竹筋會自行彈回。捆綁竹架應自中央主幹部分着手。立體幾何形態的風箏有時可做成很多單元形狀然後再黏合在一起。扎架以前,最好在所有竹筋預定扎接處用尺量準做出記號。扎架完畢後,檢查各處是否對稱,如有需要,用線繃緊,以防骨架變形。
糊紙
將紙比照骨架的形狀先用鉛筆輕描輪廓,在各邊預留出一釐米左右的邊緣,然後按此邊裁剪。糊紙時除將紙邊塗抹糨糊外,竹架部分也應該稍擦糨糊,然後互相粘接。有些軟面風箏,如蝴蝶、蜻蜓等造型的風箏,其翅膀邊緣無竹條,可將紙邊塗糊後予以折邊,折邊內的摺疊處,如再粘一條細線在內,則使紙邊更加堅固不易撕裂。製作中、大型風箏有時需要裁剪數塊紙,一一粘在竹架上,如果某塊面積較大,可裁出兩釐米寬的紙條,糊在背面的竹條或拉線上,這樣在施放受力時,紙面不致被風鼓起。
綁拴提線
選擇適宜的施力點綁拴提線, 視骨架結構情形系一根或兩根以上提線。風箏的絲線可以選用牛皮線、棉線、下班線等。
試飛
選擇對風箏受力強弱適宜的風力及合適的施放場地試飛。
修正
試飛時可根據需要更換提線位置及長短。如仍未能順利飛昇,可視情況變更部分結構,或將竹筋削細調整受力面。
試飛成功
經多次試飛及修正,直至風箏可平穩飄浮於天空為成功。
着色
試飛成功後可開始敷色。如果試飛前即將顏色塗好,若試飛有問題再修正時會破壞已着色部分。
完工
全部完工後,將風箏妥善收藏,以便在合宜的時間再次升放。 [9] 

風箏製作技藝主要流派

濰坊風箏
濰坊風箏,申報地區或單位:山東省濰坊市。
濰坊風箏,濰坊市位於山東半島中部,北瀕渤海灣,南臨黃海,春天風多雨少,且風向單一,瞬時波動小,風力基本呈正態分佈。正是這樣特殊的地理環境孕育產生了濰坊風箏,其生產製作集中在寒亭區楊家埠一帶和奎文區、濰城區。
南通板鷂風箏
南通板鷂風箏,申報地區或單位:江蘇省南通市。
南通板鷂風箏,板鷂風箏因造型如一塊平板,故名。其製作集中在南通市郊的閘東鄉、閘西鄉、秦灶鄉和通州市的李港鄉、劉橋鎮、四安鎮等地。
拉薩風箏
拉薩風箏,申報地區或單位:西藏自治區拉薩市。
拉薩風箏,流行於西藏拉薩、日喀則、澤當等地,並傳播到鄰國尼泊爾、不丹等地。 [1] 
北京風箏哈製作技藝
北京風箏哈製作技藝,申報地區或單位:北京市海淀區。
北京 “風箏哈”,是北京著名的風箏製造世家。其創始人為清末回族人哈國良。“風箏哈”幾輩藝人代代相傳,創始人為哈國良,二代傳人為哈長英,三代傳人為哈魁明,四代傳人為哈亦琦。 [10] 
天津風箏魏製作技藝
天津風箏魏製作技藝,申報地區或單位:天津市南開區。
天津風箏魏,風箏魏的創始人,是天津藝人魏元泰。他把一生的心血都放在了製作風箏上,創造出200多種風格。他改變了以往製作硬翅風箏為主的風格,創造出了新的技術。體積大的風箏可以摺疊並被放入信封內。這樣既便於攜帶又便於收藏,因此被大家稱為“風箏魏”。在風箏魏繼承人的不斷努力與創新下,其品種已經達到千餘種。此工藝品曾多次榮獲獎項和殊榮,並一直深受大眾喜愛。 [10] 

風箏製作技藝傳承保護

風箏製作技藝傳承價值

風箏製作
風箏製作(3張)
放風箏是中國傳統民俗,有益於身體健康,繼承風箏製作技藝對於保護民間手工藝,豐富人民文化生活,增進廣大羣眾的健康等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2] 
北京哈氏風箏是精美的藝術品,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也可為研究民間手工藝和民間美術提供重要參考資料。 [2] 
歷經百餘年幾代人的傳承,天津風箏魏製作技藝在工藝、繪製等方面均顯示出很大的優勢,具有獨特的歷史文化價值,是民俗學和民間工藝史研究的重要對象。 [2] 
在風箏的發展過程中,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傳統文化開始與風箏工藝相融合,將神話故事、花鳥瑞獸、吉祥寓意等表現在風箏上,從而形成了獨具地方特色的風箏文化。 [5] 

