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題漢祖廟

鎖定
《題漢祖廟》是唐代詩人李商隱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此詩詠漢高祖劉邦以天下為家,終成霸業;而項羽留戀故鄉,最終兵敗身亡事。此詩以極高的熱情歌頌了有志者的遠大抱負,表達了對漢高祖的崇羨之情。全詩氣勢恢宏,視野遼闊,色調明快,格調激昂。
作品名稱
題漢祖廟
作    者
李商隱
創作年代
唐代
出    處
全唐詩
作品體裁
七言絕句

題漢祖廟作品原文

題漢祖廟
乘運應須宅八荒,男兒安在戀池隍
君王自起新豐後,項羽何曾在故鄉 [1] 

題漢祖廟註釋譯文

題漢祖廟詞句註釋

①漢祖:即漢高祖劉邦。
②宅八荒:以八荒為宅院。八荒:八方荒遠的地方,此代指整個天下。宅:名詞的意動用法。
③池隍:水塘和竹田。隍:通“篁”,喻農舍、家園。
④君王:指劉邦。新豐:沛豐邑,劉邦的發跡之處。
⑤項羽:名籍,字羽,秦末反秦領袖,稱“西楚霸王”。 [1] 

題漢祖廟白話譯文

應當乘着有利的時勢去統一八荒,大丈夫怎能夠胸無大志貪戀故鄉。
劉邦做君王仿家鄉建立新豐之時,項羽的衣錦還鄉早成了一枕黃梁。 [2] 

題漢祖廟創作背景

此詩是作者早年間遊歷漢高祖故鄉時有感而發的即興之作。此詩作於大中四年(850),時作者在徐州盧弘止幕府任節度判官。 [3]  [4] 

題漢祖廟作品鑑賞

題漢祖廟文學賞析

詩人在遊高祖太廟時,目睹一代帝王的偉業豐功,心緒高漲,也很想有一番作為,於是開篇便表達了這種志向和抱負:乘運應須宅八荒,男兒安在戀池隍。據《史記·始皇本紀》:“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併吞八荒之心。”句意為:是男兒就應該有遠大的抱負,不該眷戀家園,而應以天下為家,建功立業。
“君王自起新豐後,項羽何曾在故鄉。”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陳勝揭竿而起後,天下英雄羣起而響應,劉邦等人在沛縣起兵,項梁、項羽叔侄亦在江東舉起反秦大旗。漢元年(公元前206年)十月,劉邦率先駐軍霸上。十一月中,項羽亦率諸侯徵西,攻破函谷關;次年正月,自立西楚霸王。漢五年(公元前202年),劉邦與諸侯兵共擊楚軍,與項羽決戰,淮陰侯以三十萬兵馬當之,最終使其大敗垓下。句意為:高祖自新豐起兵後,項羽又何曾在故鄉待過。雖然二人同時舉兵反秦,但成敗異變,功業相反。高祖建立了皇統大業,而項羽卻戰敗自刎。
詩人在這裏用了很鮮明的色調來讚譽高祖,並以項羽作襯突出了高祖建漢的氣勢恢弘。意即,劉邦和項羽雖然都同為反秦義軍的領袖人物,可最後的勝利還是不可避免地歸了劉邦,這是一種王者之風對霸者之風的勝利,項羽大敗垓下是一種歷史必然。詩人立志要效仿高祖幹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
此詩起筆氣勢恢弘,視野遼闊,給整首詩添上了明快、激昂的色調。 [3] 

題漢祖廟名家點評

清·何焯:宅八荒者可以自起新豐,戀池隍者終不能故鄉晝錦,相形最妙。(《義門讀書記》)
清·屈復:同離故鄉,成敗不同;雖曰天數,不無人事,創論卻是真理。(《玉溪生詩意》卷七) [5] 

題漢祖廟作者簡介

李商隱,唐代詩人。字義山,號玉溪生、樊南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人。開成(唐文宗年號,836—840)進士,曾任縣尉、秘書郎和東川節度使判官等職。因受牛李黨爭影響,被人排擠,潦倒終身。所作詠史詩多託古以諷時政,無題詩很有名。擅長律絕,富於文采,構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獨特風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隱晦之病。他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温庭筠合稱為“温李”,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風格相近,且都在家族裏排行十六,故並稱為“三十六體”。有《李義山詩集》。 [6] 
參考資料
  • 1.    於海娣 等.唐詩鑑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389頁
  • 2.    張慶著.張慶文集 第6卷 賞析篇:江蘇教育出版社,2009.03:第447頁
  • 3.    叢書編委會編著.唐詩一萬首精選: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2.06:第272頁
  • 4.    繆鉞 ,張志烈主編.唐詩精華:巴蜀書社,1995.06:第841頁
  • 5.    黃世中註疏.類纂李商隱詩箋註疏解 第5冊:黃山書社,2009.11:第3396頁
  • 6.    蕭滌非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140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