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順昌之戰

鎖定
順昌之戰是南宋初抗金重要戰役之一,由著名抗金將領劉錡指揮的這一戰鬥是歷史上一次著名的以少勝多的城邑防禦戰爭。
整個戰爭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1140年五月二十五日至六月一日,歷時6天,經過三次戰鬥,擊潰金軍的前鋒部隊;第二階段從六月七日至六月十二日,歷時6天,劉錡率全城軍民與金將完顏宗弼(完顏兀朮)親自率領的金軍主力決戰,取得了順昌保衞戰的最後勝利。
史稱:“順昌之役,敵震懼喪魄,燕之珍寶悉取而北,意欲捐燕以南棄之”。
名    稱
順昌之戰
發生時間
南宋1140年
地    點
安徽阜陽
參戰方
南宋軍,金軍
結    果
南宋大敗金軍
參戰方兵力
南宋1.8萬,金軍10萬
主要指揮官
劉錡
完顏宗弼

順昌之戰戰爭背景

1127年,金朝統治者滅亡北宋後,不斷髮兵向江南侵擾,宋統治者一味逃跑,不敢抵抗,但黃河兩岸的廣大愛國軍民在抗戰派將領的率領下以各種形式給金軍以沉重的打擊。南宋抗金戰爭到建炎四年(1130年)時,雙方力量對比發生了有利於南宋的變化,金軍的精鋭部隊接連受挫,戰鬥力大大削弱。
紹興五年(1135年),金軍與偽齊聯合攻宋遭到失敗,更加暴露了金軍的虛弱情況。但儘管如此,宋高宗仍一心一意與奸臣秦檜合謀,不斷派使臣向金求和。金國統治者為達到不戰而使南宋屈服的目的,同時,給金軍一個休整的機會,紹興九年正月,與南宋簽訂了一個和約。根據這一和約,宋方須割地、賠款,對金稱臣。
當南宋統治者慶賀和約成立、大肆封官進爵之時,金軍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作好了戰爭準備,遂撕毀約,於紹興十年(1140年)五月兵分四路,再次發動南侵戰爭,戰線從東部的淮水下游一直延伸到西部的陝西。南宋統治者對金軍進攻毫無戒備,河南、陝西的地方官大都是原先的偽齊官吏,這 時紛紛降金,因此金軍進攻初期氣勢洶洶。但不久即遭到岳飛劉錡韓世忠吳璘等南宋軍民的頑強抵抗,從而遏止了金軍的進攻氣勢。其中以劉錡指揮的順昌保衞戰最為突出。

