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頓悟成佛

鎖定
頓悟成佛是佛教關於成佛的方法、途徑的一種主張,與“漸悟”成佛相對。指無需長期【修行】,一旦把握到佛教的真理,即可以突然覺悟成佛。一般認為,禪宗內部“北宗”神秀側重漸修,“南宗”惠能提出頓悟成佛。惠能説“一聞言下便悟,頓見真如本性”。他們認為實現成佛的途徑只能是到“心”中尋找,即所謂“本性是佛,離性別無佛”,“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在南宗看來,只要懂得見性成佛的道理,實行“無念為宗”的修行方法,不必注重一切外在的宗教形式,就可以頓悟成佛。
中文名
頓悟成佛
釋    義
頓者頓除妄念,悟者悟無所得
定    義
佛教關於成佛的方法
修    行
修心又四

目錄

頓悟成佛理解方式

頓者頓除妄念,悟者悟無所得,也就是把一切雜念妄想、分別執著徹底除遣掉,名為“頓悟”。用什麼方法才能除遣一切雜念妄想呢?當然是要用觀察染淨一切諸法皆無實體、我我所性了不可得的方法,來加以除遣了。只不過這種觀察諸法實相、除遣雜念妄念的方法,一定是要在止惡修善、廣度所有眾生的現實生活中來完成的,妄念遣盡,法性覺悟圓滿,便成轉識成智、具足圓滿功德的佛果,故名“成佛”。

