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風烈

(杜斌創作中篇小説)

鎖定
《風烈》是杜斌創作的中篇小説,首發於《黃河》2019年第2期。 [2] 
該小説聚焦民辦職業教育之痛,勾勒出了亂相雜生背後的世道人心,頗具生活的質感與痛感。作者筆觸飽含深情,將那些令人無法直視的真相,多層次多角度地展示在讀者面前。該小説在人物塑造上也可圈可點,無論是陳登科還是劉國瑾,他們皆在浮華的表象下接受人性的拷問和心靈的質詢。 [7] 
作品名稱
風烈
作    者
杜斌
文學體裁
中篇小説
字    數
約5萬字
首發時間
2019年3月

風烈內容簡介

《風烈》以某個城市的職業技術培訓學校辦學的故事為主線,展現校長為了讓學校正常開辦下去是如何與直接管理他們的政府官員打交道的,展現在對權力、金錢、慾望的貪婪追逐中,人性的扭曲、乖張與裂變。職業技術培訓學校基本上都是民營教育,他們的業務由鑑定站管理,學校要想盡辦法與鑑定站的官員搞好關係,這就給鑑定站提供了大量的尋租機會。新上任的李站長一登上自己的政治舞台,便開始興風作浪,在謀取私利的道路上無往而不做,挖空心思,徇私舞弊,無惡不作。敍事者將巨量的甚至是一個小小站長所難以承受的罪愆加諸其上,忘乎所以的鑑定站站長飛揚跋扈、不可一世,最終窮途末路、萬劫不復。 [1]  [9] 

風烈人物介紹

陳登第(陳登科)
陳登第出身貧寒,從小過的是窮日子,後來他參了軍,復員後被安排在省城工作,一步步成了處級幹部。陳登第對貧窮的印象很深,哪怕後來命運得到改變,貧窮仍像一條小蛇蟄伏在他的心底。因此他喝酒失態後,會對人傾訴道:“你知道窮人最大的悲哀是什麼嗎?沒錢!窮人所有的困苦,都和錢有關係,臉面、生存、温飽,吃喝拉撒睡。”作者將陳登第心底蟄伏的毒蛇表現得充分,如他當上鑑定站站長的第一天,就迫不及待地招呼各技能培訓學校的校長們來為他慶賀。校長敬他香煙,他突然怒斥道:“老子都當站長了,還讓老子抽這號爛煙?”命令校長立即給他去買中華煙。他甚至私自買了仿真手槍,將劉國瑾校長悄悄約到人跡罕至的山頂,勒令關閉手機,然後掏出手槍,威逼劉國瑾給他鉅額金錢。陳登第心底那條蟄伏的毒蛇一旦甦醒,他就會不顧一切地追逐金錢。他想出一個辦法來收藏自己搜刮來的不義之財,他從裝修公司買來大量的用以裝飾門面的書籍空殼,把現金藏在這些空殼裏,然後擺在自己的書櫃裏,他還給書房配上指紋鎖,連自己的老婆都不允許進去。杜斌並沒有完全醜化這個人物,他注意寫出人物性格的複雜性,以貧窮為例,雖然他始終抱怨和詛咒過去的窮日子,但窮日子也曾給他留下珍貴的親情和母愛印記。他特別愛吃豆腐就與此有關。因為小時候沒有錢,他的母親就設法做好吃的豆腐給他吃,使他對豆腐有了特殊的感情,“他常唸叨:豆腐有媽媽的味道”。 [1] 

風烈作品鑑賞

風烈主題思想

戰友情是一個很重要的社會現象,但現代社會變得越來越講究人際關係,沒有過硬的關係似乎就辦不成事情,戰友情在這樣的氛圍下也會發生變異。該小説寫了兩對戰友情。一對是劉國瑾與陳登第的戰友情,一對是老站長與任繼軍父親的戰友情。劉國瑾與陳登第都參過軍,他們不在一個部隊,卻也要互稱戰友,顯然這是為了互相套近乎,兩個人有了戰友這種關係後,就變得情同手足起來。陳登第當上站長後,最高興的是劉國瑾,因為他覺得馬上會從戰友情中獲取好處了,於是他馬上聘請陳登第做學校顧問,陳登第則樂得“大讚革命戰友情深意厚,不拿下威虎山誓不休”。老站長吳興瑞與任繼軍父親的戰友情才是真正的戰友情。吳興瑞入伍時,任繼軍父親是他的老班長。在一次撲救森林火災中,老班長為了營救被困在火海中的吳興瑞,自己壯烈犧牲了。老站長從此就把關照老班長家人當成自己作為一名戰友的責任。但在旁人的眼裏,老站長與任繼軍的關係肯定不正常,所謂是救過命的戰友等説辭都是為了掩人耳目。老站長也不辯解,因為“老站長説他講了十多年,周圍的年輕人都不相信,他們不相信人間還有這麼純潔的戰友情誼”。這就是現實中戰友情這一純潔而崇高的人類情感的尷尬處境。但老站長並不在乎旁人的非議,做他該做的事情。他退休後與任繼軍一起在貧困的山區辦起了一個技能培訓學校。小説就結尾在山區的技能培訓學校舉行奠基儀式。這個結尾也表明了作者明確的態度,他通過陳登第和劉國瑾的關係譴責了在戰友情上的庸俗化,但他也要讓人們看到,真正的戰友情仍然存在,存在於現實中像老站長這樣的人物身上。 [1] 

