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額爾古納河

(黑龍江上游幹流段)

鎖定
額爾古納河,是黑龍江正源,中俄界河,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呼倫貝爾市境內。《舊唐書》稱“望建河”,《蒙古秘史》稱“額爾古涅河”;《元史》稱“也裏古納河”,《明史》稱“阿魯那麼連”;清代稱“額爾古納河”。 [2] 
額爾古納河上源為海拉爾河,發源自大興安嶺西側吉勒老奇山西坡,西流到新巴爾虎左旗阿巴圖附近始稱額爾古納河,後折向東北在黑龍江省的漠河縣西的洛古村(對岸為俄羅斯的波克洛夫卡)附近 [16]  同俄羅斯流來的石勒喀河(一般稱為黑龍江北源)匯合為黑龍江。全長約1608公里 [15]  (一説1542公里 [16]  ),河寬200~400米,水深可通航,流域面積153151平方公里。 [2]  。主要支流有克魯倫河根河激流河等。
額爾古納河在蒙古帝國及北元時期是中國內陸河。1689年《中俄尼布楚條約》簽訂,成為中國與俄羅斯的界河。 [14]  額爾古納河右岸為大興安嶺原始森林,是蒙古族等眾多遊獵民族發祥地,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故鄉。 [1] 
中文名
額爾古納河
別    名
望建河
所屬水系
黑龍江的正源(南源)
地理位置
內蒙古東北部與俄羅斯交界處 [14] 
流經地區
中國與俄羅斯的界河 [14] 
發源地
大興安嶺西側吉魯契那山 [15] 
主要支流
克魯倫河
根河
得爾布幹河
激流河
河    長
1608 km [15] 
流域面積
153151 km² [2] 
河    口
黑龍江省的漠河縣西的洛古村

額爾古納河幹流概況

額爾古納河河道走向

額爾古納河 額爾古納河
額爾古納河,上游為海拉爾河 [14]  ,發源於大興安嶺西側吉魯契那山 [15]  (吉勒奇老山 [2]  )山麓,全河長約1608公里 [15]  (一説1542公里 [16]  )。上游主流海拉爾河由東向西,至牙克石市與免渡河匯合,流至鄂温克旗、海拉爾區附近,又有伊敏河匯入,到巴圈蓋(扎賚諾爾北部阿巴該圖山 [2]  )附近匯達蘭鄂羅木河(呼倫湖泄水河道),主流轉向北流,稱為額爾古納河。經滿州里、新巴爾虎旗、陳巴爾虎旗、額爾古納市,於黑龍江省的漠河縣西的洛古村(對岸為俄羅斯的波克洛夫卡)附近匯合後,始稱黑龍江。 [16] 
其中上游海拉爾河長626公里 [16]  (一説長715公里 [2]  )流經牙克石市、鄂温克旗、滿洲裏市等6旗市 [2]  。下游幹流河長970公里 [2]  。幹流左岸是俄羅斯,右岸屬於中國。 [15] 

額爾古納河河道特徵

額爾古納河上下游地形差異顯著。上游阿巴該圖至黑山頭段,為草原丘陵區,地勢平坦開闊,河谷寬5~10公里,河網不發育,幾乎無支流匯入,多湖泊沼澤,水流分散,雜草柳條叢生。水流至黑山頭附近納右岸根河、得爾布爾河、哈烏爾河水後,流量大增。在新粗魯海圖至吉拉林段,河谷寬減至2~3公里,沙洲及島嶼較多,河寬100~200米,水深2米以上。在吉拉林以下,河流進入山谷中,河谷寬為1公里左右,河槽與階地不明顯,兩岸山地對峙,陡峭險峻,岩石山上長滿白樺、落葉松等樹木。河牀穩定,水流平穩,河寬200~300米,水深2.5米以上,是良好的天然航道。 [2] 
額爾古納河上游海拉爾河庫牙克石市都爾鎮段 額爾古納河上游海拉爾河庫牙克石市都爾鎮段
額爾古納河上游海拉爾河烏爾其漢鎮段 額爾古納河上游海拉爾河烏爾其漢鎮段
額爾古納河上游海拉爾河海拉爾城區北郊段 額爾古納河上游海拉爾河海拉爾城區北郊段
額爾古納河上游海拉爾河磋崗鎮段 額爾古納河上游海拉爾河磋崗鎮段
額爾古納河黑山頭一段 額爾古納河黑山頭一段
額爾古納河室韋鎮段 額爾古納河室韋鎮段
額爾古納河與石勒喀河交匯處——恩和哈達三江口 額爾古納河與石勒喀河交匯處——恩和哈達三江口

