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講述千年後世界的產業文明達致巔峯後,經歷一場稱為“火之七日”的戰爭而毀於一旦。世界被一種由菌類構成,名叫腐海的新生態體系所掩蓋,只有巨型昆蟲能夠適應其中,而人類們生活在僅存的小面積土地上,在面對巨型昆蟲和會釋放瘴氣的腐海森林包圍威脅下積極求存的故事。
[5]
風之谷劇情簡介
編輯1000年後的人們,並不是生活在天堂裏,而看上去美麗的景象,其實是危機四伏。在人類自我毀滅的浩劫後,以菌類為主的腐海森林,散發着有毒的氣體,逐漸的侵蝕着人類的居住區,而生活在腐海中的王蟲羣,更是可以在瞬間毀滅辛苦建立起來的新的家園的恐怖生物。遭人類破壞後的世界的一些邊緣國家的人類生活,風之谷是其中一個, 也是一個世外桃源。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山谷面對大海, 海風的吹向導致能感染的孢子不會吹進山谷,另一個原因, 是山谷的公主娜烏西卡,她的智慧和愛心化解了谷民和王蟲之間的多次矛盾。
故事從巨型輸送機墜落在風之谷開始。這架輸送機是多魯美奇亞原本用來載送工業都市“培吉特”國俘虜。娜烏西卡將夾在殘骸中的少女拉絲黛兒救出,而少女卻要求娜烏西卡將殘骸燒燬。雖然不明其意但為了讓少女安心而答應了,少女隨即死去。隔天在墜落地點發現了跳動着的巨大血管羣。那就是在“七日之火”將世界付之一炬的最終兵器“巨神兵”。
獲知了墜落的多魯美奇亞王國的皇女庫夏娜,派出了大批編隊至風之谷。士兵們陸續闖入城中,震天的槍聲驚慌的娜烏西卡奔至父親房間,發現其父基爾已氣絕。為了谷中人民,娜烏西卡自願做人質和庫夏娜等到培吉特。娜烏西卡等人乘坐的大型輸送艇,載着其他人質及糧食向着培吉特出發。途中向其襲擊而來的是駕駛着戰鬥艇的培吉特少年阿斯貝魯。被侵襲的多美吉亞王國的船迅速地墜落。娜烏西卡所乘的輸送艇也早已起火,眼下濃密瀰漫,娜烏西卡的戰鬥艇慢慢地降落,最後降在被巨木包圍着的水面。
水中王蟲將阿斯貝魯迷失在活腐海的消息告知娜烏西卡,於是娜烏西卡告別嚇呆了的庫夏娜和城中老伯們,準備去救出阿斯貝魯。被大羣王蟲窮追不捨的阿斯貝魯掉進巨水下的空洞裏。在阿斯貝魯將被蟲吞唑之時,乘着滑翔翼的娜烏西卡如風般的出現。娜烏西卡救阿斯貝魯時,不小心掉落地面,砂覆蓋娜烏西卡的身體,隨即陷落進去。終於連滑翔翼也一起被砂所吞噬,然而到後來卻有了意外的發現。
離開腐海後,娜烏西卡獲悉培吉特以一隻小王蟲為做誘導大羣王蟲到風之谷,於是娜烏西卡徒手與飛行機的乘組員對峙。他把槍指着娜烏西卡,開始展開攻擊。娜烏西卡張開雙臂,朝向運行機運去。受了衝擊的飛行機掉墜落在酸湖旁。被拋至地面上的娜烏西卡忍着身上的疼痛向着滿身瘡痍的小王蟲慢慢接近。然後,挺身阻止欲進入酸湖的小王蟲。小王蟲似乎明白了娜烏西卡的心意,小王蟲的眼睛由紅色轉為藍色。而娜烏西卡以自己性命阻止瘋狂前進的王蟲大羣。在王蟲得知娜烏西卡犧牲自己阻止它們的襲擊後,用口中的金色觸鬚醫治娜烏西卡的傷而令她再次復活。
[4]
風之谷演職員表
編輯風之谷演員表
角色 | 配音 |
---|---|
娜烏西卡 | 島本須美 |
基爾 | 辻村真人 |
老婆婆 | 京田尚子 |
猶巴 | 納谷悟郎 |
米特 | 永井一郎 |
戈爾 | 宮內幸平 |
基利 | 八奈見乘兒 |
Niga | 矢田稔 |
迪多 | 吉田理保子 |
阿斯貝魯 | 松田洋治 |
庫夏娜 | 榊原良子 |
克羅託瓦 | 家弓家正 |
風之谷職員表
製作人 | 高畑勳、德間康快、原徹、Ned Lott、Rick Dempsey |