順昌之戰戰爭經過

中國南宋紹興十年(金天眷三年,1140),南宋軍民為阻擊金軍進攻,在順昌(今安徽阜陽)進行的城邑守衞戰。
紹興九年,宋、金達成以黃河為界的和議。次年五月,金熙宗完顏亶(完顏合剌)和都元帥完顏宗弼,以收回河南、陝西之地為藉口,撕毀和約,兵分四路出山東、陝西及汴(宋東京,今開封)、洛(今洛陽)兩京,大舉攻宋。宗弼親率主力10餘萬,奪取東京後,揮師南下。南宋新任東京副留守劉錡北上赴任,五月十五行至順昌,聞金軍前鋒已進至陳州(今河南淮陽),距順昌約300裏。順昌地處淮北潁水下游,為金軍南下必經之地。劉錡為屏蔽江淮,決定以所率“八字軍”等約兩萬人與知府陳規共同堅守順昌。戰前,劉錡鑿沉船隻,激勵將士決心守城;廣派斥候察明金軍動向;發動民眾環城修築土圍,用以護城屯兵;同時加固城池,增設障礙,準備迎戰金軍。
二十五日,金軍遊騎進抵順昌城郊,劉錡設伏擒獲金軍千户兩人,得知金將韓常和翟將軍部屯駐距城30裏的白龍渦。劉錡乘其不備,派兵千餘人夜襲其營,斬獲甚眾。二十九日,金軍三路都統和韓、翟兩軍3萬餘眾,渡潁水迫近城下。劉錡使用疑兵計,大開城門,金軍不知虛實,不敢冒進。劉錡乘其猶豫之際,以強弓勁弩齊射,繼以步兵持長槍、大斧猛衝。金軍不支,向潁水潰退,多落水中溺死。六月初二,金軍移駐城東拐李村,劉錡利用金軍騎兵不善夜戰的弱點,派驍將閻充率鋭卒500夜襲金營,大敗金軍。
宗弼得悉前鋒軍連遭重創,親率精兵10餘萬由東京馳援,進抵潁水北岸,人馬蔽野。劉錡部將中有人恐寡不敵眾,建議退守江南。劉錡召集諸將曉以利害,激勵將士背城死戰。並派曹成等二人去金營行間,詭稱劉錡是太平邊帥之子,只圖逸樂,不懂戰守。宗弼信以為真,將攻城的鵝車、炮具留下,率龍虎大王完顏突合速、三路都統、韓、翟將軍人馬,合圍順昌。宗弼見城垣簡陋,聲言可以用靴尖踢倒,遂遣精騎攻東西兩門,自率親兵4000,往來為援。兵皆鐵盔重鎧號“鐵浮圖”。時值盛夏,金軍不慣炎熱。早晨天氣涼爽,金軍猛攻,劉錡堅守不戰;午後,天氣酷熱,金兵力疲氣衰,劉錡派數百人出西門佯攻,繼以5000精兵潛出南門,攻擊金軍側翼,大敗金軍(一説劉錡還在潁水上游及草中置毒,金軍人馬食水草後致病)。宗弼不甘失敗,移駐城西,企圖久圍順昌。時連日大雨,劉錡又頻頻派兵夜襲,十二日,宗弼乃率部退回東京,順昌圍解。
此戰,劉錡以順昌城為防禦要點,利用金軍不慣炎熱、不習夜戰的弱點,以攻為守,以長擊短,重創金軍主力,粉碎了金軍的進攻,成為南宋抗金戰爭中,以少勝多、以步制騎的著名戰例。
1140年5月中旬,新任東京副留守兼節制軍馬的劉錡,率領軍隊前往東京駐防。剛由水路抵順昌(今安徽阜陽)時,就傳來了金軍攻陷東京開封的消息。3天之後,攻陷東京的金軍繼續向南侵擾,距東京不遠的陳州(今河南淮陽)也被攻佔。離陳州僅150 公里的順昌成了宋金對峙的前沿陣地。
順昌北瀕潁水,南有淮河,東接濠州(今安徽鳳陽)、壽州(今安徽壽縣),西接蔡州、陳州,是屏障淮河的要口,通汴梁的交通要道。在大敵壓境之際,劉錡沉着果斷,親自視察城內外的防禦工事和地形,鑿沉船隻,加高加厚城牆,構築防禦工事。號召大家同心協力,保衞順昌城。他將自己全家老少搬到一座廟裏,在門口堆滿乾柴,囑咐守衞的士兵,萬一城被金軍攻破,即放火焚燒他的全家,以此激勵士兵和百姓,誓死保衞順昌城。根據地形和兵力,以後軍統制許清守禦東門,中軍統制守禦西門,右軍統制焦文通,遊奕軍統制鍾彥守禦南門,左軍統制杜杞守衞北門。派出偵探,並依靠當地人作嚮導,不斷偵察金軍行動方向。經過一個星期的努力,初步完成了順昌城的防禦準備。 五月二十五日,金軍遊騎數千渡過潁河,進迫順昌城郊。
宋軍伏兵活捉金軍銀牌千户阿赫殺阿魯等2人。劉錡從俘虜口供中瞭解到金軍韓、翟二頭領帶領部分兵力在距城15公里的白沙渦一帶安營紮寨,便乘其初至,毫無作戰準備,派兵千餘乘夜前往劫營,一直激戰到次日凌晨,宋軍首戰告捷。 金軍殘兵於二十七日逃到陳州,向其突合速及三路都統葛王完顏褒(完顏烏祿,後改名完顏雍,即金世宗)報告了慘敗的經過,金軍主力迅速向順昌集結。
二十九日,3萬餘金軍四面包圍了順昌城,進行強攻,企圖一舉而下。劉錡領兵從西門迎戰。金軍逼向城牆,一邊搶奪吊橋,一邊以強弓硬弩向城上的宋軍射擊。宋軍以勁弓強弩還擊,矢如雨下,金軍死傷甚眾,被迫後撤。劉錡抓緊戰機,乘勢以步兵出擊, 金軍潰亂,倉皇渡水逃命,溺死甚眾。時近黃昏,仍有數千金軍的鐵騎在河外逗留,劉錡派兵連續向其發起進攻,大獲全勝,繳獲甚多。