額爾古納河水文特徵

額爾古納河水系諸河流彎曲係數約1.8~2.8,尤其是莫爾格勒河、輝河等草原河流,彎曲係數超過3.0以上,河谷寬廣,分水嶺不明顯,流域內一般植被良好,水土流失輕微,河流含沙量甚小,衝淤變化不大,河牀較穩定,改道變遷現象不多見,由於河牀比較穩定,許多水文站測驗斷面水位一流量呈單一曲線關係,河川徑流充沛,除少數中小河流在冬季發生斷流或連底凍現象外,大部分河流一年四季川流不息,只是在數量上隨着季節而變化。 [9] 

額爾古納河主要支流

額爾古納河是黑龍江的上源。海拉爾河與達蘭鄂羅木河在阿巴該圖山附近交匯後以下始稱額爾古納河,其幹流是中俄兩國的界河,右岸部分屬中國,左岸部分屬俄羅斯。發源於嶺西側的諸河流都屬額爾古納河右岸支流,位於呼盟西部地區的主要河流湖泊也屬額爾古納河水系。在右岸直接匯入幹流的一級支流有25條。
額爾古納河水系中的根河以北地區林木繁茂,植被良好,河網發育,徑流量大,屬半濕潤水文區。根河以南各河流上游為山地林區,坡度大,是各河流的主要產流區f進入呼倫貝爾高平原後地勢開闊,坡度平緩,產匯流條件變差,河網不發育,到下游呼倫湖一帶,降水量較少,地表徑流微弱,分水嶺不明顯,河流呈單一線型,有些河流下游的徑流量小於上游,顯示出草原河流的特性。 [8] 
額爾古納河水系除海拉爾河及其以南的諸河流湖泊外,主要支流自南而北有根河、得爾布爾河、哈烏爾河、莫爾道嘎河、激流河、阿巴河、烏瑪河、恩和哈達河等。莫爾道嘎河以北諸河流,全部處於山地原始森林內。 [2]  左岸俄羅斯境內自上游向下遊主要支流有:下博爾賈河、烏羅夫河、留姆歇河、加濟穆爾河等。
海拉爾河,又稱“開拉里河”。《遼史》稱“凱里”,《蒙古秘史》稱“合泐裏”;《元史》稱“海喇兒”、《盛京通志》稱“開拉河”,《黑龍江外紀》稱“海蘭兒”、‘‘凱拉”;《黑龍江輿地圖》稱“海喇河”,《史集》稱“合刺亦兒“,《呼倫貝爾志略》稱“海拉爾河”,也稱“開拉里河”。海拉爾河,發源於牙克石市境內大興安嶺吉勒奇老山西麓,海拔1322米。河長715公里,流域面積54537平方公里,佔額爾古納河水系的1/3左右,流經牙克石市、鄂温克旗、滿洲裏市等6旗市。當海拉爾河由東向西流至扎賚諾爾北部阿巴該圖山附近時,匯達蘭鄂羅木河突然折向東北流去。從此處起,稱額爾古納河。海拉爾河流域形狀似扇形,河網集中於東半部,外緣呈半孤狀。幹流牙克石以上及各支流的上游,處於大興安嶺山地林區,兩岸為原始森林和次生林,植被良好,佔本流域面積的40%以上,地形起伏較大,河谷呈U形,谷坡在20度以上,產匯流條件好,河網發育,是本流域主要產流區。牙克石以下,河流進入呼倫貝爾草原區,兩岸多為相對高差約20米的台地圍繞,河谷開闊達3~5公里。由於河道比降逐漸平緩,水流的下切力變弱,旁蝕力加強,河道迂迴彎曲,彎曲係數達2~2.5左右。海拉爾河主要支流北岸有庫都爾河、特尼河、莫爾格勒河I南岸有免渡河、扎敦河、伊敏河、輝河等。 [2] 