原著 | 宮崎駿 |
導演 | 宮崎駿 |
編劇 | 宮崎駿 |
攝影 | Mark Henley、Hideshi Kyonen |
配樂 | 久石讓 |
剪輯 | 金子尚樹、木田伴子、酒井正次 |
選角導演 | Ned Lott |
美術設計 | 中村光毅 |
風之谷角色介紹
編輯-
-
娜烏西卡演員 島本須美
-
風之谷的公主,善良,勇敢又聰明。能瞭解蟲的心,關愛身邊的人、蟲子及花草的生命。在鄰國多魯美奇亞入侵後;為尋求反抗時機而暫時充作對方人質。為了阻止培吉特人民用幼王蟲吸引王蟲大羣襲擊風之谷,以自己的性命阻止瘋狂前進的王蟲大羣。在王蟲們得知她犧牲自己後,以口中的金色觸鬚醫治她,令她再次復活。
-
-
-
阿斯貝魯演員 松田洋治
-
培吉特市的王子,拉絲黛兒的哥哥。精通維修及操作機件,性格勇敢機靈,決心向多魯美奇亞報仇。在伏擊庫夏娜時被娜烏西卡救下,並在腐海底部發現腐海的秘密。
-
-
-
庫夏娜演員 榊原良子
-
多魯美奇亞的公主,曾被腐海的昆蟲弄斷左臂而裝上義肢,因此對腐海昆蟲懷抱着敵對的態度。與娜烏西卡即風之穀人民接觸後開始對自己一些想法有些質疑,開始有了願意試着和娜烏西卡妥協對談的念頭。
-
-
-
猶巴演員 納谷悟郎
-
腐海第一劍客,娜烏西卡的劍術師傅。見識廣博,富正義感。在娜烏西卡失去冷靜或陷入危機時總是給予幫助。
-
-
-
克羅託瓦演員 家弓家正
-
庫夏娜身旁的野心參謀。在故事得知庫夏娜疑似遭腐海昆蟲襲擊滅亡後,私自將自己視為軍隊的新領導者。
-
-
-
老婆婆演員 京田尚子
-
風之谷裏年長的老婆婆,熟知古代流傳下來的傳説。認定娜烏西卡為預言中“站在金色草原上的藍衣人”。
-
-
-
基爾演員 辻村真人
-
娜烏西卡之父,風之谷之王。性格公正、聰明,聲望高。因森林的毒素侵害的身體長年卧在牀上。最遭入侵風之谷的多魯美奇亞軍所殺害。
-
-
-
拉絲黛兒演員 富永美衣奈
-
阿斯貝魯雙胞胎的妹妹。在多魯美奇亞軍入侵培吉特時被當成人質抓上運送著巨神兵的飛行艇。但飛經腐海時飛行艇遭昆蟲襲擊而墜機重傷身亡。
-
風之谷音樂原聲
編輯【專輯名】《風之谷》原聲集 【發售日期】1984年3月25日 【音樂】久石讓 【收錄曲】 1.風の谷のナウシカ 2.風の谷 3.クシャナの侵略 4.ペジテの全滅 5.王蟲の暴走 6.蟲愛ずる姫 7.メーベとコルベットの戦い 8.鳥の人 9.戦闘 10.蘇る巨神兵 11.ナウシカ·レクイエム 12.腐海にて 13.王蟲との交流 |
風之谷獲獎記錄
編輯年份 | 名稱 | 種類 | 類型 |
---|---|---|---|
2005年 | 美國漫畫獎 | 獲獎 | 動畫DVD獎 |
1985年 | 羅馬奇幻電影節 | 獲獎 | 最佳動畫短片 |
1985年 | 電影旬報獎 | 獲獎 | 最佳影片 |
1985年 | 每日電影獎 | 獲獎 | 最佳影片 |
(獲獎記錄參考資料:)
風之谷幕後製作
編輯創作起源
宮崎駿在電影導演處女作《魯邦三世:卡里奧斯特羅之城》以票房慘敗告終後,被貼上了“策劃陳腐”的標籤,之後宮崎駿呈現作品的空白期。直到動漫情報志《Animage》副主編鈴木敏夫的出現,鈴木因《魯邦三世:卡里奧斯特羅城》相關的一次採訪看出宮崎駿的才能,就提議宮崎駿創作連載漫畫。於是1982年2月,宮崎駿就創作了漫畫版的《風之谷》。而到了1984年,宮崎駿着手於創作《風之谷》的電影版。
靈感啓發
