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順濟橋

鎖定
順濟橋(Shunji Bridge),是福建省泉州市境內一座連接鯉城區江南街道臨江街道的橋樑,位於晉江之上,泉州古城南門(德濟門)外,因近順濟宮(天后宮)而得名,因遲建於上游石筍橋,俗稱“新橋 ”。 [1-2] 
順濟橋始建於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泉州知府鄒應龍用外商修建泉州城樓的餘資修建;大橋自14世紀以來多次修繕;1932年,軍閥陳國輝將該橋修成鋼筋水泥橋,汽車可以通行,併成為福廈公路的主要通道;1998年3月順濟橋被泉州市政府公佈為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10月2日,該橋宣佈為危橋,並禁止車輛和行人通行;2001年,該橋第9號、第10號橋墩石頭出現鬆動,出現險情;2006年7月24日下午第9、10和第21、22號橋墩倒塌,順濟橋成“斷橋”,現以遺址狀態保存 [2]  ;2020年1月順濟橋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增補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3-4] 
順濟橋是泉州古城區較大的宋代城市建設文物遺址,是泉州城市建設史中的縮影,為研究泉州地區古橋樑發展歷史和泉州海洋貿易提供了重要史料。 [3] 
順濟橋的建造吸取了洛陽橋的建橋方法,採用“筏形基礎”法,全河牀拋填石塊形成結構基礎,其上幹砌條石形成橋墩,上部為石樑結構。順濟橋橋面為梁式石橋,長約150餘丈,寬1.4丈(4.6米)。現存船形橋墩及橋墩遺址約30處。 [5] 
中文名
順濟橋
外文名
Shunji Bridge
地理位置
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順濟新橋旁
長    度
約 500 m
寬    度
4.6 m
現    狀
因颱風影響,已坍塌多個橋墩
主持建造者
鄒應龍
始建日期
南宋嘉定四年(公元1211年)

順濟橋歷史沿革

順濟橋與五里橋 順濟橋與五里橋
順濟橋,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泉州知府鄒應龍募集外國商人資金建成。因遲建於上游石筍橋,俗稱“新橋”,在泉州市鯉城南門晉江下游。因橋北靠近南門順濟宮(天后宮),故稱“順濟橋”,是福建歷史名橋之一。
清朝道光年間《晉江縣誌》載:“順濟橋,在德濟門外,筍江下流,舊以舟渡。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郡守鄒應龍造石橋,長一百五十丈餘,翼以扶欄。以近順濟宮(即天后宮),因名順濟。以其造於石筍橋後,俗呼新橋。明代顧珀、何喬遠均撰文記其事。”
順濟橋的建造吸取了洛陽橋的建橋方法,採用“筏形基礎”法,全河牀拋填石塊形成結構基礎,其上幹砌條石形成橋墩,上部為石樑結構。順濟橋全長500米,寬4.6米,共有橋墩31個。 [6] 
橋北原特設段木樑橋,有警即吊起,以禦敵寇。築有橋頭堡,置戟門,晝開,夜有警閉,今皆不存。南端橋堡上勒“雄鎮天南”四個大字。
順濟橋自14世紀以來多次修繕。
1932年,地方軍閥陳國輝派款徵工,將石樑橋改為四梁式變截面鋼筋混凝土連續梁橋,原石橋板全部拆毀,古橋面貌全非。
1956年中秋大潮時,一個登陸廈門的颱風引發了泉州大洪水,沖斷順濟橋和浮橋,特大洪澇50年一遇。專家介紹,當時,洪水超過1946年並接近1935年的大洪水,為1935年以來的最大洪水。永春水位超出警戒線3.94米,安溪湖頭超3.17米……其中,舊順濟橋水位超警戒線2.98米,防洪堤決口,塗門街水淹2米深,順濟橋與浮橋被沖斷。
1958年,又遇農曆五月三十大潮,依然是受一個登陸廈門的颱風影響,泉州舊順濟橋水位超警戒線2.9米,受淹二晝三夜。
20世紀60年代又進行修補,將損壞的九孔改為簡支組合梁,即在工字鋼樑上澆注鋼筋混凝土橋面板。
順濟橋衞星地圖變遷
順濟橋衞星地圖變遷(8張)
1993年9月—1994年3月對古橋進行加固、加寬和修繕。現有橋長500米,寬4.6米,橋墩水下部分仍然保留宋代石船型橋墩的基礎,橋面仍基本保留20世紀30年代的舊貌。
2000年,順濟橋15號橋墩毀壞,失去支撐能力,交通封閉。
2001年因橋樑年久失修,北側第8、第9兩個橋墩、南側第5個到第8個橋墩幾乎同時坍塌。
坍塌的順濟橋 坍塌的順濟橋
2006年7月23日,受颱風“碧利斯”的襲擊,順濟橋坍塌了3個橋墩。倒塌的4個橋墩分別為從東往西數的第9個、第10個、第21個和第22個,兩段坍塌的橋段長度均在50米左右。 [6] 
2006年8月10日晚,順濟橋再次發生坍塌,橋體面目全非。
2010年9月受颱風“凡亞比”的影響,順濟橋在這次颱風中再次倒塌。
2010年9月20日凌晨,順濟橋發生坍塌。 2010年9月20日凌晨,順濟橋發生坍塌。 [7]
2010年11月,經泉州第83次市長辦公會議研究,具有800年曆史的舊順濟橋擬改建為人行橋,以供市民登橋賞江景。 [8] 
2020年1月順濟橋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增補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3-4] 

順濟橋城市與橋樑的記憶

舊順濟橋和德濟門遺址一樣重要,見證着古泉州“海絲”文明
舊順濟橋是泉州古城區較大的宋代城市建設文物遺址。
泉州古城區的宋代城市建設文化遺址第一就是順濟石橋;第二才是德濟門遺址。泉州天后宮古稱順濟宮,因受宋代皇帝的賜封,宮前的橋亦取名——順濟橋。它準確地反映宋元400年間,泉州南城門一帶“朝為原憲暮陶朱”的海外交通和貿易繁榮的盛況,是泉州不可估量的重要“海絲”文化文明見證。
泉州老城區的兩座宋代建造的大石橋,一為紹興三十年(1160年)建的石筍橋;還有一座就是嘉定四年(1211年)建的順濟橋。這兩座橋均跨越晉江,是泉州古城溝通南部和西南部的經濟大動脈。新中國成立後,石筍橋為讓汽車通行,已將全部船形石墩改為橢圓形石墩,失去宋代古橋原貌。舊順濟橋的宋代船形石墩經歷代修繕,仍保存着船形石墩,與天后宮、德濟門遺址景觀渾然一體,見證着古泉州海絲文明。
自古以來,舊順濟橋屢受風雨影響,出現損壞現象,皆得到泉州地方重視,大力維修保護。《泉州府志·橋渡》,記載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順濟橋之“七、八、九三坎傾毀殆盡”,知府懷蔭布“增石築之”。不久,“一坎至六坎將近坍塌,十六、十七兩坎欹側”,知府王君勳“一併拆卸改築”。古人把順濟橋視作“下通兩粵,上達江浙,實海國之衝衢,江城之險要”的交通生命線來進行維修和保護。 [9]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