根河,發源於大興安嶺伊吉奇山西南側,海拔1242米。河長428公里,流域面積15796平方公里。自東北向西南流經額爾古納左、右兩旗南部,於四卡北12公里處注入額爾古納河。幹流自依根河口以上屬山地林區,拉布大林鎮以上屬低山丘陵區,河谷呈槽形,谷坡在30~35度之間,谷寬1~2公里,地形起伏較大,河網較發育,支流密佈。主要支流右岸有雅格河、冷不露河、潮查河,左岸有圖里河、伊圖里河、依根河、庫力河等。拉布大林鎮以下屬丘陵區,河流進入呼倫貝爾草原北部邊緣地區,河谷開闊,沿河普遍發育有沼澤濕地和牛軛湖,柳條和楊樹叢生,河網不發育,幾乎沒有支流匯入,洪水時易於出槽漫溢。 [2] 
得爾布幹河(得耳布爾河),發源於額左旗境內得耳布爾鎮北上游嶺附近,海拔1183米。河長273公里,流域面積6779平方公里。由東北流向西南,於河口附近與哈烏爾河匯合後注入額爾古納河。三河鎮以東河網較發育,支流較多}以西則很少有支流匯入,多沼澤濕地。 [2] 
支流哈烏爾河 支流哈烏爾河
哈烏爾河(哈烏魯河),發源於大興安嶺大黑山,海拔1405米。河長181公里,流域面積1938平方公里。呈東北西南流向,在黑山頭古城西北約10公里處與得爾布千河匯合後注入額爾古納河。上游屬山地林區,下游河口一帶多沼澤。 [2] 
莫爾道嘎河,發源於阿拉齊山西側,海拔1177米。河長122公里,流域面積2670平方公里。由東南向西北流,在臨江屯以下2公里處匯入額爾古納河。本流域處於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森林,河流在山谷中穿行,兩岸山地對峙,河谷寬約1公里,河槽與階地不明顯,河牀穩定,地形起伏較大,比降為2.78%,坡陡流急。 [2] 
支流激流河滿歸一段 支流激流河滿歸一段
激流河(貝爾茨河),發源於大興安嶺西北坡,海拔1163米。河長468公里,流域面積15845平方公里。激流河上源為牛耳河,呈東西流向,與自南向北流的金河於牛耳河鎮北3公里處匯合後,始稱激流河。向北流至敖魯古雅河口,突然轉向西南流去,至安格林河口復又折向西北,於嶺後田登科附近(東經120°40',北緯52°03’)匯入額爾古納河。本河流域處於大興安嶺西北坡原始森林區,絕大部分尚未開發,仍保持原始生態面貌,植被良好。地形起伏較大,河谷呈U型,河谷與階地不明顯,兩岸高山對峙,谷寬0.5~2.0公里。受地形影響,河道迂迴曲折,河牀多為卵石或礫石。流域內氣候寒冷,年降水量大,蒸發量小,產匯流條件好,徑流量豐沛。主要支流有:金河、阿龍山河、敖魯古雅河、安格林河等。 [2] 
阿巴河,也稱珠爾幹河,發源於石礁山西南側,海拔1138米。河長137公里,流域面積2391平方公里。呈東北一西南流向,於奇乾鄉東北2.5公里處注入額爾古納河。 [2] 
