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頸環嵌線螺

鎖定
頸環嵌線螺(Ranularia gutturnium (Roeding ,1798))是嵌線螺科嵌線螺屬的一種動物。
中文名
頸環嵌線螺
拉丁學名
Ranularia gutturnium (Roeding ,1798)
動物界
嵌線螺科
亞    科
嵌線螺亞科
嵌線螺屬
命名者及年代
(Roeding ,1798)

頸環嵌線螺形態特徵

南海底棲標本,海南(三亞、陵水新村、南沙羣島)等。共33個標本。
貝殼後端呈球形,前溝甚長呈棒狀,整個貝殼如擊鼓之槌。殼質堅厚結實。螺層約7層,縫合線淺,細溝狀。螺旋部小,呈低圓錐形,體螺層膨圓。殼頂尖,常被損壞。殼頂除 2.5 層光滑外,其餘各層上部具弱的縱橫肋紋,在下部數層和體螺層上具有比較發達的螺肋和較稀少的縱肋,這兩種肋在螺層的中部互相交叉形成角狀突起。在較強的縱肋間還有較細弱的肋紋,細弱的螺肋紋二者相互交叉使殼面形成許多小的顆粒狀或半環狀的結節。縱腫肋通常僅見於體螺層及次螺層上。殼面黃白色,殼頂2.5層為淡褐色。殼表被有黃褐色的殼皮和殼毛,在體螺層背面的縱肋上殼毛較長,其下並有一條縱行的褐色線紋,縱腫肋上具有黃褐色斑塊。殼口卵圓形,淡黃色或杏紅色,富有光澤,甚是美麗。外唇極厚,內緣具發達的齒7枚,其外緣具有二塊褐色的斑;內唇延伸翹起呈片狀,軸唇有數個弱的褶襞。前水管溝極長,呈半管狀,中部微彎曲。具角質厴,褐色,少旋,核位於內側近中央下方。
標本測量 (mm)
殼高 73.0 68.0 59.O 51.O 42.O
殼寬 34.6 31.0 30.5 23.5 19.0 [1] 

頸環嵌線螺生長環境

生活在潮下帶淺海水深10餘米泥沙質海底。Reeve(1844)記載水深12.8m,沙質海底。

頸環嵌線螺分佈範圍

國內分佈: 台灣(澎湖羣島),南海
國外分佈: 日本,菲律賓各島嶼,斐濟羣島,夏威夷羣島,新喀里多尼亞,澳大利亞,印度洋的坦桑尼亞,留尼汪島等地。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