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顧固冠

鎖定
元代蒙古族已婚女子流行的高冠。在《蒙古秘史》中蒙古語稱孛黑塔,漢文史籍稱顧姑冠、故姑冠或罟罟冠。是一種具有濃厚民族特點的豔麗首飾。能顯示出婦女的身份貴賤和社會地位。
中文名
顧固冠
實    質
已婚女子流行的高冠
朝    代
元代
對    象
蒙古族
這種高冠,一般採用樺樹皮圍合縫制,成長筒形,冠高約一尺,頂部為四邊形,上面包裹着五顏六色的綢緞,綴有各種寶石、琥珀、串珠、玉片及孔雀羽毛,野雞尾毛等裝飾物,製作精美,絢麗多姿。《黑韃事略》雲:"姑姑之制,用畫(樺)木為骨,包以紅絹金帛頂之,上用四直尺長柳枝或鐵打成枝,包以青氈。其向上人則用我朝翠花或五彩帛飾之,令其飛動,以下人則用野雞毛。"元亡後,這種首飾失傳。1974年在內蒙古自治區四子王旗發掘的元代蒙古貴族陵墓中,多有顧固冠出土,其形式多樣,各具特色,反映了元代蒙古族精湛的工藝水平。這種女性頂冠雖然在民間已絕跡已久,但如今卻頻繁出現在蒙古族服飾展示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