烏瑪河,發源於石礁山西北側,海拔1232米,河長76.2公里,流域面積1829平方公里。呈東北一西南流向,於烏瑪林場附近注入額爾古納河。 [2] 
支流恩河哈達河下游一段 支流恩河哈達河下游一段
恩和哈達河,發源於大興安嶺北段石礁山北坡,海拔1232米。河長108公里,流域面積2137平方公里。由南向北流,在額爾古納河與石勒喀河匯合處上游5公里恩和哈達鄉附近注入額爾古納河干流。位於呼盟最北部,是額爾古納河下游末端最後一條較大支流,河口處的地理位置:東經121°28’,北緯53°21’,與中國的北極村黑龍江省的漠河隔嶺相望,是內蒙古自治區緯度最高地區的河流。主要支流有八道卡河、阿淩河等,干支流均處於尚未開發的原始森林區,仍保持着原始的自然風貌。 [2] 
呼倫湖 呼倫湖
呼倫湖水系呼倫湖水系是額爾古納河水系的組成部分,歷史上曾是額爾古納河的源流之一。從克魯倫河~呼倫湖一達蘭鄂羅木河一額爾古納河的流向一致來看,它們在古時候原本是一條河,同屬一個水系。後來呼倫湖地區因地殼運動的影響,湖區下沉,湖水位下降,湖水停止外流,暫時與額爾古納河相脱節,而成為內陸湖時,便自成為獨立水系。1950年代末期和1960年代初期,湖水位上漲,湖水面擴大,湖水又通過達蘭鄂羅木河流向額爾古納河,成為外流水系。1960年代末和1970年代,湖水位下降,又停止外流。從1984年開始水位又上漲,流向額爾古納河,外流入海。呼倫湖水系與額爾古納河水系有時相通同屬一個水系,有時分開各自成為獨立水系,時分時合,關係密切,隨水量而變,但不是內陸湖,而是屬於額爾古納河外流水系。同時,也反映出呼倫湖是一個伸縮性、吞吐性的湖泊。呼倫湖水系包括哈拉哈河、貝爾湖、烏爾遜河、烏蘭泡、克魯倫河、達蘭鄂羅木河等主要河流和湖泊。 [2] 
烏爾遜河,又稱鄂爾遜河,《蒙古秘史》稱“兀爾失温河”,《呼倫貝爾志略》稱“烏爾順河”。發源于貝爾湖,北流注入呼倫湖。烏爾遜河全長223.28公里,流域面積10528.27平方公里。河寬隨水量的多寡而變化,在中水位期一般河寬在60~70米,水深2~3米,枯水期僅1米左右。河底多為砂礫組成,河道比降小,水流平緩,河兩岸植被茂盛,餌食豐富,河內盛產鯉、鯰、自魚等多種魚類,是兩大湖內魚類產卵繁殖迴游的通道。 [2] 
克魯倫河,《漢書》稱“盧朐河”,《遼史》你“臚胸河”,《金史》稱“龍居河”,又稱“龍朐河”,《元史》稱“怯綠鱗河”、“怯魯連河”,明代改為“飲馬河”,清代稱“克魯倫河”。位於呼倫湖西南部,發源於蒙古人民共和國肯特山東麓,自西向東流,在新右旗克爾倫蘇木西北烏蘭思格爾進入中國境內,東流至東廟東南注入呼倫湖。河全長1264公里,在中國境內長206.44公里,河寬40~90米。河西岸為半荒漠的低山圍繞,河道彎曲,地表徑流不發育,沒有較大支流匯入。 [2] 

