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須彌靈境

鎖定
須彌靈境是頤和園(清漪園)萬壽山後山的主要建築羣,亦稱“四大部洲”。乾隆時清漪園前山的主體建築羣是大報恩延壽寺(現在的頤和園排雲殿建築羣),後山的主體建築羣則是另一組藏式佛寺——須彌靈境。這兩組建築形成兩條接近平行的中軸線,但彼此隔着山脊,一個朝南,一個朝北,相互背對着。
中文名
須彌靈境
歷史沿革
1713年——1780年
建築形制
只留下正殿和配殿
評    價
反映了完整的佛教宇宙觀

須彌靈境歷史沿革

須彌靈境復原圖 須彌靈境復原圖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清廷在熱河避暑山莊的外圍陸續修建了十二座廟宇,統稱“外八廟”,凝聚了漢、藏、蒙各民族建築藝術,規模宏大,風格各異,其中的普寧寺尤其宏偉壯觀。這座佛寺的前半部分和一般漢族寺院一樣建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後半部分則直接以西藏地區著名的古寺桑耶寺為藍本,中間修築大乘閣,周圍按照佛經中關於“四大部洲”的説法設置其他建築。所謂“四大部洲”就是指位於東海中的東勝神洲、西海中的西牛賀州、南海的南瞻部洲、北海的北俱蘆洲,代表四方大地。
清漪園須彌靈境幾乎與承德普寧寺建於同一時期,二者主體部分的格局也很相似,均為漢藏混合的台式建築羣,都是在一級級的台基上依次修建殿宇建築,前後分別以大型佛殿和樓閣為中心,體現藏傳佛教的特色。須彌靈境整個建築羣座南朝北,平面性形狀略呈丁字形,北部為漢式南部為藏式,由北向南依次升高,總長約500米。

須彌靈境建築形制

須彌靈境漢式殿堂部分因受地形的限制,省去了山門、鐘鼓樓、天王殿,只留下正殿和配殿。其北側修建一座入口牌坊——“慈福”牌樓,第一層為三個牌樓圍城的一個廣場,經過廣場後進入建築羣;第二層平台為兩座面闊五間的二層配殿——寶華樓和法藏樓;第三層台地上構築一座九開間重檐歇山頂大殿,上懸“須彌靈境”匾額,殿內供奉佛教諸神幾十尊。
在須彌靈境南面的金剛牆上就是藏式建築部分,以香巖宗印之閣為中心,四周圍繞藏式碉堡式建築和喇嘛塔,這些建築沿着陡峭的山體交錯排列。藏式建築仿照西藏的桑耶寺(主體建築為烏策殿,大殿四周環布四大部洲、八小部洲、日殿、月殿,外有圍牆環繞,四角建有綠、白、紅、黑四色舍利塔)。
須彌靈境的中心建築香巖宗印之閣是一座三層的巨型樓閣,象徵着須彌山——是印度神話中的神山、世界的中心。四大部洲是圍繞在香巖宗印之閣周圍台地上碉房式建築,分別象徵東勝神洲、西牛賀洲、南贍部洲、北俱盧洲。在四大部洲之外又有八小部洲,八小部洲就是四大部洲前後左右八個體量小些的碉房式平台及平台上的平頂小殿。在香巖宗印之閣的東南側和西南側各有一座碉房式平台,就是日殿和月殿——象徵着出沒迴旋於須彌山兩側的太陽和月亮。在香巖宗印之閣四角各有一座造型不同、顏色各異的佛塔,天潔塔代表佛教密宗“五智”中的“大圓鏡智”;吉祥塔代表佛教密宗“五智”中的“平等性智”;地靈塔代表佛教密宗“五智”中的“成所作智”;皆蓮塔代表佛教密宗“五智”中的“妙觀察智”,與香巖宗印之閣代表的“法界體性智”組成佛教密宗的“五智”。整個建築羣的南端是一段半圓形的圍牆,象徵着世界的終極——鐵圍山。

須彌靈境評價

這樣一組反映了完整的佛教宇宙觀、將深奧的佛教理論與精美的園林藝術巧妙結合在一起的建築在英法聯軍的炮火中消失了,只剩下一些磚石塌台。我們現在看到的只是光緒年間為了存放原大報恩延壽寺殘存的佛像重建的一部分(20世紀八九十年代修復少許從屬建築)。光緒年間雖重建了香巖宗印之閣,但三層的高閣改成了一層的殿堂,已失去了往日的風采,遠不能和乾隆時的原貌相提並論了。自2010年末以來,須彌靈境封閉整修,須彌靈境大殿或復建,希望在將來能睹其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