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領角鴞

鎖定
領角鴞又俗稱為貓頭鷹,是鴞形目鴟鴞科角鴞屬的貓頭鷹 [8] 體長約24cm的小型貓頭鷹。上體灰褐色或沙褐色,雜有暗色蟲囊狀斑塊和黑色羽幹紋;耳羽簇明顯,後頸基部有乳白色領環;下體皮黃,並具黑色條紋。虹膜紅褐色,嘴及腳污黃色。 [9] 
領角鴞在中國分佈於東北、華北、西南、華中及華南部分地區;俄羅斯、朝鮮半島、日本及南亞和東南亞各國等亦有分佈 [10] 領角鴞在中國華南為留鳥,在東北至陝西南部為夏候鳥。鼎湖山見於半邊山、白雲寺、地質療養院、旱坑及飛天燕。通常夜行性,白天多躲藏在濃密的樹林間,繁殖季叫聲哀婉。捕獵能力傑出,主要捕食小型鳥類、鼠類、蜥蜴及昆蟲等 [11] 繁殖期為3~6月份。通常營巢於天然樹洞內,或利用啄木鳥和喜鵲廢棄的舊巢。每窩產卵2~6枚,白色卵圓形,雌雄親鳥輪流孵卵 [12] 
領角鴞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一無危(LC)。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Ⅱ級 [13] 數量稀少,已列人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屬國家二級保護鳥類。 [14] 
中文名
領角鴞
拉丁學名
Otus lettia
外文名
Collared Scops Owl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鴞形目
鴟鴞科
角鴞屬
領角鴞
亞    綱
今鳥亞綱
亞    種
5亞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Pennant,1769
保護級別
無危(LC)IUCN標準、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 [3]  [6] 

領角鴞形態特徵

領角鴞
領角鴞(10張)
領角鴞體長23-25釐米,翼長158-188毫米。尾長75-102毫米,體重100-170克。雌性通常比雄性更大更重。面部圓盤呈暗黃色,帶有一些暗淡的同心圓斑。
上體呈斑駁淺黃褐色,有斑點和雀斑,帶有黑色和淺黃色,以及淺灰黃色(灰褐色變種)或棕褐黃色(紅褐色變種)。肩胛處有淡黃色的羽毛,在翅膀上形成一條模糊的條紋。後頸上有兩個淺色的領子。
下體呈淺棕色,帶有小箭頭狀軸狀條紋。該物種的腳趾基部有羽毛,呈肉灰色至暗橄欖色,帶有黃白色的腳墊。爪子的顏色與腳趾相同。
虹膜為深棕色至橙棕色。呈角質狀綠色,尖端較淺。下頜呈淡黃色。 [1] 

領角鴞生活習性

領角鴞是一種夜行動物,白天很少見到。白天棲息在茂密的枝條上,佇立棲息,一動不動。
發出單一的、柔和的叫聲“buuo”,每隔大約12-20秒重複一次。鳴叫聲可能會持續15分鐘或更長時間。
主要以甲蟲、蚱蜢和其他昆蟲為食,但也會吃蜥蜴、老鼠和小鳥。 [1] 

領角鴞棲息環境

領角鴞棲息於森林、灌木叢、次生森林,以及開闊的鄉村和城鎮周圍的樹林和竹林。棲息高度從平原至海拔約2400米的山地。 [1] 

領角鴞分佈範圍

分佈於孟加拉國、不丹、柬埔寨、中國、印度、印尼、老撾、馬來西亞、緬甸、尼泊爾、巴基斯坦、泰國和越南。 [3] 
從喜馬拉雅山脈東部起,從尼泊爾東部到阿薩姆邦,南部到孟加拉東部、緬甸、泰國、中國南部(包括海南島和台灣島)。 [3] 
領角鴞分佈圖 領角鴞分佈圖 [3]

領角鴞繁殖方式

繁殖季節為2-5月。巢築在天然空洞,樹幹或枯死的樹樁上的啄木鳥洞中。多在2-5米左右或更高的中等高度。通常每窩產3-4枚卵,有時5枚,平均32.3×28毫米。 [1] 

領角鴞亞種分化

領角鴞(5亞種)

中文名稱
學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領角鴞喜馬拉雅山亞種
Otus lettia erythrocampe
(Swinhoe, 1874)
2
領角鴞台灣亞種
Otus lettia glabripes
(Swinhoe, 1870)
3
領角鴞指名亞種
Otus lettia lettia
(Hodgson, 1836)
4
領角鴞華東南亞種
Otus lettia plumipes
(Hume, 1870)
5
領角鴞海南亞種
Otus lettia umbratilis
(Swinhoe, 1870)
[2] 

領角鴞保護現狀

領角鴞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年 ver3.1——無危(LC)。 [3]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2021年2月5日)二級。 [5] 

領角鴞種羣現狀

全球物種數量規模尚未量化,但據報道該物種分佈廣泛且在當地很常見(1999年)。
趨勢證明:在沒有任何下降或重大威脅的證據的情況下,認為該物種種羣是穩定的。 [3] 

領角鴞相關報道

2022年5月15日上午,永春縣蓬壺鎮有羣眾看到一隻可愛的幼鳥在地上淋雨,撿起來後送到蓬壺派出所進行求助。隨後派出所將幼鳥移送到永春縣野生動物救助站。工作人員確認這隻幼鳥為領角鴞,是鴟鴞科、角鴞屬的貓頭鷹,為國家Ⅱ級保護動物。 [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