額爾古納河治理開發

額爾古納河牧區水利

遼代,呼盟地區便有契丹人在海拉爾河、烏爾遜河、克魯倫河一帶耕種,並築有水渠,今新右旗阿拉坦額莫勒鎮和新左旗阿木古郎鎮附近有古水渠遺址。 [5]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呼盟牧區除在少數牧民定居點有用柳芭、土筏子等材料築成的土井和日偽留下的軍用水泥管井外,幾乎沒有其他的水利工程。1941年鄂温克旗羣眾修建了一處引水工程,將部分輝河水引入左岸輝河故道供牲畜飲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牧區開始了水利工程建設工作。1954年,在國家支持下修建了自治區第一座牧業水利工程——輝河牧業用水工程。1958年建成鄂温克旗“三八”水庫和新左旗“八一”水庫。鄂温克旗錫尼河東蘇木牧民喜木嚴從1960年開始利用3年時間開挖了一條5公里的渠道,將泉水引到缺水草場上,解決人畜飲水問題。但是,由於工程數量少,工程標準低,呼盟牧區的畜牧業生產仍然處於“逐水草而居,逐水草而牧”的天然草原畜牧業狀況,人畜飲水主要依靠河、湖、泉、泡等天然水源和冬季降雪。因受牲畜飲水半徑的限制,畜牧業生產仍擺脱不了靠天養畜的被動局面。 [3] 
為提高呼盟牧區單位面積產草量,改善飼料結構,增加冬季飼草料貯備,發展飼草、飼料基地灌溉成為牧區水利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1970年由盟水利隊設計施工,修建了呼盟牧區第一座抽水站——新右旗呼倫蘇木藍旗廟抽水站,1972年竣工。設計揚程5米,安裝12HLB-40型混流泵,每小時出水量750噸,配套3110型45馬力柴油機,建96平方米磚木結構井房。輸水乾渠長1500米,其中漿砌石乾渠長900米,支渠長3000米。設計灌溉面積1400畝,其中菜田210畝、林地130畝、飼料地1060畝,投產後每年實灌面積300~400畝(畦灌和壠灌),是新右旗蔬菜生產基地之一。植樹43290株,是新右旗僅有的一塊人工林。 [6] 

額爾古納河防洪工程

1976年以後,防洪工程建設方面,完成了海拉爾河海拉爾市郊區段堤防全面加高培厚的建設任務,新建成海拉爾河嵯崗堤防,開工建設額左旗根河鎮防洪大堤。 [4] 
  • 牙克石市區防洪堤
牙克石市區防洪堤位於市區東免渡河左岸,始建於1957年,是呼盟林區的主要堤防。1957年4月,免渡河發生大洪水,洪峯流量為370立方米/秒,當時牙克石鎮尚未修建防洪堤,河水出槽漫延成災,洪水沿濱洲、牙林兩條鐵道之間湧向街區,使牙克石車站東西兩側居民遭受洪水災害,去免渡河的公路也被洪水淹沒,交通中斷。洪水過後,喜桂圖旗政府及時組織地方、林業、鐵路等系統職工羣眾,共同修築了位於鐵路大橋頭濱洲、牙林兩鐵道線之間的防洪堤,兩段總長339米。同時,修建濱洲線南、免渡河左岸的一段防洪堤。 [7] 
1965年,喜桂圖旗政府再次動員組織地方、林業、鐵路系統職工羣眾,在免渡河左岸修建一條南起牙林線鐵路路基、北至牙克石林業栲膠廠的防洪大堤,全長4.756公里。 [7] 
牙克石市防洪堤總長為5.095公里,保護牙克石市政府所在地的13萬人口、2000多畝耕地和大興安嶺林業管理局、栲膠廠、林管局中心醫院以及地方的乳品廠、制酒廠等大型企業。 [7] 
  • 額左旗根河鎮防洪堤
根河鎮是額左旗(現根河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地處根河中游右岸,整個鎮區坐落在根河、潮渣河的灘地上,鎮東、鎮南是根河、潮渣河,兩公里半小河橫貫根河鎮南北,把根河分割成大小不等的三塊。根河自建鎮以來,從未做過防洪工程的規劃設計。僅在1955~1956年斷斷續續修建約有5.5公里的防洪堤,但標準都不統一,堤線不連貫,斷面小、質量差,也不符合防洪標準和防洪要求。1984年,根河洪水氾濫,湧入鎮內,最大洪峯流量為636立方米/秒,相當於10年一遇洪水,這次洪水歷時6天,根河鎮有43個單位、3000多户居民、4000多畝耕地被淹,公路、鐵路中斷,損失木材100多立方米。1986年和1988年又發生兩次較大洪水,都給根河鎮的林業生產和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很大損失。 [7] 
為徹底清除洪水危害,全面規劃治理根河防洪工程,由額左旗政府牽頭,組織地方、林業、電業、鐵路等有關單位集資,請盟水利勘測設計院派出技術組對根河進行全面的勘測工作,並提出根河防洪工程的治理設計方案。新規劃設計的防洪工程包括防洪堤、截洪溝、堵截三部分,防洪堤全長15.25公里、截洪溝長950米,堵截工程三處。設計標準為20年一遇防洪標準。由國家、地方、林業、電業、鐵路共同投資558萬元,於1988年3月動工修建,預計1991年末全部竣工。 [7] 