順昌被圍第四天,金軍從陳州等地向順昌增調兵力,一部分金軍紮營於距順昌10公里的東村。順昌處於金軍的鐵壁合圍之中。金軍把主要注意力放在攻佔順昌城上,卻忽略了對營寨的防守。宋軍利用雷雨天氣,派驍將閻充選拔五百壯士,乘黑夜突入敵營, 等電光一閃,宋軍便一躍而起,奮勇進殺;電光過後,宋軍全都潛伏不動。金軍不知宋軍底細,滿營大亂,宋軍則按戰前約定的暗號,時分時聚。金軍惶恐之中,自相殘殺, 等到天明,金軍已無力還擊,只得退去。
這三次戰鬥,宋軍智勇結合,使圍攻順昌的金軍元氣大傷,取得了順昌保衞戰的初步勝利。
宗弼在開封得知金軍進攻順昌失敗的消息後,率兵十餘萬晝夜兼程,用不到7天的時間從開封直趨順昌。宗弼所部是金軍中的精鋭部隊,攻城略地,兇悍無比。其專攻城池的士兵號稱“鐵浮屠”(鐵塔兵),士兵都穿甲戴盔,配備最精良的武器。其作戰方法是每3人分為一個戰鬥單位,後面緊跟着拒馬子,士兵每前進一步,就將拒馬子往前移一步,以示一往無前,決不後退。又在左右兩翼以鐵騎相配合,號稱“枴子馬”。宋金交戰以來,凡難攻之城,都使用這一隊伍去攻打,屢次取得勝利。
當初戰取勝之後,宋軍中有人提出乘宗弼未到撤離順昌,保存實力。劉錡認為宗弼援兵將至,如果南撤,不僅前功盡棄,而且一旦被敵追及,必遭覆滅。更為嚴重的是,金軍將長驅直入,侵擾兩淮,震動江南,造成嚴重後果。為今之計,只有“背城一戰, 於死中求生”。眾將同意這一方案,雖然處於劣勢,但願奮力一戰,保住順昌。六月六日,劉錡派人將順昌城東門、北門外停泊的船隻全部鑿沉,下定決心背水一戰。
六月七日,宗弼領兵紮寨於順昌城外的潁水北岸,連營十餘公里。宗弼看到順昌城垣簡陋,竟狂妄地説:順昌城可以用靴尖踢倒。並當即下令,九日在順昌城內府衙中吃早飯,城破之後,女子玉帛悉聽諸將擄掠,男子一律殺死。宗弼的氣焰十分囂張,根本不把劉錡等放在眼裏。劉錡一方面加緊備戰,另方面為了進一步麻痹宗弼,派曹成等2人為間諜,隨探騎行動,故意讓金軍俘虜。曹成等2人向金軍散佈劉錡喜好聲色、貪圖安樂、無所作為等假情報。宗弼聽後信以為真,下令留下攻城車、炮具,輕裝急進。 六月九日,宗弼指揮金軍向順昌城發起總攻。這天天明,宗弼率金兵渡過潁河,沿城列成陣勢,從東門到南門,從南門到西門,把四門連成一片,並吶喊不停,企圖在精神上嚇倒順昌城內的軍民。城內宋軍絲毫不為所動,一心一意迎戰金軍。當時,諸將都認為金軍中韓常部較弱,宜先打擊該部。劉錡認為擊敗韓部,仍不能阻擋宗弼精兵的進攻,不如先打敗宗弼軍,則整個金軍將無能為力。這時正值天氣炎熱,金軍遠道而來,沒有休息即投入戰鬥,人困馬乏,只好休兵立營,準備再攻。宋軍則輪番休息於羊馬垣下以逸待勞,主動出擊,突入宗弼營壘,打敗其裝備最好的三千牙兵。金軍以鐵騎枴子馬從左右兩翼企圖包圍宋軍,由於宋軍奮勇作戰,金軍企圖未能得逞。盛夏酷署,金軍給養不足,人馬飢渴,大量飲食被宋軍施放了毒藥的水草,中毒病倒者甚眾。劉錡又乘烈日當空的中午,時而派遣數百人於西門擾敵,時而又從南門襲擊,大敗金軍。
十日,風雲突變,大雨傾盆,天氣於金軍不利,金軍又屢攻不下,士卒死亡病疾又多,不得不改變方案,企圖長期圍困順昌,於是移營城西,掘壕列陳,與宋軍相峙。為 了推垮金軍,劉錡派100多名騎兵,或乘雨大作,或乘大雨停歇,不間斷地襲擾金軍,重創金軍於城外。
十一日,金軍中又打響戰鼓,劉錡不動聲色,密切注視金軍動向,並撫卹陣亡之宋軍將士家屬,再勵士氣。金軍久攻不下,士氣低落,宗弼開始引兵退走。劉錡乘此時機,全軍出動,尾隨追擊,大敗金軍。
十二日,宗弼被迫率全部金軍撤走順昌回開封,順昌保衞戰取得了徹底勝利。 劉錡所部不滿2萬,其主力是原來王彥率領的著名的“八字軍”。但能出戰者只有5000。劉錡率領將士同心協力,堅決抵抗,採取了正確的戰略策略,這就是先發制敵,挫敵鋭氣;麻痹敵軍,製造戰機;以逸待勞,乘其不備。加之城內居民的廣泛支持,終於以少勝多,以劣勝強,大滅了金軍的囂張氣焰,擋住了金軍自兩淮南侵的鋒芒。這一 戰是金軍南侵以來遭到的最重大的慘敗之一,震撼了金國統治者。出使金國的洪皓,曾就此戰奏報宋高宗説:“順昌之役,敵震懼喪魄,燕之珍寶悉取而北,意欲捐燕以南棄之。”

順昌之戰戰爭影響

順昌大捷沉重打擊了金軍主力部隊,因而對宋軍抗金的戰局產生了重大影響,它策應了宋軍在東、西兩翼及西京地區的作戰,從而全線抑制了金軍的攻勢,為南宋軍民大舉反攻金軍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當順昌之戰激烈進行時,進攻陝西、京西、淮東的金軍也分別為宋將吳璘岳飛韓世忠所敗,金軍再次發起的全面進攻又以失敗而告終。劉錡因此戰功,被宋高宗授予武泰軍節度使、侍衞馬軍都虞侯、知順昌府、沿淮制置使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