發表於1971年的作品美國漫畫《拉烏夫》(Rowlf)中,“揹負着小國命運的公主”成為《風之谷》的創作啓示。娜烏西卡的形象來源,則是日本古典文學《堤中納·言物語》中的“愛蟲姬君”。名字則取自希臘敍事詩《奧德賽》中的公主“Ναυσικ”。腐海與人類的關係,則是受日本植物學家中尾佐助的《照葉樹林文化論》(從喜馬拉雅山脈南麓到日本本州南部地區的農耕文化學説著作)影響。
“風之谷”在現實世界,宮崎駿認為是“中亞乾燥地帶”,“腐海”的現實原型來源於克里米亞半島的錫瓦什海(又稱腐臭之海,腐海,懶海)。但與“風之谷”最相似的現實場則是澳大利亞的奧爾加山。
改編困境
由於漫畫版內容複雜龐大,很難塞進一部兩小時的電影裏,影片的改編劇本遲遲未定。在時間緊迫下,宮崎駿只好決定先行進入作畫階段。在沒有劇本的情況下,直接通過故事板(或分鏡頭)完成影片構建。最終電影版《風之谷》的故事取自漫畫版的第一卷及第二卷前半本。漫畫中重要角色“土鬼”因篇幅限制,沒有出現在電影版中。電影中的反面角色因此由多魯美奇亞國的庫夏娜替代,而在漫畫中的庫夏娜卻非反派,娜烏西卡所在的風之谷,與多魯美奇亞是古老的同盟國。
人文哲思
宮崎駿在少年時代曾被《麥克白》中一句台詞“森林在移動”,引發了極為深遠的想象,並誕生了“操控植物”的想法,後來就演變成為《風之谷》中的“腐海”。故事的開篇就提出了自然與科技對立的構想,而後半部分轉變為世界淨化,這種轉變來自於南斯拉夫內戰對宮崎駿的影響:“所謂戰爭,看似是正義的行為,可一旦開始了,無論怎樣的戰爭都會變得糜爛”。這也是在《風之谷》故事結尾所反映的內容。
收尾成難題
影片在創作進入到尾聲時,故事如何收尾成為一個大難題。因為當時的漫畫版並沒有結束,連宮崎駿自己也不知如何收尾。考慮到《風之谷》作為一部商業電影,其結尾應充斥着整部影片的高潮。鈴木敏夫和高畑勳設計出了三個方案:
- 方案A:王蟲進攻,娜烏西卡降落在隊伍前面,影片結束。
- 方案B:王蟲進攻,娜烏西卡被王蟲隊伍淹沒,風之谷毀滅。
- 方案C:王蟲進攻,娜烏西卡被王蟲淹沒,然後重生。
最終鈴木敏夫和高畑勳在選定方案C,導演宮崎駿也應許同意。
黃金組合誕生
《風之谷》也促成了宮崎駿與久石讓的初遇。久石讓在德間集團旗下的唱片公司的推薦下,為影片製作了一張印象專輯。而《風之谷》的電影原聲已經預定由細野晴臣負責,細野晴臣已經寫好了主題曲,由安田成美演唱。但宮崎駿與高畑勳都非常喜歡久石讓的印象專輯,並直接運用至電影正片中,只保留了細野晴臣的主題曲。片中《遙遠的日子》(遠い日々)出現的女聲,來自久石讓的女兒麻衣(當時只有四歲)。久石讓也因《風之谷》的成功而一夜成名,之後也一直負責宮崎駿所有作品的配樂。
風之谷影片評價
編輯《風之谷》繼承了宮崎駿動畫的特點,以新的畫風,温暖的故事來警醒世人。相對於一般動畫片而言,《風之谷》堪稱是一部動畫片中架構宏大、主題嚴肅、想象瑰麗的英雄史詩,呈現出一個宏大而完整的世界觀,雖屬虛構,卻嚴密科學,真實可感。劇中獨特的世界觀以及人性價值觀深刻地影響了其後十餘年日本動畫的走向。導演宮崎駿用一種自然主義的情懷講述心中的故事,讓觀眾輕鬆進入魔幻的世界中。
[3]
《風之谷》以異常豐富的想象構築的超現實世界,以生態主義理念深刻地反映現實社會的矛盾,並以錯綜交織的生動情節和富於浪漫氣質的英雄形象打動了無數不同年齡、不同層次的觀眾,具有長久的藝術魅力。相比較之下,中國國產動畫片總是侷限於少年兒童,甚至低幼兒的受眾定位,因而難以具備如此深厚的藝術含量。從傳統的受眾定位中擺脱出來,以深刻的思想內涵和豐富多彩的故事情節打動不同年齡的觀眾,才能與優秀的日美動畫片同一平台上一較短長,這就是《風之谷》給中國觀眾的啓示。
[4]
風之谷發行信息
編輯北美髮行
動畫海報(2張)