額爾古納河航道航運

額爾古納河航道

額爾古納河自阿巴該圖至河口全長900公里。阿巴該圖至黑山頭的215公里為上游,該段河谷低窪、沼澤廣佈、水流分散、河牀紊亂,局部地段幾乎沒有主流,難以通航。黑山頭至吉拉林的257公里為中游段,該段河牀呈粗沙和泥沙結構,河牀較為穩定,叉流少,進行局部整治即可從事淺水輪船運輸。吉拉林至河口為下游,蜿蜒於高山狹谷之中,河牀較穩定,為通航河道。 [11] 
  • 吉拉林一河口
吉拉林至河口全長428公里,是呼盟唯一通航河道。1851年,呼倫貝爾地方佐領敖拉·昌興巡邊時,從黑山頭入額爾古納河航至河口入黑龍江至璦琿城。
19世紀初葉,額爾古納地區採金業興起,吉拉林至洛古河的航運有所發展,沿河設有簡易導航標誌和纖道。
日本侵佔中國東北後,為開闢黑龍江航運滿足其軍事需要,派客輪從黑龍江上航至吉拉林,並在右岸設立航標。日軍投降時將沿河大部分船舶破壞。此後在吉拉林至烏啓洛夫間僅有極小規模的民間運輸。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黑龍江省航道管理局負責該河段中方設標任務。1981年前,額爾古納河航標從河口設置到奇乾,1982年從奇乾設置至吉拉林。1989年,吉拉林至河口段中俄雙方都設有三等航標,中方設置293座。黑山頭至河口間有維護界河航標的船隻航行作業,若干軍用船隻巡邏及運送軍用物資。 [11] 
  • 海拉爾一紮賚諾爾
海拉爾河為額爾古納河的上源,全長709公里。海拉爾以上河段河道蜿蜒曲折、水淺灘多,難以通航。海拉爾至扎賚諾爾段長324公里,河寬150"-300米,淺灘及其他障礙較少,是一條良好的自然通航河道。1960年,海拉爾至嵯崗段曾設置簡易航標,並有一艘60馬力的拖輪從海拉爾河駛入達賚湖。1960----1961年,海拉爾至巴彥庫仁段(長80公里)曾開辦營運業務。 [11] 
  • 海拉爾一輝河口
伊敏河為海拉爾河的主要支流,全長539公里。1959`1960年,曾開闢海拉爾至輝河的航線。航線長42公里,可航行60馬力的拖輪及25噸駁船。由於該段水運運距長於陸運運距,且冰凍期長、河道窄、水淺、流急,曾多次發生船隻擱淺事故,終至停運。 [11] 
  • 呼倫湖
呼倫湖是中國北方第一大湖,長約100公里,平均寬約32公里,湖周長447公里,一般水深5.7米,是較理想的天然航道。湖北端通過達蘭鄂羅木河與扎賚諾爾煤礦鐵路專用線相接,湖南端西岸有克魯倫河注入,東岸有烏爾遜河注入,兩條河流經河道整治均可通行淺水小型船。湖面風大浪高,有礙航行安全。
1960年,滿洲里航運站開始在達賚湖上試航,航線由靈泉至新右旗寶東蘇木附近的硝礦,運距167公里。後將裝卸碼頭改為西河口,距阿拉坦額莫勒鎮35公里。1972年,為使貨物直達阿拉坦額莫勒鎮,黑龍江省交通廳投資95萬元,建造了一艘90立方米/小時絞吸式挖泥船。1977年8月在小河口試挖,1978年正式工作。因沒有防止回淤措施,隨挖隨淤,經兩年施工河道仍沒達到理想狀態。
此外,達賚湖上另有3條航線。其中靈泉至甘珠花長63公里,靈泉至東廟長112公里,靈泉至烏都魯長160公里。 [11] 

