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項家村

(山東省海陽市下轄村)

鎖定
項家村是位於山東省海陽市的村莊,面積為2平方公里。
中文名
項家村
行政區類別
自然村
所屬地區
山東省
地理位置
海陽市西南部文山腳
面    積
2 km²
下轄地區
海陽市西南部
氣候條件
温和
人口數量
374 人
著名景點
項氏山

項家村概況

據項氏家譜記載,明末(1620年前後),項姓來夼裏村西部定居建村,以姓命名項家村。後有趙姓自趙疃遷來,1940年又遷出。1960年,張姓自文登遷入。 項家村位於海陽市西南部文山腳下,地處東經120°57′、北緯36°43′。東西分別與夼裏村、趙疃、文山後村接壤,南靠文山。距鎮政府駐地10公里,距市政府駐地30公里。原屬趙疃鄉,2000年撤趙疃鄉後,劃歸行村鎮。 全村轄區其中耕地面積34.7公頃,適宜種植小麥、玉米、大豆,可栽培蘋果、桃子,草莓、蔬菜等。 2002年,全村138户,374人,有項、蓋、張等3姓,均為漢族。其中張姓2户,蓋姓12户,餘者都是項姓。

項家村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1937年成立小學,屬文山後小學的分班,有學生20人。1958年建幼兒園。自建國至2002年,由原籍考入大中專院校者17人。村重視科技教育,每年聘請專家、科技人員講課或派人外出參觀學習,村民有3人獲技術員職稱。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糧食不足100公斤,只能吃糠咽菜度日。2002年,全村人均存款1000元,有各種運輸車輛50輛,摩托車7輛,電話42部,彩電50台,電冰箱20台。 村莊建設解放前,村內街道不整,草房破爛不堪,人均住房不足5平方米。20世紀70年代整修街道,陸續建起糧庫、辦公室、青年學習室等公房100餘間。村民也建起新瓦房。2002年,人均居住面積達到20平方米以上。 集體福利1965年,建立村衞生室。1975年,成立合作醫療站。1978年以來,隨着集體經濟的不斷髮展壯大,村民福利逐步提高。1981年,投資3萬元,村民用上了電網供電。1998年,投資6萬元,村民吃上了自來水。2000年,投資2.5萬元,安裝上有線電視。

項家村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42年12月,司馬官莊宋介民介紹項才邑、項日德、項才祥等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建立黨支部。在黨支部領導下,成立互助組若干個,並組織起自衞團、基幹隊、青抗先等羣眾武裝組織,開展反奸、反特、反惡霸鬥爭,帶領民兵抗戰,組織子弟兵團支前,動員參軍等。1949年10月黨組織公開,全村有黨員11名。2002年,全村有黨小組4個,黨員39名。曾有項才祥、項才邑、項梅德、項立貴、項才淑、項永春擔任村黨支部書記。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1年,村成立村公所,1943年秋改為村政府。1958年9月,改為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6月,大隊管理委員會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複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始稱村民委員會,下設民政、治安、婦女等組織。曾擔任村主要行政負責人的有項玉章、項才祥、項才邑、項立貴、項有田、項梅德、項立良、項立勳、項立初、項立貞、項永舉、項永興。