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題東林寺元祐上人院

鎖定
《題東林寺元祐上人院》是晚唐五代著名的文學家黃滔的一首五律。
中文名
題東林寺元祐上人院
年    代
晚唐
作    者
黃滔
體    裁
五律

題東林寺元祐上人院作品原文

題東林寺元祐上人院
廬阜東林寺,良遊恥未曾。
半生隨計吏,一日對禪僧
泉遠攜茶看,峯高結伴登。
迷津出門是,子細問三乘。 [1] 

題東林寺元祐上人院詞語註釋

東林寺:寺名。在今江西廬山。晉太元中,慧遠法師在江州刺史桓伊資助下建成。唐會昌三年寺廢,大中三年復修。宋改名太平興國寺。解放以來,經過修葺,已成為廬山古蹟之一。參閲《全唐文》卷二六四李邕《東林寺碑序》。
廬阜:廬山。南朝梁劉孝綽《酬陸長史倕》詩:“廬阜高名,岧岧凌太清。”唐孟浩然《夜泊廬江聞故人在東林寺以詩寄之》:“江路經廬阜,松門入虎溪。”元辛文房《唐才子傳·劉慎虛》:“﹝劉慎虛﹞後欲卜隱廬阜,不果。”
迷津:佛教語。指迷妄的境界。唐敬播《序》:“廓羣疑於性海,啓妙覺於迷津。”《醒世恆言·黃秀才徼靈玉馬墜》:“望羅漢指示迷津,救拔苦海。”郭沫若《南冠草》第一幕:“只要他們識破迷津,那便回頭是岸。”

題東林寺元祐上人院作者簡介

黃滔(生卒年不詳),唐末五代詩人。字文江,莆田(今屬福建)人。乾寧二年(895)進土,官至監察御史裏行。五代時,投奔閩王王審知。有《黃御史集》。《全唐詩》存其詩3卷。 [2] 
參考資料
  • 1.    全唐詩:卷704_25:揚州:揚州詩局刻本:清代
  • 2.    本書編委會編,唐詩觀止 下,學林出版社,2015.08,第13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