額爾古納河渡口

海拉爾河在海拉爾城北2.5公里處,自東向西流經扎賚諾爾向北匯入額爾古納河。出海拉爾城北行,必須過海拉爾河。
1864年前,海拉爾城西北5公里處有清政府設的官渡一處。
1900年後,俄國人在該處擺渡。1908年末,清政府將渡口的兩隻船、一處土房作價,從俄國人西奇提凡手中收回渡口,並租給船户陳炳魁經營。
1915年左右,渡口上架設了鐵索。20年代初,海拉爾渡I=1的渡船是由3只木船緊固、拚裝而成的寬10米的平台,載重量約5噸,渡船由人力牽動鐵索往返。渡口處河寬80~100米,行人車馬擺渡時間約15分鐘。
1930年,呼倫縣政府決定修建海拉爾木橋,設計橋長132米、寬4.3米,計劃造價1.6萬元(大洋),並選定海拉爾實業家傅顯廷承建。1932年前,海拉爾城西北敖包山下有一座木橋。1933年,日軍在敖包山下修建海拉爾河大橋(北大橋),海拉爾渡口停用。 [12] 

額爾古納河船塢

三八四船塢:1985年開始由國家陸續投資176萬元在額爾古納河邊建造,1989年竣工。船塢塢池面積5000平方米,碼頭設200噸級泊位3個,岸線長78米,貨棧佔地2000平方米,供船舶上下岸的滑道長100米,滑道周圍平台1500平方米,全部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另有捲揚機、空壓機、發電機組、輸電線路等配套設麓,還有船塢基地等設施600平方米 [10] 

