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漢字)

鎖定
順,漢語常用字(一級字) [1]  ,讀作shùn,此字始見於西周金文 [2]  ,本義是指朝同一個方向,也指事情進行順利,合乎心意 [3] 
(基本信息欄參考資料: [3] 
中文名
拼    音
shùn
注    音
ㄕㄨㄣˋ
部    首
筆畫總數
6+3
結    構
左右結構
繁體字
異體字
㥧、𠈼、𩑎
平水韻
去聲十二震 [4] 
字    級
一級(1559) [1] 
統一碼
基本區 U+987A
五    筆
kdmy
倉    頡
lllo
鄭    碼
ndgo
四    角
21082

字源演變

字源演變 字源演變 [2]
字符表 字符表
順從金文字形看,上邊是“川”,是水流,表示流暢;下邊是“心”,表示情緒。整體即為情緒舒暢的意思。有的金文加上“頁”,表示頭部,意思為思慮,強調思緒無礙。其造字本義是心情舒暢,沒有鬱結。現在,“順”也指順便,如“順口”“順手”等 [5] 
順,形聲字。《説文》:“順,理也。從頁,從川。”朱駿聲通訓定聲:“從頁從川會意,川亦聲。按本訓謂人面文理之順也。”俞樾《兒苫錄》:“此雲:順,理也,則當為膚理。”又:“順為膚理,故字從頁。疑許書原文本日:順,膚理也,從頁川聲。猶木部日:材,木之理也;水部曰:泐,水石之理;阜部日:防,地理也。至順逆之順,則又從肌膚之文理而引申之,其後引申義盛行而本義轉廢。”順之本義為肌膚之文理,引申為順逆之順,猶馴之從川聲而為馬之馴服,引申為一切人、物之馴服;亦猶訓從川聲而使不通之語言詞語通順以易於理解。西周初年何尊銘文“順我不每(悔)”之順用為訓導、教訓之訓。順、訓、馴三字為同源字,音義皆近,故通用,其聲義當皆來源川流不息之川。西周文獻《詩》中順字極為常見。順字本義在文獻中罕見使用。順本從頁川聲,由於詞義引申,至戰國東方六國文字變為從心川聲。《説文》小篆是繼承西周金文形體 [2] 
川,既是聲旁也是形旁,表示水流。順,甲骨文A=B(川,水流)+C(見,即“頁”,頭腦,借代思慮),表示思緒舒暢。金文D承續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E用“心”F代替“頁”I,表示心情舒暢。篆文將金文字形中的F寫成G [6] 
字形演變 字形演變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shùn
動詞
本義沿着同一方向
along;be in the same direction
順,循也。——《釋名》
順彼長道,屈此羣醜。——《詩·魯頌·泮水》
曹操自江陵將順江東下。——《資治通鑑》
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荀子·勸學》
順流、 順衽、順領、順緒、順數
順從;順應
obey;yield to
順,從也。——《廣韻》
順彼遠方。——《禮記·月令·孟秋》
不識不和,順帝之則。——《墨子·天志中》
順天之意。
文王順紂而不敢逆。武王逆紂而不肯順。——《莊子·天運》
多助之至,天下順之。——《孟子·公孫丑下》
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矯俗幹名,但順吾性而已。——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順情、順率
通過潤色加以改動或刪除
polish;embellish

順一順、順硃兒
通“訓”。教誨
instruct;teach
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孝經·開宗明義章》
民有心而兵有順。——《莊子·天運》
順民之經。——《管子·牧民》
是夷是訓,於帝其順。——《史記·宋世家》

名詞
道理

孝悌,天下之大順也。力田,為生之本也。——《漢書》




形容詞
合理的
reasonable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論語·子路》
順逆、順政
事情進行順利,合乎心意
go well;be agreeable
曹公,豺虎也,兵天子以徵四方,動以朝廷為辭,今日拒之,事更不順。——《資治通鑑》
順成、順溜紙
邏輯上前後保持一致和合條理的
coherent
文從字順各識職。——韓愈《樊紹述墓誌銘》