頓悟成佛頓悟

頓悟成佛的“頓悟”二字,有如下諸義:一是從當下修心而言頓悟;二是從抓綱抓總而言頓悟;三是從見諸法實相而言頓悟;四是從轉變前六識的認識、依相解脱而言頓悟;五是對信心不足的怯弱眾生而言頓悟;六是依“成滿”二字而言頓悟。
從當下修心而言頓悟者
從當下修心而言頓悟者,修心又四:
1、學佛修行者首先應該具報恩心。所謂報父母恩、三寶恩、國土恩、眾生恩,本着報如上諸恩而學佛。
2、具慚愧心。常時檢查自己的錯誤和缺點,本着惠能所説:“常見自己過,與道即相當”見《壇經》的教導,反省改正。對自己不足的地方,如才德和智慧,應該精進學修,力求成就才是。
3、具歡喜心。古人説:“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學佛之人一定要看得破,放得下,內心安樂,不為物累。若見他人離苦得樂、破迷開悟時,不僅不生妒忌,反而應該隨喜讚歎,心生歡喜。
4、具菩提心。菩提心對學佛者來説是最重要的了。一個人是不是真正在學佛,首先就看他是不是具備有菩提心,如果學佛多年,而不具有菩提心,那也是名義上的佛教徒;如果具有菩提心,無論他是什麼樣的身份,就是出家,就是具足,就是真正的佛弟子。因為菩提是覺義,此有自覺與覺他兩個方面的意義。自覺是上成佛道,覺他是下化眾生,發上成下化、自覺覺他的廣大心,就是菩提心。所謂“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以此誓願,堅住心中,永不亡失,長期實踐,是為具菩提心。其實學佛修行很簡單,一是發堅固的大菩提心,二是長期依所發的大菩提心認真躬行實踐,三是最終將大菩提心修習圓滿。依此三個步驟行持,定成佛道。此四心中,具前三心,亦可稱為菩提心,若成就後一心,也可包括前三心。
具此如上四心,是為從當下修心所説的頓悟。
從抓綱抓總而言頓悟者
從抓綱抓總而言頓悟者,抓綱抓總又三:
1、求真善知識開示。什麼是真善知識呢?一是多聞,二是具證,三是有大悲心,四是善説,五是常生歡喜心。這是無著菩薩在《六門教授習定論》中所説善知識的標準。若據《涅槃經》和《華手經》所説“自修菩提,亦能教人修行菩提,名善知識”。
(《涅槃經》卷二十三説:“自修菩提,亦能教人修行菩提,以是義故,名善知識。……諸佛菩薩名善知識。善男子!譬如船師,善度人故,名大船師;諸佛菩薩亦復如是,度諸眾生生死大海,以是義故,名善知識。”《華手經》卷十也説:“若有四法,當知是為善知識也。何等為四?一能令人入善法中;二能障礙諸不善法;三能令人住於正法;四常能隨順教化。”)
2、依法印標準而學法。三藏教海,茫茫無邊,不知如何下手而修學。這就要求學佛的人必須掌握一定的標準,即“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的三法印以及“大乘一實相印”來受學通達如來一代聖教。與法印相符合的教法,是為佛法,反之則非是佛法。
3、在當下的每一見聞覺知上,實踐聖教,不取不捨。學佛最難的是在生活中長期實踐行持。如何行持?即應本着《證道歌》中所説:“取不得,捨不得,不可得中只麼得”的教導來行持。所謂不取,就是指在生活中不取色、聲、香、味、觸、法的六塵境界相。何以故?能見如幻,實我不可得,所見如幻,實法不可得。就在見色上離能所二取、我法執著。見色如是,其餘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觸塵、意了法,亦應如是,而不取相,不生執著。這就是不取。何謂不捨?即不捨棄止惡修善、廣度一切眾生的現實生活。《金剛經》説菩薩發願把胎、卵、濕、化的所有一切眾生度化到無餘依涅槃的彼岸去。又説修一切善法,為人演説《金剛經》或四句偈等。這些就是不捨。不捨能離斷邊,不取能離常邊;不捨可積福德,不取能生智慧;不捨不違俗諦,不取不違真諦;不捨能隨順因果律,不取能隨順無我律;不捨即不住涅槃,便異二乘,不取即不住世間,便異凡夫。不取不捨,無住而住,這就是自在解脱的大涅槃。
本此如上所説的三點行持,是為抓綱抓總的頓悟。
從見諸法實相而言頓悟者
從見諸法實相而言頓悟者,此亦又三:
1、諸法實相是本自現成的。何謂實相?即一切諸法上的二空真理。所謂過去一切法上實我實法是空,現在一切法上實我實法是空,未來一切法上實我實法是空,此方一切法上實我實法是空,他方一切法上實我實法是空,佛出世一切法上實我實法是空,佛不出世一切法上實我實法是空。因此,我法二空的道理是圓滿的,真實的,不隨人們主觀意志為轉移的普遍真理、絕對真理,無有一法而不具二空真理。諸佛如來解脱成就,也只不過是圓滿證得了二空真理而已。是故從本自現成的諸法實相而言,稱為頓悟。
2、實相是自性涅槃,實相是無為法身。自性涅槃者,本性就是不生不滅、清淨寂滅義。《解深密經》卷二雲:“一切諸法,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中論》亦云:“諸法實相者,心行言語斷,無生亦無滅,寂滅如涅槃”。為何諸法無有生滅呢?因為“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緣生法是如夢幻泡影的生滅,而無有實在的生滅,故説無生無滅。這種諸法無有生滅的真實相,一切眾生平等具有。依此平等具有的真如實相,便稱無為清淨法身。所以《佛地經論》卷七作如是説:“法身清淨,真如為體,真如卽是諸法實性”。若從一切諸法而言,多稱自性清淨涅槃。無性《攝大乘論釋》卷五雲:“自性清淨者:謂此自性,異生位中,亦是清淨。謂真如者,性無變故;是一切法平等共相。”是故從自性涅槃,無為法身言,稱為頓悟。
3、諸法實相是不歷階位的。若從有為事相的角度講,便有資糧、加行、見道、修道、究竟五位。而無為法是諸法的一味相、無變異、無來去、無生滅,無差別,如如不動,故不可説有次第差別。因此,從本自超越階位的諸法實相言,亦稱頓悟。
四、從轉變前六識的認識、依相解脱而言頓悟者:
從轉變前六識的認識、依相解脱而言頓悟者,學佛修行始終是做的一件轉變錯誤認識為正確認識的轉識成智的工作。所謂不達諸法實相,起我法執著的錯誤認識,就稱虛妄分別的識;反之,若能如實了知諸法的真實相,而不起我法執著,便是如理觀察諸法實相的智。而世間的一切凡夫又無不皆有我法執著,有此執著,便會纏縛有情,不得解脱出離,《解深密經》稱此為“相縛”,也就是在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觸塵、意了法的六塵境界相上,自生顛倒,心有所住,而起種種遍計所執相。這就是凡夫。如何才能得相解脱而超凡入聖呢?那就只有本着佛陀的教導,“親近善友,發菩提心,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於色聲香味觸法的六塵境界相上,深知是緣生如幻,中無實我實法可得,不取於相,心無所住,如是修行,方能獲得“相解脱”而超凡入聖。相解脱主要是轉變前六識的錯誤認識為正確的認識,是在正對境(六塵)的現實生活中,以般若智慧,活參活悟,現證現觀,不取法相,不取非法相而修行。
因此,從前六識以智慧觀空遣相的角度言,一念覺照,一念自在,念念覺照,念念自在,故可説言頓悟。
對信心不足的怯弱眾生而言頓悟者
對信心不足的怯弱眾生而言頓悟者,怯弱眾生有二:
1、自輕而住、不敢發心修行者。在學佛人中,有相當一部分人,聞無上正等菩提廣大深遠,心生怯弱;聞六波羅蜜多甚難可修,心生怯弱;聞諸佛圓滿轉依極難可證,心生怯弱。是故不敢發心修行。為了對治此一怯弱眾生,故説依於般若智慧,頓悟諸法實相便可成佛。所謂“菩薩方便善巧,能令有情,以少善根,感無量果;菩薩方便善巧,能令有情,少用功力,引攝廣大無量善根”。(見《瑜伽師地論》卷45,)
2、把解脱寄託在來生和他方者。有的學佛者總認為心外有實在的染土和淨土,更認為有實在的色相諸佛可依止。既然土在心外,又有染淨之別,於是便產生了修行只有等到臨命終時生於他方淨土之中、親見具三十二大士相的如來才能修行,所以不敢在世間修,當下修,心內修。殊不知染淨之土皆由心現,猶如夜夢中所見的染淨之土一樣,是不能離開做夢人的心識的。古德雲:“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見《景德傳燈錄》卷三十)就説明了這一點。土既如是,非是實有,色相音聲的如來亦復如是,仍非實有。所謂“色身非是佛,音聲亦復然”;“不了彼真性,是人不見佛”。(前二句見八十《華嚴》卷二十三,後二句見八十《華嚴》卷十六)“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見《金剛經》)色相音聲既不是佛,如何修行才能見佛?八十《華嚴經》十六説:“了知一切法,自性無所有,如是解法性,則見盧舍那”。
當然解法性是在自心中,依於般若頓見真如本性,使自己不迷,內心清淨。就在當下內心中修行,就在當下內心中見佛。見佛者,見覺而不迷有般若智慧之佛。
依“成滿”二字而言頓悟者
依“成滿”二字而言頓悟者,見道名“成”,等覺名“滿”。一般學佛修行有兩個階段必然是頓悟:
一是最初超凡入聖、見道登地時是頓悟。所謂於四加行位中,依四尋思修觀,得四三摩地及四如實智,既觀境空,又觀心空,更觀境心二空之空也空,加行至極,豁然大悟,而見道入於聖位。此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能所雙泯,智如俱空,現觀寂照,證受如如,從此生如來家,決定成佛。
二是等覺位滿,至成佛時是頓悟。因為等覺位的法雲地菩薩在入金剛喻定成佛時,頓斷微細最極微細的二取習氣及業習氣,剎那之間,空異熟識,轉有漏的第八識為清淨的無垢識和大圓鏡智,得粗重解脱,成圓滿的佛果。因此,修行者加行至見道(成)、等覺至究竟(滿),皆是剎那成就,故説頓悟。

