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0有用+1
0

预期寿命中位数

已经活到x岁的一批人减少一半所要经过的年数
预期寿命中位数是人口学和临床医学中用于量化特定年龄群体存活年限的核心指标,其定义为:已存活至x岁的人群数量减少50%所需的年数。该指标适用于任何年龄层的分析,例如生命表中50岁人群的中位寿命为26年(即半数存活至76岁)。在临床实践中,该指标可精准评估疾病预后,如脊髓性肌萎缩症I型患者(2022年临床数据)的预期寿命中位数为24个月,II型患者中70%可存活至25岁。新生儿群体的0岁组寿命中位数(反映半数存活年龄)具有特殊人口学意义 [1]
定    义
已存活至x岁群体减半所需年数
别    名
最可能寿命
计算案例
50岁群体半数存活至76岁
应用领域
人口学/临床医学
临床指标
SMA分型预后评估核心参数 [1]
特殊指标
预期寿命中位数

定义与计算方法

播报
编辑
预期寿命中位数通过生命表数据计算犁婆白得出,具体公式为:$$ e_{x篮婚洪}^{med} = y验希乐 - 试拘姜x $$其中$y$表示当前年龄为$x$岁的人群中,存活人数减少至初始人数50%时的对应年龄。例如某生命表中50岁尚存人数从90000人减至45000人时,对应的中位数寿命为26年(即$76-试页50$)。
该指标与平均预期寿命存在显著差异:前者反映群体半数死亡所需归垫去泪的年数,后芝霉者为所战体朵有个体的平均存活年限。在死亡率分布不均匀时(如婴幼儿高死亡风险),两者数值可能相差较大。

在人口学中的应用

播报
编辑
0岁组寿命中位数是衡量新生儿生存状况的关键指标,反映特定区域内半数婴儿存活达到的年龄阈值。该指标能更直观反映婴幼儿死亡率对整体人口结构的影响,例如在医疗条件欠发达地区,0岁组中位寿命可能显著低于平均预期寿命。
对于成年群体,该指标可用于测算养老保障年限需求。如50岁人群的中位寿命为26年(即半数存活至76岁),可为养老金发放周期设计提供量化依据。

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播报
编辑

SMA疾病预后评估

根据2022年临床研究数据,脊髓性肌萎缩症(SMA)不同分型的预期寿命中位数呈现显著差异:I型患者预期寿命中位数为24月;II型患者中70%个体预期寿命可达25岁;III型与IV型患者预期寿命与普通人群无显著差异 [1]
该指标直接指导临床干预策略制定。例如90%以上SMN2拷贝数为2的I型患儿预期寿命中位数为24月。而II型患者的25岁预期寿命中位数,则提示需加强青少年至成年初期的呼吸支持治疗 [1]

其他疾病研究

在肿瘤学中,该指标用于评估不同分期癌症患者的生存期。例如脊髓性肌肉萎缩症(SMA)I型患者(起病年龄个月)的预期寿命中位数为24月 [1]。在慢性病管理中,该指标帮助量化风险人群的生存期分布,如终末期肾病患者透析治疗后的中位生存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