和順
mild
知子之順之,雜佩以問之;知子之好之,雜佩以報之。——《詩·鄭風·女曰雞鳴》
順女、;順美
通“慎(shèn)”。謹慎
prudent;careful;cautious
君子以順德,積小以高大。——《易·升》
故君子不傲,不隱,不瞽,謹順其身。——《荀子·勸學》
故君子順其在己者而己矣。——《淮南子·繆稱》
教以順於接物,推賢進士為務。——漢·司馬遷《報任安書》

副詞
順便;趁便
conveniently;in passing

順訪、順勁、順會
依循次序
successively;in proper order

順續、順遞、順推

參考資料: [3] 

古籍解釋

説文解字

理也。從頁從巛。食閏切 [3] 

説文解字注

理也。理者、治玉也。玉得其治之方謂之理。凡物得其治之方皆謂之理。理之而後天理見焉。條理形焉。非謂空中有理。非謂性卽理也。順者、理也。順之所以理之。未有不順民情而能理者。凡訓詁家曰從、順也。曰愻、順也。曰馴、順也。此六書之轉註。曰訓、順也。此六書之假借。凡順愼互用者、字之譌。從川。人自頂以至於歱、順之至也。川之流、順之至也。故字從川會意。而取川聲。小徐作川聲。則舉形聲包會意。訓馴字皆曰川聲也。食閏切。十三部 [3] 

康熙字典

【戌集下】【頁字部】順
〔古文〕㥧巡𠈼《唐韻》《正韻》𠀤食閏切,盾去聲。《説文》:理也。從頁從巛,會意。川流也。《玉篇》:從也。《詩·大雅》:有覺德行,四國順之。箋:有大德行,則天下順從其政。《釋名》:順,循也。循其理也。
又放之也。《儀禮·大射儀》大射正執弓,以袂順左右隈。疏:以袂向下,於弓隈順放之。
又山名、水名。《山海經》有順山,順水出焉。
又《釋名》:鳳皇五色,心文曰德,翼文曰順。
又揚子《方言》:目好謂之順。注:言流澤也。
又《增韻》:和也。《易·豫卦》豫順以動,故天地如之。疏:聖人和順而動,合天地之德,故天地亦如聖人而為之。《禮·樂記》:和順積中,而英華髮外。
又《增韻》:不逆也。《爾雅·釋詁》:舒、業、順,敍也。疏:順者,不逆有敍也。
又《諡法》:慈惠徧服曰順。
又《小爾雅》:順,退也 [3]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 中國大陸 [3]
中國台灣 中國台灣 [3]
中國香港 中國香港 [3]

書法演示

順字 順字

書法展示

順的篆書書法 [7] 
順的隸書書法 [8] 
順的楷書書法 [9] 
順的行書書法 [10] 
順的草書書法 [11] 

音韻彙集

韻書成集


字頭
小韻
反切
聲母
韻母
韻部
韻目
調
四呼
韻系
韻攝
聲調
寧繼福
音譯
擬音
八思巴字
廣韻
食閏

去聲
三等
合口






蒙古字韻












去聲

cÿun
dʐyn
ꡄꡦꡟꡋ
中原音韻

真文撮
真文




撮口呼


去聲
ʂiuən



洪武正韻牋
食閏


八震






去聲




分韻撮要

第二十一津贐進卒







陽去




參考資料: [12]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i̯wən
王力系統
ȡ
iwən
董同龢系統
ȡʰ
juən
周法高系統
zd
jiwən
李方桂系統
d
jənh
兩漢
西漢


東漢




jiən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真諄臻

jien
北魏後期北齊
真諄臻

jiwen
齊梁陳北周隋
真諄臻欣

jiwen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dʑʰ
i̯uĕn
擬音/王力系統

ǐuěn
擬音/董同龢系統

dʑʰ
juen
擬音/周法高系統

ʑ
iuɪn
擬音/李方桂系統

juĕn
擬音/陳新雄系統

dʑʰ
ǐuen
參考資料: [12-1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