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頹靡

鎖定
頹靡,漢語詞語,拼音:tuí mǐ,釋義:委靡;衰敗。出自《浮查賦》。
中文名
頹靡
拼    音
tuí mǐ
字    義
精神不振
出    自
《浮查賦》

目錄

頹靡釋義

委靡;衰敗

頹靡出處

晉·庾闡《浮查賦》:“故能紆餘盤骪森蕭頹靡,陽飄飈結,華裂水灑。”

頹靡例句

唐·陳子昂漢州雒縣令張君吏人頌德碑》:“則我府君當欽明之世,承苛慝之燼,緝頹靡之餘。”
陳子昂《修竹篇》詩序:“每以永嘆,思古人,常恐逶迤頹靡,《風》《雅》不作,以耿耿也。”
唐 李白《金門答蘇秀才》詩:得心自虛妙,外物空頹靡。 [2] 
宋·朱熹:“不奮發,則心日頹靡;不檢束,則心日恣肆”。
明·歸有光 《與周澱山書》之三:“不顧紀綱決裂,風俗頹靡,人心紛亂而莫可收拾。” [1] 
張居正 《陳六事疏》:“但近來風俗人情,積習生弊,有頹靡不振之漸,有積重難反之幾。若不稍加改易,恐無以新天下之耳目,一天下之心志。”
李大釗《警告全國父老書》:“ 民國 初年,朝野上下之忘仇寡恥,徒事內爭,頹靡昏罔之人心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