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顏氏眶燈魚

鎖定
顏氏眶燈魚,學名:Diaphus suborbitalis (M. C. W. Weber, 1913),燈籠魚科眶燈魚屬的一種海洋暖水性深海發光魚類。體延長,側扁。白天棲息於深水層之處,夜間向海面附近作垂直移動。
拉丁學名
Diaphus suborbitalis (M. C. W. Weber, 1913)
別    名
同列眶燈魚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硬骨魚綱
燈籠魚目
燈籠魚科
眶燈魚屬
顏氏眶燈魚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綱
輻鰭亞綱
中文學名
顏氏眶燈魚
二名法
Diaphus suborbitalis

目錄

顏氏眶燈魚簡介

顏氏眶燈魚學名Diaphus jenseni)為燈籠魚科眶燈魚屬的魚類,俗名同列眶燈魚。分佈於太平洋印度洋以及南海等海域,主要生活於熱帶海域。
顏氏眶燈魚 顏氏眶燈魚

顏氏眶燈魚形態特徵

體長為體高的4.17-4.40倍;為頭長的3.14-3.56倍。頭長為吻長的4.37—5.85倍;為眼徑的4.10-4.37倍;為眼間距的2.56-3.18倍。尾柄長為尾柄高的1.55-2.00倍。體長而側扁,尾部短。體、頭、頰部均被圓鱗,鱗片容易脱落。側線完全。肛門位於臀鰭的前方。頭部較大,以背鰭起點前為體最高處。吻短,前端圓鈍,吻長小於眼徑。眼大,側上位,在頭的前部。眼間距平或稍下凹,其長大於眼徑。鼻器圓形,呈玫瑰花狀。口大,口裂甚長;口角延伸於眼的遠後方。下頜略長於上頜,上頜骨細長,後端不擴大。兩頜和齶骨為尖鋭的絨毛狀小齒;背鰭14—15;臀鰭12—13;胸鰭9-10;腹鰭8;尾鰭6-19-6。側線鱗34-35。鰓耙數6+1+13,。(AO)列發光器5+5。椎骨數32。背鰭起點與腹鰭起點相對,距吻端較距尾鰭基為近。臀鰭起點在背鰭基末端稍後的下方,其基底長約與背鰭基底長相等。脂鰭起點在臀鰭基末端的上方。胸鰭位低,短小,末端不達背鰭、腹鰭的始部。腹鰭腹位,短小,末端不達臀鰭起點處。尾鰭叉狀,上下副鰭條柔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