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顧工

(總後政治部創作員、詩人顧城之父)

鎖定
顧工(1928-),原名顧菊樓,上海人。1945年在蘇北參加新四軍。1946年北上,經歷過孟良崮戰役和萊蕪戰役、淮海戰役,195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本    名
顧工
出生地
上海
出生日期
1928年
人物關係
顧城(兒子)

目錄

顧工人物生平

曾任新四軍政治部文工團團員、第三野戰軍政治部文工團創作員。建國後歷任西南軍區政治部文工團創作員、八一電影製片廠編劇、《解放軍報》記者、總後勤部政治部文藝創作員。1956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長篇小説《紅軍的後代》《瘋人院》等,詩集《喜馬拉雅山下》《成熟的季節》《軍歌禮炮和長虹》等,小説集《情如山水》《顧工偵破小説選》《那年我八歲》《列車長》等,話劇劇本《捕匪記》《第二次攻擊》《什麼最危險》《森林中的火光》,長篇紀實文學《年輕時,我熱戀》,童話《幸運兒和倒黴蛋》,電視連續劇劇本《根在淮水》,電影文學劇本《冰山雪蓮》,詩歌《我站在鐵索橋上》等。顧工還是著名詩人顧城的父親,父子二人同為著名詩人,被傳為詩壇佳話。
顧工出生時時值樓中上下數十盆菊花盛開,得名顧菊樓。5歲時隨父親舉家遷居至北京,讀書至高中,15歲時舉家歸覆上海,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地下黨劇社文藝活動。16歲離開上海去蘇北參加新四軍前夕,顧工和父親打開棋盤,猛烈廝殺。當時,顧工心中暗下賭注:如果能獲全勝,來日必能凱旋。果然顧工勝了父親18子。5年後,顧工隨百萬雄師過長江,穿一套土布軍裝,叩響上海家門。老父親開門後老淚縱橫大為驚喜。為了慶祝勝利,慶祝團圓,就以棋代酒,擺開棋局,重新開戰。顧工於1948年開始文學創作,寫有秧歌劇《李子剛》、諷刺劇《發洋財》等。尤其是顧工17歲時創作的諷刺劇《發洋財》受到了陳毅軍長的高度讚揚,陳毅軍長説,寫《發洋財》的這名同志,上海的年輕人,只有17歲,離開上海,離開媽媽,偷越敵偽封鎖線,這就是很大的勇敢,敢來前線,就是更大的勇敢,對這些熱血青年,我們只有鼓掌歡迎。
1949年顧工隨軍入川,曾參與剿匪戰鬥。1950年秋,鄧小平同志指示西南軍區要寫一部反映淮海戰役的大型話劇,並儘快在軍內外上演。年僅22歲,名不見經傳的顧工與其他幾位師、團級的文藝創作者組成創作小組,時為連級十部的顧工負責撰寫敵軍方面的戲劇情節,劇本完成後定名為《第二次攻擊》,並由嚴寄洲導演解放軍場次,顧工導演敵軍場次。嚴寄洲是位真正的導演。若干年後,他調到了八一電影製片廠,成為解放軍第一位執導軍事題材故事片的導演,先後導演了《英雄虎膽》《野火春風斗古城》等。有人把他稱為“中國的羅姆”,有的報刊把他評為“中國十大優秀導演”之一。而顧工只有20出頭,但卻十分自信。他説,別看我只寫詩、寫劇本,我自信我是個“天才的演員”。當年要是不去參加新四軍,留在上海拍電影,我相信自己早已是位紅得發紫的電影明星。他更相信自己是個“天才的導演”。《第二次攻擊》在昆明公演後,轟動了整個昆明。不久,又由戰鬥文工團排演,在重慶演出,反響強烈。
顧工於1955年調到北京,任八一電影製片廠編劇,1958年到《解放軍報》任編輯、記者。在此期間他寫了反映邊疆建設以及部隊戰士、少數民族人民生活和鬥爭的詩,如《喜馬拉雅山下》《這是成熟的季節啊》等。在顧工看來詩歌是革命前行的力量,是革命的匕首。顧工曾説:“在我當年行軍、打仗的時候,唱出的詩句,都是明朗而高亢,像出膛的子彈,像灼燙的彈殼。”可見他的詩追求的就是一旦“子彈”噴射而出,就要有物質迴響,橫掃醜惡、張揚正義,成為排山倒海、一呼百應的物質力量,創造出驚天動地的偉業,化為不朽。
“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因為不肯違心地“揭發”和在“運動”中使用武力威脅同事們,顧工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被打成所謂的“中國的葉莆圖申科”、“中國文藝界修正主義的急先鋒”,被勒令“下放改造”。下放農村後,顧工甘當逍遙派,帶領全家在渤海荒灘的農場勞動。在下放的過程中,顧工被分配去養豬。在流放生涯中,顧工帶着兒子顧城一起餵豬,這成了父子倆日常生活中的最大樂趣。在下放過程中,顧工寫了反映50年代解放軍進藏築路與藏胞共建祖國、保衞邊疆的長篇小説《紅軍的後代》,再現了高原的壯麗風光,具有鮮明的民族色彩,在藝術上進行了新的探索和追求。
1974年,顧工回到總後勤部宣傳部從事專業創作,接連創作了《火的噴泉》《排戲》(劇本)、《大海的子孫》(散文集)、《征戰集》(詩集)等文藝作品。 改革開放後,顧工的兒子顧城作為朦朧詩的代表作家譽滿天下,因為父子倆都是詩人,也常常被邀請去一起講課。有一次,父子倆同時應邀去周口店為文學愛好者講課。顧工講到了過去:戰爭、行軍、烽火、槍聲,佈滿屍體的山谷和哭泣的孩子;顧城也講了過去的事情,他講的卻是“文化大革命”,那寂寞而危險的歲月,那孤寂而漫長的流放生涯,還有他所愛的鳥,他所夢想的人,童話世界和昆蟲的故事…… 在家裏,父子倆也常常發生爭論和探討。而且,經常有一些與顧城同齡的年輕人,帶着理解,有時也帶着迷惑,與顧城熱烈、興奮地討論他的朦朧詩。作為詩人的顧工創作模式也逐步發生了變化,當他順着年輕詩人的思維、觀察方式和藝術表現方式去讀他們的詩時,他已經能讀懂、甚至還常常能激起他新的創作靈感。隨後顧工接連創作了《戰神和愛神》(詩體小説)、《霸王龍的末日》(中篇小説)、《那年,我8歲》(長篇小説)、《情如山水》(中篇小説集)、《愛情交響詩》(詩集)等作品,為繁榮詩歌事業做出了貢獻。
作為詩人,顧工可以被稱為20世紀50-70年代最“標準”的詩人。他的詩,鮮明而規範地體現着那個年代新中國詩歌的總體特徵,與當時詩歌主流同質同構,具有代表意義。 [1] 
參考資料
  • 1.    卞龍,常浩如著,鐵軍文華 新四軍中的文化名人,華文出版社,2018.01,第19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