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風橋

鎖定
風橋是指通風系統中進風道與迴風道交叉時,為使新風與污風互相隔開的通風構築物。風橋要堅固耐久,主要風橋應用磚石、混凝土構築或專門開鑿立體交叉的繞道。風橋的風阻要小,通過的風速應不大於10m/s,主要風路上風撟斷面應不小於1.5㎡,次要風路應不小於0.75㎡。要嚴密、漏風少。 [1] 
中文名
風橋
外文名
The wind bridge
學    科
冶金工程
領    域
採礦
作    用
使迴風和進風互不混合
釋    義
使迴風和進風互不混合的設施

風橋簡介

風橋是指設在進、迴風交叉處,使迴風和進風互不混合的設施。為滿足回採工作面運輸、通風等需要而建設的設施。以往所做風橋為分體料石砌築成型,需放炮或人工支挖牆體,然後人工砌築料石牆,牆體上方棚設工字鋼,工字鋼上方鋪設水泥蓋板,水泥蓋板上方鋪設黃土,最後風橋上下噴漿。該風橋施工工藝複雜,工序繁多,運輸料石、蓋板、水泥等材料;運輸量大,工期長;抗壓強度低,在頂板來壓時會造成牆體變形、橋面裂縫,漏風嚴重,返修量大;在風橋上部軌道運輸、膠輪車運輸作業時,對風橋承重能力提出了苛刻的要求,很難滿足重型材料運輸。針對上述風橋存在的問題,嘗試採用鋼筋混凝土風橋,應用實踐表明:不僅施工工期短、漏風少、勞動強度低、還能滿足膠輪車、軌道運輸 [2] 

風橋鋼筋混凝土風橋施工工藝

將風橋牆體及橋面預埋礦用錨杆(與周圍巖體錨固)、工字鋼及鋼筋網片,用混凝土進行一體澆築成型。基本分為三種方式:
1)在已有巷道下方穿越巷道風橋施工工藝。
2)在巷道底板牆體位置支挖1000mm寬×500mm深(根據運輸重量決定),牆體之間寬度為下方巷道寬度,風牆長度為保證不漏風,向巷道兩幫實體煤延伸1000mm,施工礦用錨杆,預埋鋼筋網片,用攪拌好的混凝土澆築兩側牆體。橋面找平,鋪設風筒布、風橋四周留設金屬網片、澆築100mm厚混凝土,強度C20,鋪設鋼筋網片。
3)混凝土上部鋪設工字鋼,工字鋼上部鋪設鋼筋網片並與預埋鋼筋網片搭接,用混凝土澆築220mm厚,人工使用振動棒進行混凝土找平並鋪實。風橋下部巷道穿過風橋時,用掘進機開挖巷道兩幫露出風橋牆體即可,下部兩幫金屬網和留設金屬網片搭接,巷道通過風橋後,對風橋前後頂幫採取加密錨索配合鋼筋梯梁加強支護。

風橋巷道上方穿越巷道風橋施工工藝

1.巷道施工過程中提前用掘進機開挖巷道兩幫滿足風橋牆體寬度,支護過程中預埋礦用錨杆、錨索及鋼筋網片(延伸至巷道上部煤體)。
2.支模並用攪拌好的混凝土,強度C20,澆築兩側牆體。
3.待混凝土凝固後,在混凝土牆體上部鋪設鋼筋網片、工字鋼,在工字鋼上部鋪設舊皮帶。
4.風橋上部巷道穿過風橋後,取掉皮帶在工字鋼上方鋪設鋼筋網片延伸至巷道兩側並與預埋錨杆、錨索及鋼筋網搭接,用混凝土進行澆築。

風橋已貫通巷道的風橋施工方法

1.在巷道前期施工過程中用掘進機挖出風橋牆體寬度,支護過程中預埋錨杆、錨索及鋼筋網片。
2.澆築風橋牆體,待混凝土凝固後,在牆體上部鋪設鋼筋網片、工字鋼,在工字鋼上部鋪設鋼筋網片,並與預埋錨杆、錨索及鋼筋網片搭接,用混凝土進行澆築。
3.橋上方需要運輸時,在牆體基礎內工字鋼下各預埋2根5000mm長的軌道,在軌道上加工十字槽,使用大鏈穿過,與頂板上施工的專用起吊錨杆(每組兩根,共計16根起吊錨杆)進行吊掛,使用花蘭螺絲與起吊錨杆連鎖漲緊,滿足軌道吃力即可,不許將軌道吊起 [3] 

風橋與傳統風橋施工對比

1)安全方面。由於開幫量小,減少了放炮次數,避免了放炮安全隱患;比傳統風橋運輸量減少,降低了運輸安全隱患。
2)效率方面。傳統風橋運料石、砌牆、噴漿等工序時間長,施工一座風橋最快需要7d最慢則需要15d。預築鋼筋混凝土時,前期支牆體基礎用時3d,運料及輔助工作1d,澆注時利用地面攪拌好砼裝膠輪車運到風橋處集中澆注半天即可,效率提高1倍多。
3)質量方面。鋼筋混凝土風橋封閉好、強度高,吊掛軌道後,可以通行重車運輸 [3] 

風橋總結

與傳統風橋施工相比,該施工工藝工序簡單、施工工期縮短,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工程質量,減少了後期漏風返修次數,降低了職工勞動強度,隨後推廣到全礦。另外,採用頂板起吊軌道的方法,不僅保證了受力體轉移至巷道頂板,還保證了風橋的承載性能,經風橋施工後實踐驗證,完全符合風橋標準,是一種安全、高效、實用的施工工藝 [4] 
參考資料
  • 1.    崔克清.安全工程大辭典:化學工業出版社,1995年:266
  • 2.    李亮青. 預築鋼筋混凝土風橋技術在煤礦的應用[J]. 科技創新導報, 2010(13):80-80.
  • 3.    張海峯, 李永春. 井下鋼筋混凝土風橋支護設計與應用[J]. 煤, 2008, 17(9):43-43.
  • 4.    趙陽, 項貽強. 湖州豈風橋整體頂升施工及監控[J]. 公路, 2008(10):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