1985年,《Warriors of the Wind》發售VHS錄像帶,使用修改後的版本,直接輸向南美、歐洲各國。直到迪士尼獲得國際影像發行權後,未經修改的原版《風之谷》才得以出現在海外市場。
影碟發行
2010年7月14日,迪士尼公司發售《風之谷》藍光碟(通稱BD),其銷量達到2萬以上,在2010年7月12日到18日的BD銷量排行第一。《風之谷》曾於1997年9月推出錄像版,於2003年11月推出DVD版,兩個版本的周銷量分別獲得了Oricon錄像部門和DVD部門的榜首,再加上這次的BD部門第一位,同一部作品分別贏得錄像、DVD、BD部門的銷售榜首,這是Oricon歷史上的第一次。
1. Hakuhodo Incorporated(日本) | 2. 吉卜力工作室 | 3. 德間書店 |
1. Toei Inc. | 3. Buena Vista Home Video(美國) | 5. Universum Film GmbH & Co. KG(德國) |
2. Buena Vista Home Entertainment(日本) | 4. New World Pictures(美國) | 6. Walt Disney Home Video(美國) |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
日本 | 1984年3月11日 | 美國 | 1985年6月13日 |
巴西 | 1985年12月25日 | 意大利 | 1986年12月25日 |
西德 | 1987年 | 匈牙利 | 1987年11月19日 |
英國 | 1989年 | 韓國 | 2000年12月30日 |
澳大利亞 | 2004年7月8日 | 德國 | 2005年9月5日 |
法國 | 2006年8月23日 | 比利時 | 2006年8月23日 |
瑞士 | 2006年8月23日 | 荷蘭 | 2006年10月8日 |
土耳其 | 2007年7月6日 | 俄羅斯 | 2007年7月26日 |
波蘭 | 2007年9月28日 | 愛沙尼亞 | 2008年4月11日 |
芬蘭 | 2008年9月20日 | 挪威 | 2008年10月10日 |
瑞典 | 2009年4月17日 | 捷克 | 2009年5月3日 |
阿根廷 | 2009年6月7日 | 西班牙 | 2010年5月7日 |
墨西哥 | 2010年8月15日 | 哥倫比亞 | 2010年9月14日 |
秘魯 | 2010年9月14日 | 丹麥 | 2011年6月23日 |
智利 | 2013年6月19日 | —— | —— |
- 參考資料
-
- 1. 風之谷 Nausicaä of the Valley of the Winds (1984) —— 演職員 .Mtime時光網[引用日期2021-12-02]
- 2. 風之谷 Nausicaä of the Valley of the Winds (1984) —— 更多資料 .Mtime時光網[引用日期2021-12-02]
- 3. 宮崎駿的所有作品電影(十部頂級宮崎駿電影) .萬川快訊[引用日期2023-01-10]
- 4. [1]方曙.對人與自然關係的審視和反思——日本動畫片《風之谷》的啓示[J].天中學刊,2013,28(5):70-72
- 5. 揭秘:動畫大師宮崎駿如何做反戰鬥士(組圖) .海外網[引用日期2023-01-10]
- 6. 原聲音樂 .soundtrack[引用日期2023-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