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頸槽蛇

鎖定
頸槽蛇(Rhabdophis nuchalis (Boulenger,1891))是遊蛇科頸槽蛇屬的一種動物。
頸槽蛇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2] 
中文名
頸槽蛇
拉丁學名
Rhabdophis nuchalis (Boulenger,1891)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爬蟲綱
有鱗目
遊蛇科
頸槽蛇屬
亞    目
蛇亞目
命名者及年代
Boulenger,1891

頸槽蛇形態特徵

鑑別特徵 有頸槽,中段背鱗15行,上唇鱗6 (2-2-2),下唇鱗8或7為主,顳鱗1+2(2/3)或1+1(1/3),腹鱗十尾下鱗數平均214.1 。
描述依據標本 四川萬源1雄,陝西周至3雌、寧陝1雄10雌2幼,共2雄13雌1幼。
形態描述 全長雄性(n=47) 462-737(平均617.7) mm,雌性(n=12) 372-782(平均609.4) mm,
頭背橄欖綠,上唇鱗色略淺,部分鱗緣黑色;頭腹面灰褐色。軀幹及尾背面橄欖綠,雜以絳紅及黑斑,鱗間皮膚白色;腹面磚灰色,密綴絳紅,後半尤甚。
頰鱗1;眶前鱗1,少數為2;眶後鱗3,少數為2;顳鱗1+1或1+2;上唇鱗6, 2-2-2式,第五枚最長,亦有個別為5或4,僅第三枚入眶者;下唇鱗8 (53.4%)或7(39.5%),很少為6(6.2%),前4(個別為3或5)枚切前頷片。背鱗通身15行,除兩側最外1(很少為2)行平滑外,餘均具稜。腹鱗雄性(n=54) 155-169枚,平均161.4枚,雌性(n=12) 156-167枚,平均161.3枚;肛鱗二分;尾下鱗雙行,雄性(n=48) 50-60,平均56對;雌性(n=11)43-60,平均55對。
湖北利川標本半陰莖達第10-11尾下鱗,雙葉型,分叉點在第8尾下鱗;精溝在半陰莖分叉點處分叉,向心式到兩葉中央;通體具刺,刺小而硬,鈎形,皮膚呈杯狀凹,基部有1枚大刺。半陰莖外翻呈“Y”型(張服基等,1984)。
文獻記載:Boulenger (1891)記本種全模標本湖北宜昌4雌背鱗通身15行,上唇鱗6 (2-2-2),腹鱗154-165,尾下鱗46-50對。甘肅天水、徽縣、文縣29雄25雌,後顳鱗2,少數為1,偶有3;上唇鱗6 (2-2-2),少數5 (2-1-2);下唇鱗8或7,偶有9;背鱗通體15行,僅最外1-2行光滑;腹鱗雄性155-169,雌性156-171;尾下鱗雄性(n=26) 49-63,雌性(n=22) 42-61對(馮孝義,1981)。 [1] 

頸槽蛇生長環境

多生活於海拔1000 m以上的山區,路邊、草叢石堆、耕作地或水域附近都可發現。白天活動,吃蚯蚓或蛞蝓等。卵生。
垂直分佈:620(甘肅東南)-1860 m(貴州興義七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