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風吹草低見牛羊

鎖定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敕勒歌》,這是南北朝時代敕勒族的一首民歌。
它歌詠了北國草原的富饒、壯麗,抒發了敕勒人對養育他們的水土,對遊牧生活無限熱愛之情。它歌唱了大草原的景色和遊牧民族的生活 [1]  。該句取自這首民歌,見:通“現”。這句也是謎語,打一字,為:。謎底:草為艹,牛羊為畜,艹+畜為蓄。
中文名
風吹草低見牛羊
外文名
名    句
取自草原民歌
謎    面
謎底為:蓄

風吹草低見牛羊詳細解釋

説是那草原上的草很高,把牛羊都蓋住了,風吹開草,牛羊露出來那一種景象。

風吹草低見牛羊字詞解釋

見:同“現”,顯露,出現
低:向下垂,彎

風吹草低見牛羊內容簡介

風吹草低見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古語“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以上句中的“見”都是通假字,都通“現”,是“顯現、顯露”出來之意,因此讀“xiàn”,不讀 “jiàn”。草原是牧民的家鄉,牛羊的世界,但由於牧草過於豐茂,牛羣羊羣統統隱沒在那綠色的海洋裏。只有當一陣清風吹過,浪動盪起伏,在牧草低伏下去的地方,才有牛羊閃現出來。那黃的牛,白的羊,東一羣,西一羣,忽隱忽現,到處都是。於是,由靜態轉為動態,由表蒼一色變為多彩多姿,整個草原充滿勃勃生機,連那穹廬似的天空也為之生色。因此,人們把這最後一句稱為點晴之筆,對於“吹”、“低”、“見”三個動詞的主動者――“風”字,備加欣賞。 [2] 

風吹草低見牛羊詞條圖冊

風吹草低見牛羊
風吹草低見牛羊(5張)
來自百度圖片的“風吹草低見牛羊”: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