頓悟成佛成佛

成佛的佛有兩個含義,一是覺而不迷名佛,二是得圓滿轉依成就粗重解脱名佛。前一覺而不迷之佛,若未圓滿,便由佛的因位所攝,仍是佛的一部分,同樣方便可稱為佛。一般禪家的頓悟成佛説多依此義而立。後一圓滿轉依得粗重解脱的佛,是十足果位上的佛,教下所説具足圓滿功德的佛,則多取此義而立。
再者,頓悟成佛是對漸修成佛而説的。嚴格説來,成佛是非頓非漸的。何以故?一是時間是假法,無有實在的快慢可言,若説定有頓或漸,便是不達中道、偏於二邊之法執,是故不可説定有頓與漸。二是從法性無我言,可説頓;從法相因果言,可説漸。但是性不離相,性由相顯,相不離性,相攬性成,性相不二,是法實相。故從不落有無的實相言,不能説定有頓與漸。三是從大悲無盡以度眾生言,就是三大阿僧祇劫,仍覺時間短;從大智觀空以見法性言,就是當下成佛都覺時間長,何以故?般若不見有時空故,當下仍在時空中。是故不應定執有頓有漸。四是從“相、粗”兩種解脱結合看,仍不可説定有頓與漸。五是地前可説有頓有漸,見道以後,悲智等運,定慧等持,不落二邊,常時都安住在中道實相之中,而不見有頓漸相。因此,從聖位而言,不可説有頓或漸。六是方便對機可説有頓有漸,若本諸法實相如實開顯,則亦不可説有頓有漸。
總之,真學佛者不要固執於名相上的頓與漸,只要發菩提大心,修六度萬行,時時抓當下,時時行佛道,所謂在生活中,在心地上,悲智等運,不取不捨。依此行持,自成佛果。不依此修,縱經無量阿僧祇劫,仍是輪迴中的凡夫。是故也可以説,在三大阿僧祇劫中都抓頓悟,以相解脱來成就粗重解脱,以粗重解脱來體現相解脱。
這就是頓悟成佛禪。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