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風秘

鎖定
風秘是因風邪而出現大便秘結症狀。患者多伴有眩暈、腹脹等兼症。可見於風熱感冒,大腸燥結;或見於中風病人腸胃積熱等。
中醫病名
風秘
多發羣體
老年體弱及素患風病者
常見發病部位
大腸
常見症狀
大便燥結,排便艱難

風秘病因

由風搏肺臟,傳於大腸,津液乾燥所致便秘。《證治要訣·大便秘》:“風秘之病,由風搏肺臟,傳於大腸,故傳化難;或其人素有風病者,亦多有秘。宜小續命湯去附子倍芍藥,入竹瀝兩蜆殼許。實者,吞脾約麻仁丸。虛者,吞養正丹。”意思是:肺主大腸,肺跟大腸為表裏。大腸是吸水的地方,因肺熱吸乾大腸的水分,導致大便乾燥。

風秘臨牀表現

大便燥結,排便艱難。多見於老年體弱及素患風病者。

風秘鑑別診斷

1.熱秘
表現為大便乾結,小便短赤,面紅心煩或口乾、口臭,腹滿脹痛。
2.氣秘
表現為排便困難,噯氣頻作,脅腹痞悶,甚則脹痛,大便或幹或不幹。
3.虛秘
氣虛者表現為面白神疲,雖有便意而臨廁努掙乏力,掙則汗出氣短,便後疲乏;血虛者,大便乾燥,面色無華,心悸眩暈;陰虛者,大便乾結如羊屎狀,形體消瘦,頭暈目鳴,腰膝痠軟或見顴紅盜汗。氣虛者忌。

風秘辨證施治

1.熱毒風
(1)證候大便秘澀,及心風健忘,肝風眼暗。
(2)治則調氣利大腸。
(3)主方羚羊角丸。
(4)方藥羚羊角(鎊)、人蔘羌活(去蘆頭)、苦蔘(銼、)防風(去叉)、元參、丹蔘、大黃(銼)、大麻、黃連、乾地黃。
2.冷熱壅結,津液耗少
(1)證候大便秘難若年高氣弱,及有風人大便秘澀。
(2)治則順三焦,和五臟,潤腸胃,除風氣。
(3)主方麻仁丸。
(4)方藥火麻仁、苦杏仁、大黃、枳實(炒)、姜厚朴、炒白芍。輔料為蜂蜜。
3.風氣內結,大腸不利
(1)證候便秘、及四肢瘡疹瘙癢,夜卧不安。
(2)治則行氣導滯,瀉熱通便。
(3)主方檳榔丸。
(4)方藥檳榔(炮,銼)、大黃(銼,炒)、木香、陳橘皮(湯浸,去白,焙)、牽牛子。
4.風氣,中脘不利
(1)證候大便秘澀。
(2)治則搜風寬腸。
(3)主方搜風散。
(4)方藥牽牛子、大黃、郁李仁(去皮尖)、川芎、枳殼(去瓤麩,麩炒)、青橘皮(湯浸,去白,焙)、麻子仁、檳榔(銼)、木香、旋覆花、防風(去叉)。
5.大腸風秘
(1)證候結澀不通。
(2)治則疏風散滯。
(3)主方戟香散。
(4)方藥檳榔(銼)、羌活(去蘆頭)、郁李仁(湯浸去皮別研)、木香、大黃(銼炒)、牽牛子(搗細)、青橘皮、大麻仁(別研)。
6.大腸風熱
(1)證候秘澀不通,心腹壅悶。
(2)治則鎮驚安神通滯。
(3)主方犀角散。
(4)方藥犀角屑、白蘚皮、防風(去蘆頭)、木通(銼)、大腹皮(銼)麥冬(去心)、大麻仁。
7.風氣壅滯
(1)證候大便秘澀。
(2)治則治風氣壅滯。
(3)主方青橘丸(出聖濟總錄)。
(4)方藥青橘皮(去白焙)、檳榔(銼)、郁李仁(麩炒去皮)、木香、羌活(去蘆)末。煉蜜和丸。
8.大腸風熱壅實
(1)證候便秘不通。腹脅脹悶。
(2)治則調營衞,順三焦。
(3)主方威靈仙丸。
(4)方藥威靈仙(去土)、枳殼(去瓤麩炒)、青橘皮(去白焙)、牽牛子(炒)、防風(去叉)、郁李。
9.腸胃氣壅風盛
(1)證候大便秘實。
(2)治則理氣消食,祛痰逐飲。
(3)主方枳殼丸。
(4)方藥皂角(去皮弦子炙)、枳殼(炒去瓤)、大黃(銼微炒)、羌活(去蘆)、木香(不見火)、橘紅、桑米飲或薑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