額爾古納河運輸

  • 額爾古納河
19世紀末,隨着額古納河沿岸採金業興起,該河吉拉林至洛古河之間有木帆船往來航行,溝通了黑龍江的航運。
1908年,呼倫貝爾副都統宋小濂用兩艘木船裝載糧食等物資,從城北海拉爾河出發,順流而下入額爾古納河,給沿河邊界卡倫運送給養。因水流湍急,木船逆流而上十分困難,以後再沒航行。
日軍侵佔東北後,派客貨輪船從黑龍江上航至吉拉林。
50年代,額爾古納河吉拉林至奇乾(155公里)間有農村合作社的2只木帆船和森林經營所的1艘汽艇擔負小量貨物的運輸任務。往返航次一般需8天,其中下航2天、上航6天。如遇逆風時節,往返一次需半月甚至一個月以上。年內最多往返10個航次,少者2"3個航次,1956年僅航行4個航次。每年總運量為10"-50萬公斤。下行主要運輸糧食(1952年達50萬公斤)及日用百貨,上行僅運少量的土副產品,大多空載返航。1964年以後,額爾古納河上僅有維護界河航標的船艇及若干軍用巡邏艇往來。 [13] 
  • 海拉爾河、伊敏河
20世紀20年代,伊敏河、海拉爾河是呼倫貝爾水路運輸的重要航道。海拉爾城北幾公里河上有小汽艇4只,在兩河之間運送木材等物資。距海拉爾160多公里的牙多爾斯喀牙林場,每年在解凍期後利用伊敏河等4條河流放木筏。烏爾克其罕河林場(前沃倫措夫林場)利用海拉爾河等5條河流放木筏。1926年,經海拉爾河放筏的枕木40萬根,大木5萬根,經伊敏河放筏的枕木29萬根,大木1.2萬根。
1959年,中共呼盟委工業部決定開發海拉爾河航運。同年3月成立了海拉爾市航運籌備處,並在輝河磚廠、北山採石場、中央橋附近修建3個簡易碼頭。以後又修建輝河港池及與之配套的3條總長為2740米的輕便鐵路。
1960年,海拉爾航運籌備處改為航運站,並正式營業。航運站有職工40名,60馬力拖輪2艘,載貨駁船8只。航線為海拉爾至輝河口、海拉爾至巴彥庫仁鎮,主要運輸磚、砂、煤等物資。同年,應額右旗貨主要求,海拉爾航運站組成有3只船、16人的船隊,裝載日用百貨、雜貨等於7月13日從壩後出發,順海拉爾河而下入額爾古納河,航行21天到達吉拉林,後又航行至奇乾。這是海拉爾航運站從事的規模最大的一次水上運輸。後因木船逆水返航困難,將船隻留在當地,用於吉拉林至奇乾的小規模民間運輸,船工乘汽車返回海市。
由於水運與陸返之間短途運輸銜接不上,海拉爾至輝河口陸路距離23公里、水路距離42公里,海拉爾至巴彥庫仁陸路距離45公里、水路距離80公里,水運路程長於陸運路程,而且還要增加一次從碼頭到卸貨地點的短途運輸及裝卸,水運費遠遠高於公路運費,不受貨主歡迎。加之通航期短,只有單程貨、多次發生船隻擱淺事故等原因,1961年海拉爾航運站船隻停運。在通航的兩年中共運貨40072噸,航運站虧損5萬元。 [13] 
  • 呼倫湖
達賚湖航運站成立於1959年。1960年,由海拉爾航運站調撥4艘木帆船,在靈泉至寶東公社附近的硝礦之間試航,運距為167公里。每艘木帆船裝載能力為20噸,往返一次約10天。1964年,達賚湖航運站承建80馬力、拖載270噸的機動拖輪,抗風級為五級。1972`1973年,又建造2艘裝載能力分別為130噸、140噸的木駁船。航運站機動船隊的運輸能力達1萬噸。
1973年,達賚湖航運站改為航運公司。公司擁有200馬力拖輪1艘,駁船3艘、370噸位,挖泥船2稜、470馬力.
由於公路運輸迅速發展,水運無優勢可言.1980年2月達賚湖航運公司正式宣佈停運。1959~1979年.國家累計為航運站投資上百萬元,職工最多時達100餘人。21年間共完成貨運量45987噸。貨運週轉量4791235噸公里。對緩和當時運力緊張,促進牧區經濟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13] 
參考資料
  • 1.    近距離觀賞額爾古納河  .額爾古納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07-07]
  • 2.    呼倫貝爾盟地方誌編纂委員會 . 呼倫貝爾盟志 . 內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時間 . 1996:89-95
  • 3.    呼倫貝爾盟地方誌編纂委員會 . 呼倫貝爾盟志 . 內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時間 . 1996:1063
  • 4.    呼倫貝爾盟地方誌編纂委員會 . 呼倫貝爾盟志 . 內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時間 . 1996:1054
  • 5.    呼倫貝爾盟地方誌編纂委員會 . 呼倫貝爾盟志 . 內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時間 . 1996:1052
  • 6.    呼倫貝爾盟地方誌編纂委員會 . 呼倫貝爾盟志 . 內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時間 . 1996:1065
  • 7.    呼倫貝爾盟地方誌編纂委員會 . 呼倫貝爾盟志 . 內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時間 . 1996:1068
  • 8.    呼倫貝爾盟地方誌編纂委員會 . 呼倫貝爾盟志 . 內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時間 . 1996:86-87
  • 9.    呼倫貝爾盟地方誌編纂委員會 . 呼倫貝爾盟志 . 內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時間 . 1996:87
  • 10.    呼倫貝爾盟地方誌編纂委員會 . 呼倫貝爾盟志 . 內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時間 . 1996:1592
  • 11.    呼倫貝爾盟地方誌編纂委員會 . 呼倫貝爾盟志 . 內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時間 . 1996:1588
  • 12.    呼倫貝爾盟地方誌編纂委員會 . 呼倫貝爾盟志 . 內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時間 . 1996:1589
  • 13.    呼倫貝爾盟地方誌編纂委員會 . 呼倫貝爾盟志 . 內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時間 . 1996:1593-1594
  • 14.    額爾古納河  .額爾古納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3-11-13]
  • 15.    內蒙古自治區水文總站. 內蒙古自治區水文 . 內蒙古自治區出版社 . 1995 : 8
  • 16.    第二節 主要河流  .龍志網黑龍江省志·地理志[引用日期2023-11-13]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