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須蓑鮋

鎖定
須蓑鮋(Apistops caloundra De Vis, 1886)是鮋科擬稜須蓑鮋屬的一種魚類。體長19.0 cm。生活在近岸海域的大陸架,棲息海底, 海洋深度上下限 19 - 49 m (Ref. 57178),分佈於印度-西太平洋:巴布亞新幾內亞阿拉弗拉海與澳洲西北部。
中文名
須蓑鮋
外文名
Short-armed waspfish
別    名
短鰭擬稜須蓑鮋
拉丁學名
Apistops caloundra (De Vis, 1886)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硬骨魚綱
亞    綱
輻鰭亞綱
鮋形目
亞    目
鮋亞目
鮋科
須蓑鮋屬或擬稜須蓑鮋屬
短鰭擬稜須蓑鮋
分佈區域
印度-西太平洋:巴布亞新幾內亞阿拉弗拉海與澳洲西北部

須蓑鮋形態特徵

金鑫波:2006:形態描述
測量標本10尾,體長73~135mm,採自台灣淺灘、外斜漁場、海門、澳頭、北海、
閘坡、汕尾;並依陳樂才(1981)標本,採自基隆、大溪、高雄,體長84~122mm。
背鰭ⅪⅤ~ⅩⅤ-8~10;臀鰭Ⅲ-7~8;胸鰭21~22;腹鰭Ⅰ-5;尾鰭17~20。側線鱗(見圖公式28)鰓耙6~7+13~15。椎骨24~27。幽門盲囊3~5個。
體長為體高3.2~3.9倍;為體寬5~6倍;為頭長2~2.9倍;為腹鰭起點至臀鰭3.7倍。
頭長為吻長3.9~4.5倍;為眼徑3.4~4.5倍;為眼間隔8.5~11倍;為眼後頭長1.9倍;為
尾柄長2.1倍;為尾柄高3.7倍;為背鰭第一鰭棘5.7倍、第二和第三鰭棘2.7倍、第四
鰭棘2.4倍、第五鰭棘2.3倍、第六鰭棘2.2倍、第八鰭棘2.1倍、第十一鰭棘2.3倍、
最後鰭棘3.5倍、倒數第二鰭棘3.4倍、倒數第三鰭棘2.7倍、最長鰭條1.7倍;為臀鰭
第一鰭棘4.9倍、第二鰭棘3.7倍、第三鰭棘2.8倍、最長鰭條1.8倍;為胸鰭長0.6倍、
基底寬5.3倍、遊離鰭條1.3倍;為腹鰭長1.4倍、鰭棘2.5倍;為尾鰭長1.2倍。體高
為體寬1.5倍。尾柄長為尾柄高1.8倍。顏角前段23度,後段20度。
體中長,側扁,較低,稜形,背緣和腹緣淺弧形,尾部向後漸狹小;軀幹前半部與
後半部約等高,腹鰭基部後端處體最高;軀幹長短於尾長,為尾長0.8倍。尾柄低長,
尾柄長為尾柄高1.8倍。頭中大,側扁,頭背緣斜弧形,向後漸高,腹緣淺凹弧形。吻
中長,圓鈍,吻長約等於眼徑。鼻孔2個,靠近;前鼻孔圓形,距吻端略近於距眼;後
鼻孔斜裂,位於前鼻孔後外側,眼前下方。眼略小,圓形略長,上側位,眼球高達頭背
緣,至吻端的距離約為眼後頭長1/2。眼間隔狹而微凹,為眼徑2/5。口中大,端位,口
裂長為頭長2/5,呈40度斜裂。下頜略長於上頜,前端無明顯向下骨突;上頜前端凹入;
上頜骨伸達眼中部下方,後端寬圓。上下頜、犁骨及齶骨均具細牙。上下唇薄。舌厚,
三角形,端部尖小,遊離。鰓孔寬大,前下端伸達眼稍前下方;第四鰓弓後具1裂孔。鰓蓋膜左右微連,不與峽部相連。鰓蓋條7;前3條細小,後4條較寬大,基部平扁擴
大。鰓耙細長,最長鰓耙為鰓絲長1~1.2倍。假鰓發達。
無鼻棘。眼前吻側具1眶前骨,眼下方具第一和第二眶下骨,眼後方具第四眶下骨,
無第三和第五眶下骨。眶前骨中大;外側無棘;上緣具1顯著骨突;下緣前葉寬鈍,中
葉具2向下棘,下葉具1特大長棘,後端幾伸達第一眶下骨後端。第一眶下骨寬短,長
寬約相等,具稜。第二眶下骨寬大,長寬約相等,略短於眶前骨,後端伸達前鰓蓋骨上
緣,密佈細稜。第一和第二眶下骨具1低弱眶下稜,無棘。第四眶下骨中大,下端連於
第二眶下骨。眶前骨具5輻射狀感覺管,後枝經第一眶下骨伸達第二眶下骨前部,向上
通過第四眶下骨。前鰓蓋骨具5棘,中等大小,無副棘;上棘最尖長,伸達鰓蓋骨邊緣,
