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顯陽殿

鎖定
顯陽殿位於今洛陽市孟津區平樂鎮金村南,始建於曹魏時期,稱為“昭陽殿”,後為西晉沿用,北魏時期改建為顯陽殿。與正殿太極殿、洛陽宮城大致同時修築而成,是宮城南部僅次於太極殿的一座重要建築。位於漢魏洛陽故城宮城軸線上,在宮城中佔有重要地位。 [1-2] 
2022年1月18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漢魏城隊公佈漢魏洛陽城顯陽殿考古新發現。從建築規模來看,顯陽殿比故宮的乾清宮面積還要大。對顯陽殿及其周邊附屬建築的解剖表明,該區域內至少存在不晚於東漢、魏晉、北魏和北周等四個時期的夯土建築。 [2] 
中文名
顯陽殿
年    代
曹魏~北魏
地    址
河南省洛陽市孟津區

顯陽殿歷史沿革

顯陽殿位置圖 顯陽殿位置圖
顯陽殿在魏晉時期稱為昭陽殿。根據文獻記載,北魏顯陽殿建於遷洛後的宣武帝時期,與太極殿、洛陽宮城大致同時修築而成,是宮城南部僅次於太極殿的一座建築。 [2] 

顯陽殿主要功能

北魏時期,顯陽殿或作為北魏皇帝宴請宗室子弟的場所、或作為北魏皇帝接待歸降納貢的使節、或作為皇帝登基前的居所等,功能與太極殿略有不同。 [2] 

顯陽殿考古發現

顯陽殿考古現場
顯陽殿考古現場(8張)
顯陽殿遺址位於洛陽市孟津區平樂鎮金村南,是一座處於太極殿正北側、漢魏洛陽城宮城軸線上的大型夯土台基建築。考古發掘表明,顯陽殿夯土殿基平面呈“凸”字形,東西寬約70米,南北約35米,台基南側殘高約1 米,台基外側殘存有部分包磚和包磚溝槽等。受晚期破壞,台基頂面未發現柱坑的遺蹟。
就建築規模來看,顯陽殿比故宮的乾清宮面積還要大。對顯陽殿及其周邊附屬建築的解剖表明,該區域內至少存在不晚於東漢、魏晉、北魏和北周等四個時期的夯土建築。 [2] 
在顯陽殿殿基的周邊,還有大量的廊房、排房、水道等遺蹟,共同構成了一座以顯陽殿為核心的宮院建築。
依據現有考古發現復原可知,顯陽殿宮院東西寬約80米,南北進深約130米,顯陽殿殿基居於中部偏北處。該宮院南側有建築門址,作為出入口連通太極殿宮院,東西兩側設置有兩道廊房,北側則有大型廊房和排房建築,共同構成了一組較為封閉的建築空間。
而在顯陽殿宮院東西兩側,還各有一組宮院,三者共同形成了一個東西總寬約370米、與太極殿宮院等寬的建築空間。
此外,考古人員還在顯陽殿宮院北側發現了一條南北寬約6米的東西向道路。這條道路西端連通宮城千秋門,進入宮城後幾經轉向,最後向東通過宮城東牆上的宮門出城,專家推測其應為文獻中記載的“永巷”。
據介紹,在魏晉和北魏時期,永巷是宮城內唯一一條貫穿東西的通道,更是宮城內功能佈局的分界線:永巷以南,是以太極殿為中心的宮城朝殿區;永巷以北,則主要是以華林園為中心的池苑區。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