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頸動脈竇

鎖定
頸動脈竇位於頸內動脈的起始部。此處血管壁略薄而管腔微膨大,故稱頸動脈竇。除反芻動物以外,幾乎所有哺乳動物均有頸動脈竇。其機能解剖特點是竇壁外膜發達,內含大量膠原纖維,中膜平滑肌稀少,彈性纖維較多。在竇壁的外膜深層有壓力感受性神經末梢裝置,即頸動脈竇壓力感受器;在竇腔腹側面有化學感受性神經末梢裝置,即頸動脈化學感受器。
中文名
頸動脈竇
外文名
internal carotid sinus
別    名
壓力感受器
位    於
平甲狀軟骨上緣處

頸動脈竇頸動脈竇的組織學與胚胎學

頸動脈竇為頸總動脈分支處和頸內動脈起始端的膨大部,見於除反芻類的所有哺乳類。生理學的研究證實,此部為主要的壓力感受器,感受血壓變化的刺激。它的感覺神經來自舌咽神經分出的頸動脈竇神經。另外,主動脈弓和頸總動脈也有壓力感受器,主動脈弓的也起較重要的作用。
光鏡的研究見到,頸動脈竇血管壁中膜很薄,彈性膜較多,平滑肌較少。外膜也較薄。有髓神經纖維進入外膜和中膜交界處時失去髓鞘,形成豐富的分支。這些分支形成大小不等的神經末梢,分佈於外膜內層。這些神經末梢可能感受血壓升高時血管壁擴張的刺激,傳入腦反射性地使內臟血管擴張,心率減慢,血壓下降。[1]
電鏡研究表明,神經纖維分支在外膜中顯著膨大,形成大小不等的兩類神經末梢:①小型末梢:直徑600~2000nm,含許多線粒體,分佈於外膜和外膜與中膜交界處,位於彈性纖維和平滑肌之間;②大型末梢:大小為5000~8000nm,也含較多的線粒體,主要分佈於外膜。另外,軸突的中途或末段也可形成富有線粒體的膨大部,可能也有感受功能。神經末梢都有呈分支狀的特殊細胞圍繞,大概屬神經膜細胞。有的學者認為,細胞和所包繞的神經末梢共同組成一個功能單位。但這些超微結構與功能的關係尚不瞭解。

頸動脈竇解剖結構

1、頸動脈竇:
頸動脈竇的結構和功能與頸動脈體完全不同。頸動脈竇在頸內動脈的基部或頸總動脈分叉處,此處動脈壁變薄,壁內肌肉少而彈性組織增加,其內神經來自舌咽神經感覺神經末梢,為壓力感受器,其作用為將血壓的衝動傳至延髓的血管舒縮中心,調節血壓和心律。刺激頸動脈竇內的神經末梢可導致心跳減慢和血壓下降。
全身的壓力感受器並不限於頸動脈竇,右鎖骨下動脈和主動脈弓處也有類似的功能,因此除去一側或兩側的頸動脈竇的感覺神經,對血壓並無影響。
有意義的是它對壓力特別敏感,甚至很小的壓力,即可導致心跳緩慢,血壓下降,甚至喪失知覺。作頸淋巴清除術當處理到頸動脈竇時,麻醉師可發現血壓突然顯著下降,並伴有脈搏減慢。如麻醉師發現此種情況,可用1%利多卡因1~2ml注射頸總動脈分叉處的外膜,可立即解除這種現象。
支配頸動脈體和頸動脈竇的神經大部或全部來自舌咽神經,其經頸內動脈和頸外動脈之間的結締組織內下降,或沿着頸內靜脈下降。該神經與迷走神經的頸上神經節有聯繫。在處理頸動脈分叉處時,應在頸內動脈和頸外動脈之間,或頸內動脈外膜內注射利多卡因,以免刺激頸動脈竇導致心跳減慢和血壓下降。
2、頸內動脈:
頸內動脈是頸總動脈終支之一,主要分佈於腦和視器。在頸動脈三角內,於甲狀軟骨上緣平面以上發自頸總動脈。初居頸外動脈後外側,繼向上經二腹肌後腹深面轉至其後內側,沿咽側壁上行至顱底,穿頸動脈管入顱。頸內動脈分為顱內、顱外兩部分(顱內部詳見腦的血管)。顱外部即頸部,與頸內靜脈和迷走神經伴行,三者的後方為頸交感幹。頸內動脈借莖突舌肌和莖突嚥肌同頸外動脈隔開。頸內動脈顱外部不發支。據報道也有少數發出咽升動脈(4%)和枕動脈(1%)。
3、頸外動脈:
頸外動脈是頸總動脈的終支之一,平甲狀軟骨上緣自頸總動脈發出。先在頸內動脈的前內側,然後轉向前外側上升至下頜關節處分為上頜動脈和顳淺動脈兩個終支。頸外動脈在頸動脈三角內的一段位置表淺,可在此處施行頸外動脈手術。頸外動脈除分為兩條終支外,在沿途向前發出甲狀腺上動脈、舌動脈和麪動脈三支;向後發出胸鎖乳突肌動脈、枕動脈和耳後動脈三支;向內側發出咽升動脈。它們分佈於除腦和眼以外的頭頸部各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