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題元丹丘潁陽山居

鎖定
《題元丹丘潁陽山居》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作品。此詩描寫友人元丹丘的隱居環境和閒情逸致,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嚮往之情。
作品名稱
《題元丹丘潁陽山居》
作    者
李白
創作年代
盛唐
作品出處
《全唐詩》
文學體裁
五言古詩

題元丹丘潁陽山居作品原文

《題元丹丘潁陽山居1》並序
盛唐·李白
丹丘家於潁陽,新卜別業。其地北倚馬嶺,連峯嵩丘,南瞻鹿台,極目汝海,雲巖映鬱,有佳致焉。白從之遊,故有此作。
仙遊渡潁水2,訪隱同元君3。忽遺蒼生望4,獨與洪崖羣5
卜地初晦跡6,興言且成文。卻顧北山斷,前瞻南嶺分7
遙通汝海月8,不隔嵩丘雲9。之子合逸趣,而我欽清芬10
舉跡倚松石,談笑迷朝曛。益願狎青鳥,拂衣棲江濆11 [1] 

題元丹丘潁陽山居註釋譯文

詞句註釋
1.題下有“序”雲:“丹丘家於潁陽,新卜別業。其地北倚馬嶺,連峯嵩丘,南瞻鹿台,極目汝海,雲巖映鬱,有佳致焉。自從之遊,故有此作。”元丹丘,太白至交,為道士,天寶初為西京大昭成觀威儀。見《玉真公主祥應記》碑。太白之識玉真公主,或即元丹丘引薦。潁陽,唐縣名,治所在今嵩山之南河南登封潁陽鎮。潁陽山居,指元丹丘在潁陽新築別業。山居,山中的居處。謝靈運《山居賦序》:“古巢居穴處曰巖棲,棟宇居山曰山居,在林野曰丘園,在郊郭曰城傍。”
2.潁水:源出河南登封西南,至安徽壽縣正陽關入淮。
3.元君:指元丹丘。
4.蒼生望:百姓所望。《晉書·謝安傳》載,謝安高卧東山,徵西大將軍桓温請為司馬,過江諸人相與言日:“安石不肯出,將如蒼生何!”
5.洪崖:傳説中的仙人。或説即黃帝臣子伶倫,帝堯時已三千歲,仙號洪崖。此借喻元丹丘。,
6.晦跡:隱居匿跡。
7.“卻顧”二句:即詩序所説“北倚馬嶺”,“南瞻鹿台”。北山,指馬嶺。《元和郡縣圖志》五河南府密縣:“馬嶺山,在縣南十五里,洧水所出。”南嶺,指鹿台山。《一統志》汝州:“鹿台山在州北二十里,有台狀若蹲鹿。”
8.汝海:指汝水流域。枚乘《七發》“南望荊山,北望汝海”,《文選》李善注:“稱汝海,大言之也。”
9.嵩丘:指嵩山。在今河南登封。
10.清芬:喻美德。陸機《文賦》:“誦先人之清芬。”
11.“益願”二句:謂有隱遁之意。江淹《雜體詩-阮步兵》:“青鳥海上游。”《文選》李善注引《呂氏春秋》曰:“海上有人好青鳥者,朝至海上而從青遊。青至者前後數百。其父日:‘聞汝從青遊,盍取來?吾欲觀之。’其子明旦至海上,羣青翔而不下。”青鳥,海鳥。或説為鷗烏。典與鷗鷺忘機近似。拂衣,振衣。表示隱居。江漬,江濱。 [1]  [2] 
白話譯文
到處遊訪仙人,今天渡過潁陽河,來拜訪隱士元丹丘。老元啊,你怎麼丟棄天下蒼生的願望,不去當官,卻喜歡與洪崖仙人在一起?
當初選擇此地建山居的目的就為了幽靜隱蔽,每次的議論都足稱美文。此地好風景,北面是馬山的斷崖峭壁,南面是鹿台山。
溪水連通汝河,共享一輪明月,山峯與嵩山相接,同分漫天白雲。你這個人真有閒情逸致,我可是把你佩服得不行。
你在山泉松風裏就可發跡,笑看朝暮雲飛雨落。而我卻更喜歡四處遊玩,與青鳥為伴,棲息江湄。

題元丹丘潁陽山居創作背景

太白與丹丘為莫逆之交,時相與遊從。丹丘身為道流,或出或處,或顯或隱,徘徊於江湖魏闕之間。太白涉足終南捷徑,丹丘當是重要引路人之一一。故《西嶽雲台歌》有求援引之意。丹丘當是於離開長安後,隱居潁陽,太白因從之遊。其《題元丹丘山居》、《元丹丘歌》,當亦此遊之作 [2] 

題元丹丘潁陽山居作品鑑賞

本文是李白於開元十五年(公元727年)夏天遊汝、洛時題寫在元丹丘的潁陽山居一詩,詩前並有一《序》。元丹丘:唐道人,李白與之交厚。李前後寫給元氏的詩文有十餘篇;從其內容看,似乎本詩文應寫在與元氏初交之時。潁陽:《唐書·地理志》雲,河南道洛州有潁陽縣,載初元年(武則天,公元689年)析河南、伊闕、嵩陽置武林縣,開元十五年更名潁陽,西北有大谷故關,倚箔山有鍾乳。清人王琦評價此詩説:“詩意謂潁陽別業,固盡丘壑之美,而已之所好更在江湖,是以欲與青烏相狎而棲息江漬。”是得李白本詩之意。雖説李白本詩《序》中説:“白從之遊,故有此作”,詩中也説到“之子合逸趣,而我欽清芬。舉跡倚松石,談笑迷朝曛”;但他還是要“益願狎青鳥,拂衣棲江潰”,還是要迎接風浪、雲遊四海,這一直是李白出川以來的心情。 [3] 

題元丹丘潁陽山居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説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峯。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 [4] 
參考資料
  • 1.    (唐)李白著;林東海編著 .《黃河之水天上來:李白卷》 :河南文藝出版社,2003:19頁
  • 2.    (唐)李白著;林東海編著.《黃河之水天上來:李白卷》 :河南文藝出版社, 2003 :20頁
  • 3.    閔靜.《李白寓居安陸詩文選注》 :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6
  • 4.    《辭海》(縮印本).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152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