風烈藝術特色

杜斌寫小説注意情節的起伏跌宕,注意設置懸念。因此他的小説不是那種平淡無奇的風格,但他在人物塑造上又不過於典型化,儘量讓人物與現實人物靠攏,表現出人物性格的龐雜,具有較強的真實感。比如小説中的老站長,他就沒有將其往英雄人物上拔高;而陳登第儘管是小説中重點貶斥的人物,他也沒有刻意去醜化。當然,小説還可以處理得更好一些。這突出體現在如何強化人物性格和思想主題的內在動力上。小説的故事情節雖然跌宕起伏,但人物和故事缺乏明顯的發展脈絡。有些情節的加入並不見得有助於主題的深化。如將陳登第的情人李子設計成陳登第父親當年在農村當公社書記時與一女子偷情生下的孩子,就反而將情節發展引向複雜的曖昧面了。對於陳登第的下場,則是設計為他最終不慎開槍打死了自己,作者這一構思或許是想盡量擺脱小説中貪官下場的種種套路,寫出一種新意來。但作者忽略了這樣寫儘管有新意,卻又帶來另一問題,即在整個情節鏈條上缺乏明晰的銜接。 [1] 

風烈作品影響

榮譽表彰
2019年12月6日,該小説獲第十屆“茅台杯”《小説選刊》年度獎中篇小説獎。 [4] 
2019年12月29日,該小説入選中國小説學會2019年度中篇小説排行榜。 [5] 
2020年6月24日,該小説獲第二屆“右玉•《黃河》年度文學獎”小説獎。 [7] 
2022年6月15日,該小説入選第八屆魯迅文學獎參評作品公示目錄。 [2] 

風烈作品評價

《風烈》以一所民營職業培訓學校為切口,讓人窺見更為廣闊的世道人心,重現了譴責小説的風貌。尤為可貴的是,作品描繪的不是善與善之間不可調和的較量,也非善與惡之間不能相容的鬥爭,而是揭示人自身所處的一種不穩定的平衡狀態,呈現慾望和性格如何戲劇化曲線波動。因而,《風烈》既不是令人震撼的悲劇,也不試圖簡單地弘揚正義,它冷靜、客觀,辯證地呈現了人性的風景。(第十屆“茅台杯”《小説選刊》年度獎授獎辭) [4] 
猶如一本浮世繪,小説聚焦民辦職業教育之痛,勾勒出了亂相雜生背後的世道人心,頗具生活的質感與痛感。無疑這是一篇直面現實的優秀之作,筆觸飽含深情,極具社會文本的現實意義,將那些令人無法直視的真相,多層次多角度地展示在讀者面前。在人物塑造上也可圈可點,無論是陳登科還是劉國瑾,他們皆在浮華的表象下接受人性的拷問和心靈的質詢。從這個意義上而言,本篇小説意在探討人的靈魂的流放與安置問題。(第二屆“右玉•《黃河》年度文學獎”評語) [7] 

風烈出版信息

該小説首發於《黃河》2019年第2期,《小説選刊》2019年第6期轉載,後入選小説集《風烈》。 [3]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風烈》
2022年10月
作家出版社
978-7-5212-1840-4 [8] 

風烈作者簡介

杜斌,1956年生,山西永濟人,中國作協會員。務過農,從過教,當過兵,做過官,開過廠,經過商。1973年開始文學寫作,作品散見於《小説選刊》《長篇小説選刊》《小説月報》《大家》《黃河》《山西文學》等刊物。作品有中短篇小説《風烈》《無形刀》、長篇小説《天邊一片火燒雲》《天上有太陽》《活法》等。中篇小説《天眼》曾獲2013—2015年度“趙樹理文學獎中篇小説獎”,長篇小説《天上有太陽》曾獲“第三屆長篇小説年度金榜(2018)特別推薦獎”。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