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顫筆

鎖定
顫筆,是書法術語之一,又稱“戰筆”,指顫動着行筆,以取得線條遒勁的效果,是中國畫技法之一。
中文名
顫筆
性    質
書法術語
內    容
中國畫技法
又    稱
戰筆

目錄

顫筆書法術語

顫筆簡介

用筆的一科技法,因筆畫呈顫動狀,故名。《談薈》 載:“南唐李後主(煜)善書。作顫筆摎曲之狀,遒勁如寒松霜竹。”亦稱“金錯刀”。 《宣和麪譜·花鳥三》 載:“唐希雅初學李氏錯刀筆,後畫竹,乃如書法,有顫掣之狀。”
效果 
戰筆亦稱“顫筆”,就是顫動着行筆,以取得線條遒勁的效果,使點畫表現出一種澀勢。正如漢代蔡邕所説:“澀勢,在於緊駃戰行之法。”
行筆如果子拖直過,毫無起伏變化,點畫必然平板浮滑,單薄扁平,缺少含蓄藴藉的內在之美。唐代韓方明在《授筆要説》中説:“不澀則險勁之狀無由而生,太流則便成浮滑,浮滑則是為俗也。”這説明運筆貴“澀”忌“滑”。
書寫者往往注意點畫的起筆和收筆,而忽視中間的行筆。清代包世臣在《藝舟雙楫》中説:“用筆之法,見於畫之兩端,而古人雄厚恣肆令人斷不可企及者,則在畫之中截。蓋兩端出入操縱之故,尚有跡象可尋;其中截之所以豐而不怯、實而不空者,非骨勢洞達,不能幸致。”戰筆主要用於點畫的中間部分,使之豐滿而不空怯。

顫筆表現

戰筆就是通過適當的提按、頓挫動作、加強筆與紙的磨擦,逆勢往復地行進,表現在點畫上的形狀呈鱗狀起伏,線條的邊緣不光滑而有“毛”狀,在行進的線中有停留的感覺,更重要的是增加了點畫的內在變化。包世臣在《藝舟雙楫》中説:“餘見六朝碑拓,行處皆留,留處皆行。凡橫、直平過之處,行處也;古人必逐步頓挫,不使率然徑去,是行處皆留也。”留得住筆,就不會犯“率直”的毛病。但是,逆勢往復與紙面磨擦要協調自然,動作不可過大,不要出現做作的扭屈之態。要保持線條的整體感,在流動的線條中含藴一定的澀感,不要為毛而毛,為澀而澀,使邊緣產生生硬的齒牙狀。所以,戰筆的運用,不能只注意線條表面的形狀,更要注意內在的神采、氣韻、筆勢和力度的表現。

顫筆運筆

戰筆還要解決運筆的“徐”、“疾”問題。用筆過快,動作浮滑,勢不能澀;用筆太慢,容易做作、板滯,勢不能疾。所以,必須通過中鋒用筆,控制好運筆的速度,達到勢要疾,行而不滑,留而不滯的效果。戰筆是筆力、筆速、筆勢、頓挫等的結合運用。結合得自然,協調一致,才能寫出筆勢生動,而又筆力遒勁的點畫來。

顫筆特點

顫筆 顫筆
如同很多書法人不懂書法最高境界是道法自然一樣,很多書法人也不明白“顫”或“抖”寫出的筆畫有哪些特點,也説不清楚“顫”或“抖”筆寫出的筆畫具體形狀。由於顫或抖是不由自主頻率相同的機械式的重複動作,所以是一種沒有變化的簡單重複。這樣顫抖的臂腕手用筆寫出的字就出現瞭如下特點:
1.刻意追求金石氣而在書寫的一個筆畫中出現頻率相同形狀的疙瘩或相同的波浪型曲線;
2.在澀筆的一個筆畫中出現頻率相同滯點;
3.再滑筆的一個筆畫中出現頻率相同的鋸齒形。
俗筆的根本特徵就是沒有變化的重複同一筆畫。

顫筆中國畫技法

顫筆 顫筆
中國畫技法名。作畫時畫出一種抖曲顫動的墨線。元代夏文彥《圖繪寶鑑》謂:“孫尚子善為顫筆,見於衣服、手足、木葉、川流諸處,皆若顫動。”畫水流、木葉、衣服用顫筆,線條須力求流暢自然、曲折有致,不可流於折若鋸齒、曲如蚯蚓。顫筆出自*金錯刀法,北宋《宣和畫譜》謂:“後主(南唐李煜)金錯書用一筆三過之法,晚年變而為畫,故顫掣乃如書法。”
陸儼少的畫
陸儼少(1909-1993)原名砥,字宛若。上海市嘉定縣人。自幼好畫,18歲從師習詩文、書法和繪畫。早年師從馮超然。擅山水。吸收歷代諸家技法,受黃鶴山樵影響尤深,然學古又不泥古。他畫重章法,長於用線勾雲划水,常用白雲筆勾勒層巒疊嶂,尤用墨塊壓擠留白為云為水,煙霧起伏畫面之上,別具特色。晚年另起爐灶,吸取陳老蓮、仇十洲筆意為己用,用於傳統筆墨和意藴。寫大山大水於特殊畫風之中,開創一派,影響深遠。歷任全國文聯委員,曾任浙江畫院院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