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風燭淚

鎖定
《風燭淚》是維托里奧·德西卡執導的劇情片,卡洛·巴蒂斯蒂和瑪麗亞-皮婭·卡西利奧出演。
該片講述了一個退休公務員温培爾託的悲慘生活。
中文名
風燭淚
外文名
Umberto D.
其他譯名
温別爾託D
恩貝託·迪
退休生活
類    型
劇情
製片地區
意大利
導    演
維托里奧·德·西卡
製片人
維托里奧·德·西卡
主    演
Carlo Battisti
Maria-Pia Casilio
片    長
91 分鐘
上映時間
1952年1月20日
對白語言
意大利語
色    彩
黑白
電影分級
Netherlands:6
imdb編碼
tt0045274

風燭淚劇情簡介

本片講述了風燭殘年的孤寡老人温別爾託D在意大利的公共建設部門幹了30多年,然而退休之後僅有18000里拉退休金來維持生活。開篇便是一次退休工人們的遊行,温別爾託D也位列其中,他牽着一隻叫做弗蘭克的小狗,身形萎縮的夾雜在人潮之中,顯得那麼無足輕重。
電影截圖
電影截圖(10張)
遊行註定是失敗的,人羣被前來維持秩序的警察衝散了,温別爾託D帶着弗蘭克匆忙的逃離現場。他回到自己租來的小屋之中,然而那也並非他的樂土。苛刻的女房東時時威逼他交齊拖欠房租,並想盡辦法驅趕温托爾D。無奈他只好賣掉了心愛的書,卻只換來了2400里拉。而後他高燒不退,並且有長達一個月的時間沒有吃一頓飯,只得住進公立醫院。對他來説醫院算是一個不錯的地方,起碼不用為吃住發愁,也不用再忍受女房東尖酸刻薄的嘴臉。但是醫院終究是個暫避的場所,出院後的温別爾託D又走投無路了。他向朋友求助未果之後,不得已走上了沿街乞討的生活。起先,出於自尊心的作祟温別爾託D不願親身乞討,在他人同意給予恩惠之時,顫顫的收回乞討的手,裝作梳理頭髮。而後又突發奇想讓小弗蘭克用嘴叼住帽子來乞討,最終因遇到熟人而乞討未果。面臨生活的壓迫,年老的温別爾託D起了輕生的念頭,但在自殺之前,他把狗交給別人幫忙照顧,不久,狗又自己找到了他。 [1] 

風燭淚演職員表

風燭淚演員表

角色 演員
Umberto Domenico Ferrari Carlo Battisti
Maria, Ia servetta Maria-Pia Casilio
Antonia, Ia padrona di case Lina Gennari
La donna nella camera di Umberto Ileana Simova
La suora all' ospedale Elena Rea
II degente all' ospedale Memmo Carotenuto
Battistini(uncredited) De Silva
L'amico di Antonia(uncredited) Alberto Albani Barbieri
(uncredited) Pasquale Campagnola
(uncredited) Riccardo Ferri
(uncredited) 朗培爾託·馬齊奧拉尼

風燭淚職員表

製作人 Giuseppe Amato維托里奧·德·西卡Angelo Rizzoli
導演 維托里奧·德·西卡
副導演(助理) Luisa Alessandri、Franco Montemurro
編劇 西薩爾·薩瓦提尼
攝影 Aldo Graziati
配樂 Alessandro Cicognini
剪輯 Eraldo Da Roma
藝術指導 Virgilio Marchi
佈景師 Ferdinando Ruffo
展開
(信息來源: [2] 

風燭淚獲獎記錄

年份
電影節、頒獎典禮
屆數
獎項名稱
獲獎人
結果
1957
奧斯卡金像獎
第29屆
最佳編劇(故事)
提名
1952
戛納電影節
第5屆
電影節大獎
(信息來源: [3] 