風箏製作技藝傳承現狀

風箏製作
風箏製作(2張)
因考慮製作成本而忽略了傳統的文化內涵,變換了材料,使用尼龍布和炭素鋼管,丟失了傳統技藝,也失去了濰坊風箏的地方特色。 [1] 
南通市有風箏愛好者兩萬餘人,藝人千餘名(其中雕哨藝人五十餘人),主要傳承人為王澤君、黃智靈、王德清、顧繼榮、高煥文、高鬱文、周廣泉、郭承毅、高則先、高則菜、陸桂林、陸寶如等。近年來,李港鄉被文化部命名為全國風箏之鄉。但健在的“哨口”雕刻大師均年過半百,有的畫師已年過花甲,能畫會雕者越來越少,且小型的風箏展館和風箏協會均屬民間組織,處於自生自滅狀態。 [1] 
拉薩現在一批有造詣的風箏藝人相繼去世或年邁古稀,技藝面臨失傳。 [1] 
隨着時代的演進,人們的文化娛樂方式不斷改變,放箏的習俗已逐漸淡化,北京風箏哈製作技藝這項寶貴的民間手工藝也正慢慢被人們所遺忘。當代,北京風箏製作技藝面臨着後繼無人、技藝失傳的問題,急需引起有關方面的注意。 [2] 

風箏製作技藝傳承人物

韓福齡,男,1934年9月21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山東省濰坊市申報,項目名稱:風箏製作技藝(濰坊風箏)。 [11] 
魏永珍,女,1943年5月,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天津市南開區申報,項目名稱:風箏製作技藝(天津風箏魏製作技藝)。 [12] 
哈亦琦,男,1954年3月25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北京市海淀區申報,項目名稱:風箏製作技藝(北京風箏哈製作技藝)。 [13] 
費保齡,男,1928年1月30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北京市東城區申報,項目名稱:風箏製作技藝(北京風箏製作技藝)。 [14] 
魏國秋,男,1961年1月,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天津市南開區申報,項目名稱:風箏製作技藝(天津風箏魏製作技藝)。 [15] 
孔令民,男,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北京市海淀區申報,項目名稱:風箏製作技藝(北京風箏製作技藝)。 [16] 
張效東,男,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山東省濰坊市申報,項目名稱:風箏製作技藝(濰坊風箏)。 [17] 

風箏製作技藝保護措施

在濰坊市文化部門的支持下,傳承人楊紅衞多次走進社區、學校,傳播風箏扎制藝術。在她的薰陶下,不少普通市民也從旁觀者變成踐行者,積極投身到風箏製作技藝的傳承中來。
濰坊市通過傳承人羣培訓、技術職稱評定、賽事榮譽評選等方式,形成了“技藝大師”“代表性傳承人”“從業者”三級傳承人梯隊。
濰坊市制定《非遺傳習所建設管理辦法》《非遺傳承人考核辦法》,對傳習所和傳承人的傳習能力、時間和績效進行量化追蹤考核,實行制度監理。 [18] 
20世紀80年代末,南通紫光紅木雕刻藝術有限公司先後兩次投人資金300多萬元,利用企業擁有的文化藝術底藴優勢,進行了板鷂風箏製作技藝升級的嘗試。1994年5月,投資組建南通第一家專業性“紫光哨口風箏藝術館”,開闢板鷂風箏製作車間。2003年港閘區政府為配合南通市創建國家級旅遊城市,撥出專款5萬元用於更新風箏館的內部設施和户外廣告牌製作。2005年4月29日,南通市文化局批准其更名為“南通市板鷂風箏藝術博物館”。 [19] 

風箏製作技藝傳承意義

2019年11月12日,入選調整後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 [3] 

風箏製作技藝社會影響

風箏製作技藝榮譽表彰

1915年,在巴拿馬舉行的萬國博覽會上,哈國良製作的“蝴蝶”、“蜻蜓”、“仙鶴”、“花鳳”4只風箏獲銀質獎。 [10] 
1983年5月19日,哈亦琦獲美國“舊金山國際風箏比賽大會”特別獎。 [20] 
1983年,天津風箏魏傳承人魏國秋,憑藉“鑼鼓燕”風箏奪得“天津市國際風箏賽”硬翅組金牌。 [21] 
1982年,天津風箏魏獲風箏全國大賽第一名。
1983年,天津風箏魏獲天津市國際風箏會第一名。
1993年,天津風箏魏獲中華民間絕活博覽會工藝表演一等獎。
1994年,天津風箏魏入選為中國民間藝術一絕。
2004年,天津風箏魏《喜相逢》榮獲中國民間藝術山花獎、民間工藝獎銀獎等。 [10] 
2022年3月,入選北京市傳統工藝振興目錄(2021年)。 [22] 

風箏製作技藝重要活動

1984年4月1日,濰坊舉辦了首屆濰坊國際風箏會。
1988年4月1日,第五屆濰坊國際風箏會代表一致通過,將濰坊市確定為“世界風箏都”。 [10] 
1986年,哈亦琦與其父哈魁明合著的《中國哈氏風箏》在香港出版。 [20] 

風箏製作技藝作品展示

北京扎燕風箏傳承人費保齡製作的97件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收藏。中國發行的第一套風箏特種郵票,就是費保齡繪製的北京扎燕風箏。 [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