其餘各棘較寬短;第二棘短於第三棘;第四棘和第五棘短小。鰓蓋骨密佈細稜,具2棘,
上棘前無稜,下棘前有1稜。下鰓蓋骨和間鰓蓋骨無棘。側篩骨的眼前棘部具7~10稜,
無棘。額骨後半部密佈細稜;眶上稜高凸,無眼上棘和眼後棘;無鼓棘;眼間具額稜1
對,靠近,低平,向後漸分開,與頂稜相連,後端無額棘。頂骨密具細稜,頂稜低斜側
扁,後端無頂棘。眼後至側線前端具1低弱蝶耳稜,無棘;翼耳骨密具細稜,翼耳稜低
平,具1短鈍翼耳棘;後顳顬稜低平;肩胛棘1個,細小。具肱棘。吻背後部微凹;吻
側具1斜溝;眼間隔微凹;額稜間溝狹而深;頂枕部中央微凹;頭部無其他凹窪。前鼻
孔具短管,後鼻孔具皮膜。下頜前端下方具1皮須,後側各具1皮須,尖長,須長大於
眼徑;頭體和鰭上無其他皮瓣。
鱗細小,喉胸部鱗更小,頭側上頜骨後方具明顯鱗羣;頭頂及頭側具痕跡狀鱗;胸
鰭和尾鰭基部具細鱗;背鰭、臀鰭和腹鰭無鱗。側線斜直,上側位,後部平直,行於尾
柄中央,伸達尾鰭基底。頭體均被特殊圓鱗,後緣鋭角形凹凸,形成3~8軟薄尖葉狀突
起。鱗片長橢圓形,長約為高的2倍。前區約具輻射溝5~10條,無側輻射溝,無後輻
射溝。中心點後位。前區長約為後區長2倍。後區尖葉狀突起中央具1縱嵴。側環片較
稀少,在尖葉的基部中斷。側線管狹長,管長約為管寬8倍。
背鰭起點位於鰓蓋骨上棘上方,鰭棘部長為鰭條部2.7倍,其間具1缺刻,後端幾
伸達尾鰭基底;倒數第二、第三鰭棘最短,短於最後鰭棘;第九至第十鰭棘最長,約為
眼徑2倍,短於最長鰭條,頭長為其長1.8~2.1倍;第二和第三鰭條最長,頭長為其長
1.4~1.7倍。臀鰭起點位於背鰭第十一至第十二鰭棘下方,鰭長稍長於背鰭鰭條部;第三
鰭棘最長,頭長約為其長2.3~2.8倍;第二鰭棘短於第三鰭棘,第一鰭棘最短;第二至
第四鰭條最長,等於或稍短於最長背鰭鰭條,鰭條後端幾伸達尾鰭基底。胸鰭尖長,下
側位,伸達尾柄中部,具1不分枝、5~6分枝、2~4不分枝鰭條,下方具1細長遊離鰭
條。腹鰭中大,胸位;鰭棘長約為第一鰭條3/4;第三鰭條最長,略伸越肛門,頭長為
其長1.3~1.5倍;第五鰭條1/2有鰭膜連於體壁。尾鰭圓形,約與腹鰭等長,頭長為尾鰭
長0.9~1.1倍。 體腔中大。胃囊狀。腸細長,稍長於體長,盤曲3次。肝2葉,左肝寬大。幽門盲
囊3~5個,伸達胃後端。椎骨24~27。鰾大,略短於頭長,後1/3處收縮,形成前後2
部,前部長為後部1.5倍,前部寬粗,前端中央淺凹。鰾內壁前部具2葉,對稱;鰾背
面具1對細小韌突;外肌帶寬圓,後端無韌帶突起。
體藍灰色,背側具8~9褐色橫斑。背鰭第一至第二鰭棘間具1黑色小圓斑,第八至
第十三鰭棘具1長橢圓形黑斑;背鰭上下緣和中央各具1褐紅色縱紋,鰭條部具4~6
斜行褐色小斑。臀鰭具2~3縱紋。尾鰭具3~7點列橫紋。胸鰭褐黑色,上緣白色。腹
鰭褐色。
金鑫波:2006:生物學描述
暖水性海洋魚類,小型,體長約160mm,棲息於近海底層泥沙礫石的海區。以甲殼
類等小動物為食。卵生。數量少,南海拖網兼捕漁獲物中較為常見,無經濟價值。
金鑫波:2006:分類討論
本種的眶下骨減少至4塊,第三和第五眶下骨消失;眶前骨外側無棘,下緣具3棘,
後棘長大;第二眶下骨較寬大,伸達前鰓蓋骨;第一和第二眶下骨密佈細稜;鰓蓋骨密
布細稜;背鰭鰭棘稍前移,鰭棘增多至15;胸鰭具1遊離鰭條;鱗片為特化圓鱗,鱗片
後緣具3~8尖葉形軟突;顱骨具6稜和棘,鼻棘、眼前棘、眼上棘、眼後棘、額棘、鼓
棘、頂棘、頸棘和蝶耳棘等10稜棘消退。胸鰭下部具1遊離鰭條,與具有遊離鰭條的毒
鮋科魚類類似。分佈偏於南方。 [1] 

須蓑鮋分佈範圍

金鑫波:2006:國外分佈
分佈於印度洋和西太平洋中部和北部,印度、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日本等
地海域;
金鑫波:2006:國內分佈
中國分佈於南海和東海南部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