風燭淚製作發行

上映信息
國家
上映信息
法國
1952年10月10日
葡萄牙
1953年3月18日
瑞典
1953年8月24日
捷克斯洛伐克
1953年12月30日
西德
1954年11月13日
丹麥
1955年3月21日
東德
1955年6月3日
美國
1955年11月7日
芬蘭
1956年12月25日
(信息來源: [4] 

風燭淚影片評價

本片是德西卡自己最得意的作品,是新現實主義傑作。非常簡潔明瞭的敍事,對底層社會無限的同情心,毫不做作的自然表演(主角系大學教授,非職業演員),讓人淚流滿面後沉思社會的不公。一部關於絕望的電影,投注了極大的激情,但又温柔得潤物細無聲。影片被某些政治人物貶為抹黑意大利的負面作品。
《風燭淚》突出表現了新現實主義電影的特徵。電影聚焦於退休政府職員温別爾託D的生存困境,忠實記錄了他為了維持生活所作的種種不懈努力,完整表現出了他由積極爭取到失望、絕望、最後由絕望中產生希望的心路歷程。影片關注現實生活中平凡人物的生活,選材上關注老年人生活狀況,對老年人問題的深刻探索和導演從中表現出的悲天憫人的情懷是電影的亮點。
電影有兩條敍事線索,主線為温別爾託,副線則是同情温別爾託的廚房女傭瑪麗亞。
為了償還債務,爭取繼續租住一直以來租住的房間,温別爾託沒有別的選擇,忍痛賣掉了他的懷錶、他心愛的書籍,但是換來的幾千里拉只是杯水車薪。他還向朋友求助,但被婉拒,一直到最後他的房間牆壁被打通,他都沒有放棄努力。
温別爾託的爭取之路一波三折。起先是變賣財物,後來着涼患病,進入教會醫院治療並且躲債,出院之後發現自己的房間將被打通,弗蘭克被女房東放走,不知去向。温別爾託尋找弗蘭克的段落影片節奏較快,背景音樂也急促有力,影片矛盾發展也達到一個小高潮。弗蘭克是温別爾託最愛的夥伴和唯一的依靠,萬幸的是他找到了弗蘭克,他終於又對生活燃起了希望。他向朋友求助卻被拒,無助的他甚至想到了乞討,但是自尊心強迫他縮回了伸出去的手。最後他發現他的房間一片狼藉,他已無力憤怒,他簡單收拾行裝,萬念俱灰。他做了最後的努力,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了弗蘭克。他不想弗蘭克和他去送死,所以決定把弗蘭克託付給別人。但是他試圖寄養、送人均告失敗,絕望的他抱起了弗蘭克走向了鐵軌。正在他猶豫不決的時候弗蘭克堅定地選擇了生存。温別爾託也受到鼓舞,他又開始與弗蘭克無憂無慮地嬉戲……
整部影片以温別爾託的爭取作開頭,温別爾託一直在爭取,爭取他能維持生活現狀。但是爭取的過程也是不斷遭拒的過程。不斷被拒絕,他發現任何力量都無法依靠。他向政府爭取增加養老金,但是警察的驅逐結束了遊行;他寄希望於社會救濟,但是治標不治本;他試圖向朋友借錢,卻慘遭朋友的拒絕。值得一提的是,他也對女房東不報以希望。温別爾託在救濟醫院與人聊天時曾回憶説他和女房東關係曾經很融洽,“戰時我還給她肉吃”,他把她當作女兒一樣,現在卻是這個女房東無情地要把這個無依無靠的老人趕走。這也證實了兒女不可依賴。在金錢的面前,人大多沒有感情可言。温別爾託身邊的朋友——弗蘭克和瑪麗亞,都無法幫助他,因此,他始終是一個人在“戰鬥”,為爭取自己的一點生存空間而竭盡全力。
