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須浮鷗

鎖定
須浮鷗(學名:Chlidonias hybrida)體長25釐米,是一種體型略小的淺色燕鷗。腹部深色(夏季),尾淺開叉。繁殖期:額黑,胸腹灰色。非繁殖期:額白,頭頂具細紋,頂後及頸背黑色,下體白,翼、頸背、背及尾上覆羽灰色。幼鳥似成鳥但具褐色雜斑,與非繁殖期白翅浮鷗區別在頭頂黑,腰灰色,無黑色頰紋。
棲息於開闊平原湖泊、水庫、河口、海岸和附近沼澤地帶。有時也出現於大湖泊與河流附近的小水渠、水塘和農田地上空。繁殖於歐洲南部、北非、中亞、西西伯利亞南部,往東一直到俄羅斯遠東。越冬於非洲南部,中南半島、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
中文學名
須浮鷗
拉丁學名
Chlidonias hybrida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鴴形目
鷗科
浮鷗屬
須浮鷗
亞    種
6亞種
命名者及年代
Pallas, 1811
外文名
Whiskered Tern
保護級別
無危(LC)IUCN標準 [1] 

須浮鷗外形特徵

須浮鷗
須浮鷗(41張)
須浮鷗夏羽前額自嘴基沿眼下緣經耳區到後枕的整個頭頂部黑色。肩灰黑色。背、腰、尾上覆羽和尾鴿灰色。外側一對尾羽的外側灰白色。尾呈叉狀。翅上覆羽淡灰色,飛羽灰黑色,外側珠白色,內側具楔狀灰白色羽緣,外側飛羽羽軸白色。頦、喉和眼下緣的整個頰部白色。前頸和上胸暗灰色,下胸、腹和兩脅黑色,尾下覆羽白色。腋羽和翼下覆羽灰白色。 [2] 
冬羽前額白色,頭頂至後頸黑色,具白色縱紋。從眼前經眼和耳覆羽到後頭,有一半環狀黑斑。其餘上體灰色,下體白色。
幼鳥和冬羽相似,但背、肩黑褐色而具寬的棕褐色橫斑。翅下覆羽和尾下覆羽也具暗色斑。 [2] 
虹膜紅褐色。嘴和腳淡紫紅色。爪黑色。
大小量度:體重雄性82-98克,雌性79-92克;體長雄性230-276毫米,雌性238-262毫米;嘴峯雄性28-33毫米,雌性26-30毫米;翅雄性210-230毫米,雌性212-230毫米;尾雄性78-93毫米,雌性75-86毫米;跗蹠雄性17-24毫米,雌性17-22毫米。 [2] 

須浮鷗棲息環境

棲息於開闊平原湖泊、水庫、河口、海岸和附近沼澤地帶。有時也出現於大湖泊與河流附近的小水渠、水塘和農田地上空。 [2] 

須浮鷗生活習性

須浮鷗常成羣活動。頻繁的在水面上空振翅飛翔。飛行輕快而有力,有時能保持在一定地方振翅飛翔而不動地方。結小羣活動,偶成大羣,常至離海20千米左右的內陸,在漫水地和稻田上空覓食,取食時扎入淺水或低掠水面。
主要以小魚、蝦、水生昆蟲等水生脊椎和無脊椎動物為食。覓食主要在水面和沼澤地上。有時也吃部分水生植物。 [2] 

須浮鷗分佈範圍

分佈於阿富汗、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安哥拉、亞美尼亞、澳大利亞、奧地利、阿塞拜疆、巴林、孟加拉國、白俄羅斯、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博茨瓦納、文萊達魯薩蘭國、保加利亞、柬埔寨、中非共和國、乍得、中國、科特迪瓦、克羅地亞、塞浦路斯、捷克共和國、埃及、赤道幾內亞、埃塞俄比亞、法國、岡比亞、德國、加納、希臘、關島、幾內亞、幾內亞比紹、匈牙利、印度、印度尼西亞、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以色列、意大利、日本、約旦、哈薩克斯坦、肯尼亞、大韓民國、科威特、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拉脱維亞、黎巴嫩、利比里亞、利比亞、立陶宛、馬其頓,馬達加斯加、馬拉維、馬來西亞、馬裏、毛里塔尼亞、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摩爾多瓦、蒙古、黑山、摩洛哥、莫桑比克、緬甸、納米比亞、尼泊爾、尼日爾、尼日利亞、北马里亞納羣島、阿曼、巴基斯坦、帕勞、巴勒斯坦、巴布亞新幾內亞、菲律賓、波蘭、葡萄牙、卡塔爾、羅馬尼亞、沙特阿拉伯、塞內加爾、塞爾維亞、塞拉利昂、新加坡、斯洛伐克、索馬里、南非、南蘇丹、西班牙、斯里蘭卡、蘇丹、斯威士蘭、瑞士、阿拉伯敍利亞共和國、塔吉克斯坦、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泰國、東帝汶、多哥、突尼斯、土耳其、土庫曼斯坦、烏干達、烏克蘭、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烏茲別克斯坦、越南、西撒哈拉、也門、贊比亞、津巴布韋。 [1] 
旅鳥:巴巴多斯、比利時、布基納法索、布隆迪、喀麥隆、佛得角、聖誕島、剛果民主共和國、丹麥、吉布提、厄立特里亞、芬蘭、直布羅陀、冰島、愛爾蘭、萊索托、盧森堡、馬爾代夫、馬耳他、新西蘭、挪威、盧旺達、塞舌爾、瑞典、英國、美國。 [1] 
須浮鷗分佈圖 須浮鷗分佈圖 [3]

須浮鷗繁殖方式

繁殖期為5-7月。常數十隻,甚至上百隻成羣在一起營羣巢。通常營巢於開闊的淺水湖泊和附近蘆葦沼澤地上。巢為浮巢,飄浮於水中植物上。巢材為蘆葦、蒲草等水生植物作底墊,其上再用金魚藻、眼子菜、輪藻等水生植物材料築巢。巢的形狀呈下寬上窄的圓台狀。巢下部直徑平均42釐米,上部直徑21釐米,巢內徑9-10釐米,巢深1-2釐米。巢口距水面5-10釐米,巢呈半沉浮狀,巢中濕度甚大。無明顯巢區。常數十至上百個巢集中在一起。密集處一平方米可有2-3巢。巢四周通常無任何隱蔽物,較為開闊。每窩產卵通常3枚,也有少至2枚和多至4枚甚至5枚的。卵的顏色為綠色、天藍色或淺土黃色,被有淺褐至深褐色斑點,以鈍端斑點較大,尖端較小。卵的形狀為梨形。大小為26-29×36-41毫米,平均27.5×39.0毫米,重12-15克,平均13.5克。雌雄輪流孵卵。 [2] 

須浮鷗亞種分化

須浮鷗(6亞種)

中文名稱
學 名
1
Chlidonias hybrida fluviatilis
2
Chlidonias hybrida hybridus
3
Chlidonias hybrida indicus
4
Chlidonias hybrida javanicus
5
Chlidonias hybrida sclateri
6
Chlidonias hybrida swinhoei
[4] 

須浮鷗保護現狀

須浮鷗保護級別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佈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1]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1] 

須浮鷗種羣現狀

該物種分佈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羣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羣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