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領催

鎖定
領催,漢語詞語,拼音是lǐng cuī,意思是清代官名。 [1] 
中文名
領催
拼    音
lǐng cuī
解    釋
清代官名
注    音
ㄌㄧㄥˇ ㄘㄨㄟ

目錄

領催解釋

清代官名。滿語"撥什庫"的漢語意譯。司佐領內的文書俸餉。 [1] 
清朝八旗軍下級軍官。滿語撥什庫”。順治元年(1644),定滿、蒙八旗每佐領下六人,漢軍八旗每佐領下設四人。由“馬甲”(即八旗驍騎營之士兵)內選充,滿、蒙八旗兼於本佐領識字護軍內挑補。康熙四十三年(1705),滿、蒙每佐領下裁一人。掌登記檔冊、支領官兵俸餉。

領催出處

清·魏源聖武記·卷十一》:“至於八旗禁旅,雖分隸都統,然惟驍騎營之馬甲、領催、匠役隸之。”自注:“馬甲之優者選為領催,以司冊籍、俸餉。”
清·和邦額《夜譚隨錄·某領催》:“內務府領催某甲,家在阜城門外某莊。”
清史稿·食貨志一》:“有隱匿壯丁入官,伊主及佐領、領催各罰責有差。”
參考資料
  • 1.    領催  .在線漢語詞典[引用日期2018-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