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後晉顯陵

鎖定
後晉顯陵,又稱石敬瑭墓、昌陵,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宜陽縣石陵村西,是五代十國後晉開國皇帝石敬瑭的陵墓。 [1] 
後晉顯陵是一座坐北朝南的覆鬥形墓冢。墓冢系夯土築成,每兩層中間填築一層礓石,夯打堅實,保存完好。墓冢前曾有刻立於清雍正二年(1724年)九月的石碑一通,上書“晉高祖墓冢”5個大字,並有神道和石像生(石人石獸)9對,已埋於地下。墓前約300米處有兩根六稜形石望柱露出地表約1.5米。陵園東有“邱靈寺”,據縣誌記載為石敬塘靈輦停放之處,後為護園人住所。後晉顯陵坐落在一條東西向沖積溝的北沿,南北兩面高,神道正處溝中。這種故意選址在地勢低窪溝沿之地的奇特建築形制,為史學界研究歷代帝陵建制提供了新資料。 [4-6] 
2013年5月,後晉顯陵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中文名
後晉顯陵
地理位置
河南省洛陽市宜陽縣石陵村西
所處時代
五代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批    號
7-0616-2-100

後晉顯陵歷史沿革

2005年,當地從文物愛好者中選聘了後晉顯陵保護員。 [4] 

後晉顯陵遺址特點

後晉顯陵
後晉顯陵(2張)
後晉顯陵又稱石敬瑭墓、昌陵,坐落在一條東西向沖積溝的北沿,南北兩面高,神道正處溝中。後晉顯陵是一座直徑和高各約10米、坐北朝南的覆鬥形墓冢。墓底圍長原有約100米、高約20米,由於周圍地勢的提高和當地農民的農業生產,使墓冢日漸縮小。墓冢系夯土築成,夯土層厚約30釐米,每兩層中間填築一層礓石,夯打堅實,保存完好。墓冢前曾有刻立於清雍正二年(1724年)九月的石碑一通,上書“晉高祖墓冢”5個大字,並有神道和石像生(石人石獸)9對,已埋於地下。墓前神道約長300米,寬約25米。墓前300米處有兩根六稜形石望柱露出地表約1.5米,望柱間距約25米。陵園東有“邱靈寺”,據縣誌記載為石敬塘靈輦停放之處,後為護園人住所。寺內建築多已改建,1965年以前,尚存巨碑一通,是宋景德年間所立。 [1]  [5-6] 

後晉顯陵文物遺存

蓮花石柱頭 蓮花石柱頭
後晉顯陵尚可見望柱柱頭和平整土地時挖出的一對石虎。 [6] 

後晉顯陵歷史文化

相關人物
石敬瑭畫像 石敬瑭畫像
石敬瑭(892年~942年),後唐時曾任河東節度使,鎮守太原。後唐清泰三年(936年),他勾結契丹滅後唐,割燕雲十六州給契丹,每年獻帛30萬匹。契丹主耶律德光冊封他為帝,國號晉,史稱後晉。石敬瑭稱比他小11歲的契丹主為“父皇帝”,自稱“兒皇帝”。 [2] 

後晉顯陵文物價值

後晉顯陵 後晉顯陵
後晉顯陵坐落在一條東西向沖積溝的北沿,南北兩面高,神道正處溝中。這種故意選址在地勢低窪溝沿之地的奇特建築形制,為史學界研究歷代帝陵建制提供了新資料。 [4] 

後晉顯陵保護措施

2013年5月,後晉顯陵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後晉顯陵旅遊信息

後晉顯陵地理位置

後晉顯陵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宜陽縣石陵村西。

後晉顯陵交通信息

自駕:自河南省洛陽市宜陽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後晉顯陵,路程約17.2千米,用時約24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