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顏老媽撲鹹菜

鎖定
《顏老媽撲鹹菜》是王孝謙創作的一篇小小説。 [1] 
《顏老媽撲鹹菜》始發於2018年5月8日《自貢日報》,後被《小小説選刊》2018年第16期選載,曾於2019年5月選入全國名校第二次聯考高三語文試題。 [2-3] 
中文名
顏老媽撲鹹菜
作    者
王孝謙
文章原文
年逾古稀的顏大媽坐在五條溝林子邊自家小屋前,面對電視台美女記者小鹿的採訪話筒,臉上的皺紋也顯得紊亂慌張。小鹿鼓勵着顏大媽:“我們是接到舉報才來採訪您的,您就隨便説説,為什麼不願意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知識產權?”
顏大媽:“我不明白,撲鹹菜在這個山溝裏大家都會做,有啥子產權哦?”
站在攝影師旁邊的眼鏡青年小何插話道:“就像很多人都會做豆花蘸水但卻不能打上‘美樂牌’一樣,因為‘美樂’有專利技術,受法律保護。你做撲菜有自己的獨到之處,李有不僅偷學了你的技術還用了‘顏老媽’的牌子進行工廠化生產,這就是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啊!”
顏大媽:“我還是不明白,我沒上過學,哪來的知識?沒有知識又哪來知識產權?”
小鹿:“知識產權與知識是兩回事,有技術的不一定有知識。小何是律師,他想免費幫你和李有打官司,請你相信他一定會為你爭取到應有的權利!”
“我一個農村老太婆還能有啥權利?我真搞不懂你們這些年輕人是怎麼了?就像我那在外地工作的女兒一樣,給我定期寫信,定期寄生活費,一年多了也不回來看我一次,哎,不明白!”顏大媽説着搖搖頭,有淚光在閃。
儘管沒達到預期目的,電視台從農村普法角度還是將這次採訪在“法制欄目”播出了。這樣便引來一波又一波城裏人去看顏大媽,買她的撲菜和紅豆腐,一時小屋門庭若市。
小鹿和小何再次來到小屋是向顏大媽學做撲鹹菜。顏大媽很感激他們,便毫不保留的介紹了撲菜的做法。撲鹹菜不是泡菜,其做法是將晾乾的蔬菜等拌上鹽和作料裝入土陶罐,用洗淨晾乾的稻草鋪上,然後用柔韌的竹片彎成圈卡在稻草上,最後把陶罐口朝下倒撲在盛了清水的陶盤裏,讓水起密封作用,如此儲藏待用。
顏大媽做風豆豉是先將本地黃豆在鐵鍋裏稍稍炒一下,然後上籠蒸適度,攤在竹簸箕裏發黴後用五條溝毛尖濃茶水洗去黴絲,再放入紅塘、米酒及花椒、大料、八角粉和老薑末等佐料後曬乾或晾乾,裝壇倒撲待用。做蔫仔蘿蔔是將剛從土裏扯回來的長條狀白蘿蔔不洗直接用鹽揉搓,再滾入柴灰,掛屋檐下風吹至五成幹,清洗後曬一段時間再用木炭烘乾,放鹽及花椒、八角等香料後入罐倒撲待用。她把紅豆腐喊成“朽灰謨兒”,豆腐塊長黴後蘸當地老白酒,放鹽及花椒粉等,再潑灑適量的毛尖茶水,然後入活水罐,就是罐口朝天,罐耳葉裏盛水的普通泡菜罐。他倆專門嚐了顏大媽僅存的一小罐朽灰謨兒,聞着有點怪味,入口卻香甜兼備,感覺很細嫩、柔滑,食之難忘。
他們都想多帶些撲鹹菜回去送人,顏大媽説沒有了,但她願意陪他們到附近李有廠子裏去買,並説廠裏的撲菜品種更多味道也好。
他倆都十分驚訝,她不僅不計較李有侵權反而還為他推銷產品。
見到李有的時候,顏大媽每條皺紋都含着笑意,介紹道:“這是李總,我女兒的同學,是我看着長大的孩子,現在有出息了。”
李有笑笑,和他倆握握手,小鹿發現他的臉上有不自然的神情。
他倆參觀購物妥當之後直接往廠長辦公室走去,顏大媽望着他們的背影臉色有些微變化。
給兩位泡好了茶,李有主動説:“我知道二位的來意,上次你們勸説顏大媽的時候我就在旁邊。實際上‘顏老媽’的牌子是她讓我打的,技術也是她教我的,也不曉得是誰造謠説我侵權,還動員顏大媽到法院告我,這不是多管閒事嗎?”
兩位同時一臉驚訝,“那顏大媽怎麼不給我們明説呢?總是説什麼都不明白。”小鹿問到。
小何盯着李有問:“你和顏大媽女兒是不是另有故事?”
李有欲言又止,頓了頓還是説了實情,其實顏大媽的女兒在外地出車禍已走了近兩年,他去處理的後事,一直瞞着顏大媽。他還模仿女同學的筆跡定期給顏大媽寫信,定期寄來生活費。
小何:“原來如此!實際上你不僅沒侵權還在做好事?”
小鹿努努嘴,小何便跟着她向顏大媽走去。
面對他們探尋的目光,顏大媽點點頭。然後低聲説:“其實我都明白,是李有在替女兒為我養老,我的技術不能帶進墳墓,這點我更明白!”
小鹿看了看不遠處一臉驚訝的李有,然後轉頭急切地問道:“那麼侵犯知識產權一説也是您有意傳出去的呀?”
顏大媽又點點頭,臉上的皺紋開始舒展開來。 [2-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