温別爾託的爭取是堅定而決絕的,他有着作為一個知識分子的道德操守、原則和自尊。他永遠衣裝整齊、堅持不住養老院等等,都是他的自尊心的表現。也許有人會疑問他為何如此不顧一切地要留住在這所房子裏?他完全可以去找一個租金更低的房子,他對生存現狀的堅持是作為知識分子的自尊使然。他是在和自己賭氣,和世界宣戰。我為政府工作了一輩子,到頭來難道連維持現狀都不可以?他孤注一擲地賣掉他的財物,但是這場戰爭註定了失敗。他無法再維持自尊的情況下改變現實,他無法決定自己的命運,他的命運被時代決定,與當時社會下層許多人的不同生存困境共同組成了時代的悲劇。他最後的離開也正是對自己曾經的生活的告別,他失去了歸屬。因此他的離開也具有的難以言説的悲劇力量。
影片高明之處在於它不僅展示了當時的社會問題,它也展示了老年人問題的另一主題——老年人心理問題——這一問題是超越了時空界限的社會學中的重要命題。
除了經濟上的拮据,温別爾託還承受着精神上的寂寞。與他同齡的老人現在應該是兒孫滿堂,共享天倫的時刻,但是無兒無女的他卻孤獨生活。沒有人關心老人的心理狀況,即使是關心、同情老人,對温別爾託多加照顧的女傭瑪麗亞。她會在他病中為他端水,會幫他照看弗蘭克,但她還是無法理解温別爾託得知小狗走失時的憤怒和傷心,因為她不瞭解弗蘭克對温別爾託的重要意義——親人、朋友、不離不棄的夥伴。女房東更是不顧他的困窘和無奈步步緊逼將他逐出門去。老人最好的朋友弗蘭克,雖然在他寂寞時陪伴他,給他帶來生的希望,但仍然不能完全為老人分擔憂愁,排解痛苦。老人又苦無處訴,這也導致了他在走投無路時竟絕望地選擇死亡。
電影的另一線索即是女傭瑪麗亞。電影一開頭就表明她懷了孕,卻不知孩子的爸爸是誰,糾纏於兩個男人之間難以決斷。她曾説女房東一旦知道她懷孕就會辭退她。她的命運是未知數,她的人生懸而未決。
她是個善良的女孩,給無依無靠的老人温別爾託極大的幫助和關心。她給處於弱勢羣體中的温別爾託以力所能及的幫助,然而她自己也屬於弱勢羣體,卻未得到更多幫助。導演給與這個女孩極大的同情,觀眾也並未因她在兩個男人之間糾纏且未婚先孕而批判譴責她,相反,觀眾都為她的前途、命運而擔憂。但是,她和温別爾託一樣,命運依屬於時代,被時代決定。
有趣的是,電影中導演對於一些大眾道德倫理中給予批判的人物有完全不一樣的看法,他展示了那些人的可愛之處。除了廚房女傭瑪麗亞以外,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教會救濟醫院中温別爾託的病友,他身強力壯,卻在教會醫院裝病賴吃賴喝。這種做法的確不該肯定,但是在導演的鏡頭下我們看到一個歲投機取巧但熱心熱情的小市民形象。巨大的生活壓力下底層民眾為生存投機取巧,卻反襯出了高收入羣體真正道德的缺失。
影碟封面
影碟封面(2張)
這是導演懷着大悲憫製作的電影。鏡頭中的意大利城市是灰暗的,鏡頭中的生活是艱難的,但是一閃而過的美好還是堅定了我們生活下去的理由和希望。對於温別爾託和電影中其他社會下層市民的生存現狀,導演只是留下重重地一聲嘆息。這裏面有對不完善的社會制度的批判,也有對事態炎涼的控訴。因為導演意在紀念——以影像記錄下一代老人的生存現狀,同時也為了給與觀眾以希望,導演設置了開放性的結尾。鏡頭中遠去的老人和弗蘭克無憂無慮嬉戲的身影,似乎是一個光明的尾巴,但是温別爾託的形象早已深深刻在觀眾的心裏,成為一個時代的記憶——每個國家也都會在蕭條的時候,有許多四處奔走,可親可愛的老父親們。

風燭淚大眾評分

網站
評分
參評人數
統計截止日期
豆瓣
8.6
7502
2023-12-11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